-
公开(公告)号:CN111485299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349797.1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有限公司
IPC: D01F6/94 , D01F1/10 , C08G18/66 , C08G18/48 , C08G18/10 , C08G18/32 , C08G18/30 , A01N59/16 , A01N47/44 , A01N25/08 , A01P1/00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g(Ⅲ)-聚六亚甲基双胍插层α-磷酸锆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先制备Ag(Ⅲ)-聚六亚甲基双胍,然后将所得1,6-双氰基胍基己烷与己二胺盐酸盐反应得到聚六亚甲基双胍PHMB;最后制备Ag(Ⅲ)-聚六亚甲基双胍插层α-磷酸锆。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抗菌氨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应用Ag(Ⅲ)-PHMB/ZrP作为抗菌剂制得抗菌氨纶。Ag(Ⅲ)-PHMB插层到ZrP中,有效地增强抗菌缓释作用,也能有效地解决ZrP团聚问题。将其应用于抗菌氨纶的制备,抗菌效果好,添加量少就能达到较强抗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411416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010302594.7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氨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氧化石墨烯10‑100、混胺20‑200、由多异氰酸酯与单异氰酸酯组成的混合物50‑500、聚四亚甲基醚二醇5000‑10000、溶剂2000‑6000、辅料100‑200,其中,多异氰酸酯中的异氰酸酯与单异氰酸酯中的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0.5~4.8。本发明利用胺基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原理,多元胺在溶剂中对氧化石墨烯进行改性和还原;加入多异氰酸酯与单异氰酸酯的混合物,对胺基进行封端,消除胺基对于氨纶扩链的影响,增加片层层间距,大幅减少多异氰酸酯引起石墨烯片层之间的交联,并对氧化石墨烯改性分散液采用“柔性添加方案”,可根据聚合体粘度和纺丝要求选择“扩链前、中、后”适当时机独立、速度可控地添加改性液,对于提高氨纶强度等指标具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878463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510304961.6
申请日:2015-06-08
Applicant: 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超分散剂及无染聚氨酯弹性纤维的制备方法,先将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和聚四亚甲基醚二醇按照摩尔比为1.6‑2.2:1,加入到N,N‑二甲基乙酰胺或N,N‑二甲基甲酰胺的溶剂中,制成预聚物溶液,边搅拌边降温至8℃‑10℃,加入混胺溶液,得到粘度为3800‑4500泊、固含量为30%‑40%的纺丝原液,将纺丝原液注入到色浆中制成预混合原液,预混合原液与纺丝原液采用多级增粘共混,再添加消光剂、润滑舒解剂、防黄剂,充分搅拌,制成有色原液;按照常规方法,制备出纤度为40D‑300D的无染聚氨酯弹性纤维。本发明自制超分散剂,保证色浆在纺丝原液中的均匀和稳定分散,采用多级增粘共混的着色工艺,使色浆能够均匀、快速和稳定地分散在纺丝原液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878463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304961.6
申请日:2015-06-08
Applicant: 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超分散剂及无染聚氨酯弹性纤维的制备方法,先将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和聚四亚甲基醚二醇按照摩尔比为1.6-2.2:1,加入到N,N-二甲基乙酰胺或N,N-二甲基甲酰胺的溶剂中,制成预聚物溶液,边搅拌边降温至8℃-10℃,加入混胺溶液,得到粘度为3800-4500泊、固含量为30%-40%的纺丝原液,将纺丝原液注入到色浆中制成预混合原液,预混合原液与纺丝原液采用多级增粘共混,再添加消光剂、润滑舒解剂、防黄剂,充分搅拌,制成有色原液;按照常规方法,制备出纤度为40D-300D的无染聚氨酯弹性纤维。本发明自制超分散剂,保证色浆在纺丝原液中的均匀和稳定分散,采用多级增粘共混的着色工艺,使色浆能够均匀、快速和稳定地分散在纺丝原液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411416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302594.7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氨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氧化石墨烯10-100、混胺20-200、由多异氰酸酯与单异氰酸酯组成的混合物50-500、聚四亚甲基醚二醇5000-10000、溶剂2000-6000、辅料100-200,其中,多异氰酸酯中的异氰酸酯与单异氰酸酯中的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0.5~4.8。