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963298A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510047662.5
申请日:2005-11-08
Applicant: 辽宁省燃烧工程技术中心 ,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利用超细化煤粉作为还原剂将NOx从燃烧产物中除去的燃烧技术。炉膛自下而上分为主燃区、再燃区和燃烬区三个区域,主燃区采用常规煤粉燃烧技术,这一区域的热量释放为燃烧系统全部热量输入的80~85%,煤粉的燃烧在富氧的环境中进行,主燃区内的空气过量系数为1.0~1.1;再燃区为超细化煤粉燃烧区域,再燃燃料喷口与主燃燃料喷口分离独立于主燃区上方,再燃燃料为超细化煤粉,再燃燃料占系统全部热量输入的另外15~20%,在主燃区下游被足量地喷入以形成一个微富燃料区域,在这里主燃区的NOx被还原成N2,再燃区内的空气过量系数为0.85~0.95;再燃区上方布置燃烬风以形成燃烬区,保证再燃区出口的未完全燃烧产物燃烬,在燃烬区内为贫燃料环境,燃烬区内的空气过量系数为1.1~1.2;其优点是:再燃可以在对锅炉运行不造成显著影响的情况下进行;再燃不产生其它的副产品排放;改造旧锅炉时不会对锅炉运行造成显著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803257A
公开(公告)日:2006-07-19
申请号:CN200510045653.2
申请日:2005-01-13
Applicant: 辽宁省燃烧工程技术中心 , 辽宁科林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辽宁东电燃烧设备有限公司
IPC: B01D53/56
Abstract: 一种燃煤电站烟气脱除氮氧化物的方法,以氨基物质为还原剂,其特征在于:在燃煤锅炉炉膛上部喷入氨基物质与煤燃烧中产生的氮氧化物部分反应,脱除烟气中35~45%的氮氧化物;含有未完全反应的氨基物质的烟气进入反应器,在催化剂表面,氨基物质再一次与煤燃烧中产生的氮氧化物完全反应,脱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本发明系统简单、操作稳定性好、还原剂适应性强、氮氧化物脱除效率高,可达到90%以上。不论从生产能力方面,还是从工艺流程,生产设备的种类和数量方面都远远优于已有技术,因此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0577264C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610047522.2
申请日:2006-08-23
Applicant: 辽宁省燃烧工程技术中心 , 辽宁科林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辽宁东电燃烧设备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振中 , 董建勋 , 王阳 , 李辰飞 , 张悦 , 贾莹光 , 张昀 , 于随影 , 祁宁 , 王智 , 郭波 , 高冠帅 , 刘刚 , 庞开宇 , 曾庆广 , 冯兆兴 , 朱利民
IPC: B01D53/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52
Abstract: 一种燃煤电站烟气二氧化碳减排及其资源化的方法,以氨基物质为吸收剂,其特征在于:在燃煤锅炉尾部经预除尘后在二氧化碳吸收系统中向烟气中喷入氨基物质溶液以铵盐的形式吸收煤燃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减排烟气中20~95%的二氧化碳;以铵盐的形式吸收的二氧化碳经分离净化为高纯度的二氧化碳气,用于工业、化工业、食品加工、采油业驱油等;经过除雾器后排放的干净烟气中氨的逃逸率为≤15mg/Nm3。不论从生产能力方面,还是从工艺流程,产生的经济、环境效益,生产设备的种类和数量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因此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0377762C
公开(公告)日:2008-04-02
申请号:CN200510045653.2
申请日:2005-01-13
Applicant: 辽宁省燃烧工程技术中心 , 辽宁科林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辽宁东电燃烧设备有限公司
IPC: B01D53/56
Abstract: 一种燃煤电站烟气脱除氮氧化物的方法,以氨基物质为还原剂,其特征在于:在燃煤锅炉炉膛上部喷入氨基物质与煤燃烧中产生的氮氧化物部分反应,脱除烟气中35~45%的氮氧化物;含有未完全反应的氨基物质的烟气进入反应器,在催化剂表面,氨基物质再一次与煤燃烧中产生的氮氧化物完全反应,脱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本发明系统简单、操作稳定性好、还原剂适应性强、氮氧化物脱除效率高,可达到90%以上。不论从生产能力方面,还是从工艺流程,生产设备的种类和数量方面都远远优于已有技术,因此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130150A
公开(公告)日:2008-02-27
申请号:CN200610047520.3
申请日:2006-08-23
Applicant: 辽宁省燃烧工程技术中心 , 辽宁科林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辽宁东电燃烧设备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振中 , 王阳 , 董建勋 , 李辰飞 , 张悦 , 贾莹光 , 张昀 , 于随影 , 祁宁 , 王智 , 郭波 , 高冠帅 , 刘刚 , 庞开宇 , 曾庆广 , 冯兆兴 , 朱利民
IPC: B01D53/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52
Abstract: 一种燃煤电站烟气污染物一体化控制及其资源化的方法,以氨基物质为吸收剂,其特征在于:在燃煤锅炉尾部经预除尘后在综合吸收系统中向烟气中喷入氨基物质溶液以铵盐的形式吸收吸附煤燃烧中产生的污染物(SO2、CO2、Hg,Pm2.5),减排烟气中100%SO2,20~95%的二氧化碳,10~80%的Hg,10~70%的Pm2.5;以铵盐的形式吸收的二氧化碳经分离净化为高纯度的二氧化碳气,用于工业、化工业、食品加工、采油业驱油等;经过除雾器后排放的干净烟气中粉尘浓度≤40mg/Nm3,氨的逃逸率为≤15mg/Nm3。不论从生产能力方面,还是从工艺流程,产生的经济、环境效益,生产设备的种类和数量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因此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0577263C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610047520.3
