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82587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810915735.5
申请日:2018-08-13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一种煤层群多层采空区立体自燃危险区域判定方法,属于煤自燃火灾防治领域。该方法为:采集各煤层煤样,以程序升温氧化实验,分别确定下部煤层煤样初次氧化、上部煤层煤样二次氧化的临界氧气浓度;以采空区遗煤所在高度位置为依据,将煤层群开采形成的多层采空区划分为:上位、中位和下位;以高位钻孔与束管监测相结合,实现上位、中位、下位采空区气体参数的同步监测;由实验得到的临界氧气浓度指标与现场综合实测参数,确定煤层群上、中、下位采空区的立体自燃危险区域分布范围。该方法对煤层群多层采空区域的划分更加全面、合理,煤自燃危险性判定指标更加精细、准确,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强,对煤层群自燃火灾针对性、有效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574262B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510938076.3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一种矿井多层采空区连通区域判定方法,首先查找需要判定连通区域的工作面的上覆煤层的开采资料,确定上覆煤层开采后的顶板岩层垮落形态图,进而确定上覆煤层未开采区域、上覆煤层开采遗留煤柱区域、上覆煤层开采垮落区域;其次分别计算上覆煤层不同区域对工作面顶板关键层施加的载荷和上覆煤层不同区域工作面顶板关键层的极限跨距,再次计算工作面开采裂隙带发育高度,最后比较工作面开采裂隙带发育高度和煤层间距,判定该区域上、下部煤层采空区是否连通。该方法提高了矿井多层采空区连通区域判定及预测的准确性,结果可靠,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5510175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510900388.5
申请日:2015-12-08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井下防治煤自燃灾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定阻化剂阻化性能的方法。本发明是根据煤样添加阻化剂前后对氧气的吸附量之差计算阻化剂对氧气吸附的阻化率E1,再检验煤样在添加阻化剂前后产生的CO体积浓度之差计算出煤样自燃后对氧气的阻化率E2,二者结合起来分析,得到该阻化剂在整个煤样自燃过程中的阻化性能。将本发明方法与传统方法相结合,能够考察阻化剂在整个煤自燃氧化过程中所起的惰化作用,改变了传统计量阻化性能方法的片面,与传统测量阻化性能的方法相结合,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确定阻化剂的阻化效率,为煤矿防灭火技术工作中阻化剂的选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545349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99523.6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E21F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5/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于现有无机盐阻化剂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预防煤炭自燃的防腐蚀阻化剂,属于煤矿技术领域。该阻化剂为含有氯化镁、氯化锰、亚硝酸钠和葡萄糖酸钠的水溶液。较好的,阻化剂为含有质量浓度0.08-2%氯化镁、0.03-0.1%氯化锰、0.01-0.05%亚硝酸钠和0.03-0.1%葡萄糖酸钠的水溶液。其制备方法为,按比例称取氯化镁、氯化锰、亚硝酸钠和葡萄糖酸钠,加入到水中,搅拌至全部溶解。该阻化剂原料来源方便,制作方便,阻化效果好,并且具有防腐蚀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65076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749779.2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级联超宽带射频功率放大器,属于射频微波通信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在不减小射频功率放大器功率增益的情况下,同时兼顾最大程度利用晶体管的动态范围、及提高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带宽问题。本发明输入匹配电路对接收的射频信号进行阻抗匹配后,发送至带宽调节电路;带宽调节电路用于结合从级联式级间匹配电路反馈回的反馈信号,对其所接收的阻抗匹配后射频信号进行宽带调节,生成宽带调节后信号;级联式级间匹配电路对宽带调节后信号进行增益补偿,生成补偿后信号;输出匹配电路对补偿后信号进行阻抗匹配后,发送至输出级电路;输出级电路对输出匹配电路输出的阻抗匹配后信号进行负载侧阻抗匹配实现功率放大。主要用于对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
-
公开(公告)号:CN108229901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611156572.4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6Q10/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众参与下的PPP项目准入评价模型与监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调查问卷,构建公众参与下的PPP项目准入评价指标体系;第二步,在对动态决策理论与模型和群体行为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基于公众参与的假设情景,构建公众参与PPP项目评价模型,包括区间直觉模糊集的PPP模式效率评价模型、基于仿射传播聚类的公众满意度评价模型、PPP项目总体效益交互式评价模型。本发明解决了如何将大群体的公众意见进行数据挖掘,从而获得较为准确的公众意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95790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286209.9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一种脱除煤层硫化氢和煤层硫元素的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所属煤矿安全技术领域,吸收剂的组成成分质量百分比:工业碱0.01%~10%、十二烷基磺酸钠0.01%~5%、次氯酸钠0.01%~10%,余量为水;工业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本发明方法针对注碱时硫化氢的二次逸出问题以及煤中高含硫量,通过在碱液中添加次氯酸钠,使次氯酸钠氧化水中HS‑生成单质S,从而高效脱除煤层中的硫化氢气体,并对煤中硫元素的脱除具有协同作用。在同一条件下,吸收率比现有技术可提高50%以上,S含量比现有技术可降低10%~30%。
-
公开(公告)号:CN105574262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0938076.3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4 , G06Q10/04 , G06Q50/02
Abstract: 一种矿井多层采空区连通区域判定方法,首先查找需要判定连通区域的工作面的上覆煤层的开采资料,确定上覆煤层开采后的顶板岩层垮落形态图,进而确定上覆煤层未开采区域、上覆煤层开采遗留煤柱区域、上覆煤层开采垮落区域;其次分别计算上覆煤层不同区域对工作面顶板关键层施加的载荷和上覆煤层不同区域工作面顶板关键层的极限跨距,再次计算工作面开采裂隙带发育高度,最后比较工作面开采裂隙带发育高度和煤层间距,判定该区域上、下部煤层采空区是否连通。该方法提高了矿井多层采空区连通区域判定及预测的准确性,结果可靠,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4819910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278565.0
申请日:2015-05-27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针对于现有技术中煤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对气体的吸附特性研究还很少见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常压条件下大样量煤样吸附电厂烟气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属于测定煤样吸附气体量技术领域.该实验装置主要包括:管路、供气装置、密封吸附缸、真空泵和数据采集检测装置。该实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煤样抽真空、采集吸附前电厂烟气的浓度、煤样在常温常压下达到饱和吸附、采集吸附后吸附缸内气体的浓度。本发明模拟了在矿井采空区的温度和压力下,煤样吸附电厂烟气的饱和吸附量测定。本发明为煤样在常温常压下对电厂烟气吸附量测定提供基础实验装置,而且为将电厂烟气直接注入采空区替代传统注N2及注CO2提供实验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898258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915735.5
申请日:2018-08-13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一种煤层群多层采空区立体自燃危险区域判定方法,属于煤自燃火灾防治领域。该方法为:采集各煤层煤样,以程序升温氧化实验,分别确定下部煤层煤样初次氧化、上部煤层煤样二次氧化的临界氧气浓度;以采空区遗煤所在高度位置为依据,将煤层群开采形成的多层采空区划分为:上位、中位和下位;以高位钻孔与束管监测相结合,实现上位、中位、下位采空区气体参数的同步监测;由实验得到的临界氧气浓度指标与现场综合实测参数,确定煤层群上、中、下位采空区的立体自燃危险区域分布范围。该方法对煤层群多层采空区域的划分更加全面、合理,煤自燃危险性判定指标更加精细、准确,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强,对煤层群自燃火灾针对性、有效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