本发明利用胺基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原理,多元胺在溶剂中对氧化石墨烯进行改性和还原;加入多异氰酸酯与单异氰酸酯的混合物,对胺基进行封端,消除胺基对于氨纶扩链的影响,增加片层层间距,大幅减少多异氰酸酯引起石墨烯片层之间的交联,并对氧化石墨烯改性分散液采用“柔性添加方案”,可根据聚合体粘度和纺丝要求选择“扩链前、中、后”适当时机独立、速度可控地添加改性液,对于提高氨纶强度等指标具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642573B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810477737.0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纺丝原液及使用其制备高回弹氨纶的方法,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得,聚四亚甲基醚二醇310‑350、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72‑80、N,N‑二甲基乙酰胺170‑610、己内酰胺双封端异氰酸酯0.45‑4.5、扩链剂100‑200、终止剂15‑30、粘度稳定剂2‑6、消光剂二氧化钛0.1‑0.5、防变黄剂1‑3、抗氧化剂0.2‑2、硬脂酸镁1‑10、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10。本发明在常规氨纶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己内酰胺双封端异氰酸酯,增强硬链段的结晶区和分子量,通过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提高渗透作用,从而提高氨纶回弹应力和回复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022807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10246237.1
申请日:2017-04-15
Applicant: 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有限公司
IPC: D01F6/94 , D01F1/10 , C08G18/76 , C08G18/66 , C08G18/48 , C08G18/32 , C08G18/12 , D06P1/16 , D06P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F6/94 , C08G18/12 , C08G18/3855 , C08G18/4808 , C08G18/4825 , C08G18/4854 , C08G18/7671 , D01F1/10 , D06P1/16 , D06P3/26 , C08G18/385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阳离子染料可染聚氨酯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氨纶制造领域。该阳离子染料可染聚氨酯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聚四亚甲基醚二醇42‑45Kg、带亲水基团聚醚二元醇5‑8Kg、二异氰酸酯化合物11‑14Kg、带亲水基团的低分子二元醇7.17‑7.25Kg、N,N‑二甲基乙酰胺64.9‑75Kg、扩链剂0.6299‑1.1.146Kg和终止剂0.2039‑0.7703Kg。该阳离子染料可染聚氨酯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阳离子染料可染聚氨酯弹性纤维的使用,在保证氨纶纤维各项物理指标满足后道使用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氨纶纤维的染色性能,对阳离子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大于85%,色牢度在四级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204417674U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20078662.0
申请日:2015-02-04
Applicant: 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试验用氨纶纺丝油剂供给装置,设有若干试验油剂槽和高位油槽,高位油槽与试验油剂槽之间设有分油管,分油管的顶部设有与高位油槽相接的进油管道,分油管的底部设有出油管道,试验油剂槽的底部设有供油管道,进油管道上设有控制试验油剂添加速率的第一控油阀,供油管道上设有控制油剂试验量的针型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分油管,实现同时在多个纺丝油槽内进行油剂试验,简化试验管路,节省时间,降低设备成本;设试验油剂槽,设在纺丝油槽的上方,无需人工手动换油或增加其他不必要的装置,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换油效率;设第一控油阀和针型阀,可根据试验油剂的特性,自动控制试验油剂的流量,保证油剂试验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06783834U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20653180.2
申请日:2017-06-07
Applicant: 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有限公司
IPC: D01D5/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微量原液的干法纺丝装置,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底部四角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刹车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储罐、进气口、泄压口、封头、过滤器、输液管、纺丝计量泵、压力传感器、软管和喷丝板,改变目前技术中流程较多,结构较为复杂,需要使用原液量依然较多,虽然占用空间有所减少,整个装置尚有优化空间的现状,只需要减少流程,将设备小型化,即可使得占用空间少,对于2-10L微量的原液也可直接纺丝,原液浪费少,且直接连接生产线喷丝板和甬道,使得纺丝过程最接近实际生产。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