申请日:2006-08-23
Applicant: 辽宁省燃烧工程技术中心 , 辽宁科林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辽宁东电燃烧设备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振中 , 王阳 , 董建勋 , 李辰飞 , 张悦 , 贾莹光 , 张昀 , 于随影 , 祁宁 , 王智 , 郭波 , 高冠帅 , 刘刚 , 庞开宇 , 曾庆广 , 冯兆兴 , 朱利民
IPC: B01D53/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52
Abstract: 一种燃煤电站烟气污染物一体化控制及其资源化的方法,以氨基物质为吸收剂,其特征在于:在燃煤锅炉尾部经预除尘后在综合吸收系统中向烟气中喷入氨基物质溶液以铵盐的形式吸收吸附煤燃烧中产生的污染物(SO2、CO2、Hg,Pm2.5),减排烟气中100%SO2,20~95%的二氧化碳,10~80%的Hg,10~70%的Pm2.5;以铵盐的形式吸收的二氧化碳经分离净化为高纯度的二氧化碳气,用于工业、化工业、食品加工、采油业驱油等;经过除雾器后排放的干净烟气中粉尘浓度≤40mg/Nm3,氨的逃逸率为≤15mg/Nm3。不论从生产能力方面,还是从工艺流程,产生的经济、环境效益,生产设备的种类和数量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因此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130151A
公开(公告)日:2008-02-27
申请号:CN200610047522.2
申请日:2006-08-23
Applicant: 辽宁省燃烧工程技术中心 , 辽宁科林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辽宁东电燃烧设备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振中 , 董建勋 , 王阳 , 李辰飞 , 张悦 , 贾莹光 , 张昀 , 于随影 , 祁宁 , 王智 , 郭波 , 高冠帅 , 刘刚 , 庞开宇 , 曾庆广 , 冯兆兴 , 朱利民
IPC: B01D53/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52
Abstract: 一种燃煤电站烟气二氧化碳减排及其资源化的方法,以氨基物质为吸收剂,其特征在于:在燃煤锅炉尾部经预除尘后在二氧化碳吸收系统中向烟气中喷入氨基物质溶液以铵盐的形式吸收煤燃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减排烟气中20~95%的二氧化碳;以铵盐的形式吸收的二氧化碳经分离净化为高纯度的二氧化碳气,用于工业、化工业、食品加工、采油业驱油等;经过除雾器后排放的干净烟气中氨的逃逸率为≤15mg/Nm3。不论从生产能力方面,还是从工艺流程,产生的经济、环境效益,生产设备的种类和数量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因此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201028470Y
公开(公告)日:2008-02-27
申请号:CN200720011770.1
申请日:2007-04-20
Applicant: 辽宁省燃烧工程技术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22B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气体冷却技术,特别是整体气化联合循环(IGCC)系统中的高温合成气显热回收技术,具体为一种对流废热锅炉,解决传统IGCC系统中的对流废热锅炉普遍存在的积灰、堵塞、腐蚀、泄漏等问题。对流废热锅炉本体内设置有上集箱、蛇形蒸发器管排、下集箱,上集箱连有上部饱和汽/水出口,下集箱通过管道与对流废热锅炉上部饱和水入口相连;汽包来的饱和水从对流废热锅炉上部引进,由上至下流动,直接进入下集箱;在对流废热锅炉本体上布置多组吹灰装置接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与其他形式的废热锅炉相比较,其单位换热面积的金属消耗量较小,适应的介质操作条件较为广泛,能满足工艺生产和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01028475Y
公开(公告)日:2008-02-27
申请号:CN200720011769.9
申请日:2007-04-20
Applicant: 辽宁省燃烧工程技术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22B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高温煤气化合成气的显热回收技术,特别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气化系统的废热锅炉流程,具体为一种单受热面辐射式废热锅炉。由与气化炉相连的法兰、承受合成气高压和高温的壳体、具有辐射换热的膜式水冷壁及位于辐射式废热锅炉底部的渣水池等元件共同构成。水冷壁沿辐射式废热锅炉的壳体内部呈单层环形布置,水冷壁的入口位于辐射式废热锅炉下部的渣水池水面上部,水冷壁入口的高压水经过水冷壁接受粗煤气的辐射热量,被加热成高压饱和水蒸汽由水冷壁出口排出,用于联合循环发电。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煤气化系统中粗煤气显热辐射式回收的设备,其热偏差和水力偏差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2493280Y
公开(公告)日:2002-05-29
申请号:CN01212071.5
申请日:2001-03-14
Applicant: 辽宁省燃烧工程技术中心 , 辽宁东电燃烧设备有限公司 , 辽宁科林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振中 , 冯兆兴 , 韩旭 , 苏振东 , 王阳 , 李辰飞 , 庞开宇 , 朱利民 , 程云驰 , 刘晓东 , 刘刚 , 王大虎 , 周星野 , 云勇 , 曾庆广 , 白旭东 , 张广全 , 马力 , 阎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排除烟气中粉尘的除尘及Sox集除尘与脱硫子一体的装置,它用于燃煤电站锅炉的除尘脱硫系统中。连接于锅炉尾部烟道出口与捕滴塔入口之间,由除尘脱硫塔、U形管、文丘里管和联箱构成。其除尘效率可达99.6%,脱硫效率可达70%;压力损失小;布置灵活方便;系统水耗量低;安装期短;设备和土建工程费用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