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饱和砂岩导热系数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35316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810343553.5

    申请日:2018-04-17

    Inventor: 张树光 王馨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饱和砂岩导热系数的预测方法,涉及深部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砂岩的孔隙分布函数进行简化;通过相似实验获取预测饱和砂岩导热系数的相关参数;将孔隙内水和空气视为沿热流方向的并联模型,确定砂岩分散相导热系数;确定砂岩单位元的总热阻;将非饱和砂岩中的气体视为已液化的液体,即使非饱和砂岩中分散相导热系数等于非饱和砂岩分散相中液体的导热系数,根据热阻模型,确定饱和砂岩导热系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饱和砂岩导热系数的预测方法,具备直观、计算便捷等特征,可以方便有效地实现饱和砂岩导热系数的预测,使理论预测值与现有实验数据最大偏差不超过误差接受范围,提出了一种新的饱和砂岩的导热机理。

    一种适用于饱和砂岩导热系数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35316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343553.5

    申请日:2018-04-17

    Inventor: 张树光 王馨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饱和砂岩导热系数的预测方法,涉及深部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砂岩的孔隙分布函数进行简化;通过相似实验获取预测饱和砂岩导热系数的相关参数;将孔隙内水和空气视为沿热流方向的并联模型,确定砂岩分散相导热系数;确定砂岩单位元的总热阻;将非饱和砂岩中的气体视为已液化的液体,即使非饱和砂岩中分散相导热系数等于非饱和砂岩分散相中液体的导热系数,根据热阻模型,确定饱和砂岩导热系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饱和砂岩导热系数的预测方法,具备直观、计算便捷等特征,可以方便有效地实现饱和砂岩导热系数的预测,使理论预测值与现有实验数据最大偏差不超过误差接受范围,提出了一种新的饱和砂岩的导热机理。

    一种用于煤矿综采工作面上的隔热隔尘降温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82129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1114146.4

    申请日:2016-1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1/00 E21F3/00 E21F5/00

    Abstract: 一种用于煤矿综采工作面上的隔热隔尘降温系统及方法,属于煤矿综采工作面的降温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送风装置、第二送风装置、通风机、柔性连接管和风机盘管;第一送风装置的一端作为第一进风口,通风机的出风口通过一个柔性连接管与第一进风口相连,第一送风装置的顶部设有第一出风口;第二送风装置的一端作为第二进风口,通风机的出风口通过一个柔性连接管与第二进风口相连,第二送风装置的顶部设有第二出风口;每个柔性连接管内均固定有一组风机盘管,第一送风装置的另一端正对第二送风装置的另一端。该系统可以在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形成一道将工作区和采煤区隔离开的风幕,防止采煤区产生的高温气体进入工作区,起到隔热的作用。

    一种高效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438333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0092078.5

    申请日:2022-0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包括工质循环装置、磁力发生装置,以及保温层;所述工质循环装置包括U型管,管内设有循环工质,所述U型管分为两个直管段,以及连接两个直管段的弯管段,直管段的两个端头分别为循环工质入、出口;所述磁力发生装置包括磁体及设置在磁体外侧的屏磁罩,所述磁力发生装置设置在U型管的直管段上;所述保温层设置在U型管的入、出口处。本发明的换热系统解决了地源热泵系统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地表土壤温度低、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温差大、室内环境需要供暖热量大情况下循环效率低、提供热量不足、室内温度低等问题。

    一种气液协同渗流-应力耦合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018110B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610522719.0

    申请日:2016-07-05

    Inventor: 刘文博 张树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液协同渗流‑应力耦合的试验装置。将孔隙气压和孔隙水压同时添加到压力添加固定器上,将气压水压输送到气液混合器中充分混合,将混合后的水气体一起添加到试样端面。可以均匀地添加气液混合体,不会出现因气液压力集中引起的试样端面应力集中,可以进行气液渗流‑应力耦合试验研究,减小试验误差,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一种用于连接煤矿通风大管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439355B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611114203.9

    申请日:2016-12-07

    Abstract: 用于连接煤矿通风大管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主体、第一压兰、第二压兰、第一密封止退环、第二密封止退环、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密封弹簧和连接螺栓;在主体的内环外表面形成凸缘、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主体的一端位于第一大管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内,另一端位于第二大管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内,第一凹槽内和第二凹槽内均套有密封弹簧;第一大管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依次套有第一密封环、第一密封止退环和第一压兰,第二大管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依次套有第二密封环、第二密封止退环和第二压兰;连接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压兰上的螺栓孔、凸缘上的螺栓孔和第二压兰上的螺栓孔;该装置连接管材时无需对管材进行翻边。

    一种除尘混凝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26798B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610261410.0

    申请日:2016-04-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尘混凝土墙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的除尘混凝土墙由混凝土墙体、金属网和负离子发生器组成;其中混凝土墙体组成材料为,按照重量比,传统混凝土:粘土或粉煤灰:玻璃纤维=10:2~4:0.5~1.5,金属网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搭接,金属网在混凝土墙体内,距离混凝土墙体外表面距离50~100mm,在墙体外表面预留有孔洞,负离子发生器通过孔洞挂接在金属网上。本发明的混凝土墙的原料天然,具有环保的优点,且价格低廉、性质稳定,同时还具有除尘功能,在使用过程中和后期处理时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并长期有效。

    一种确定岩石非定常蠕变参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98259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21390.6

    申请日:2016-07-05

    Inventor: 刘文博 张树光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确定岩石非定常蠕变参数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制作岩石试件;第二步,安装岩石试样;第三步,分级加载蠕变试验;第四步,提出非定常蠕变本构模型和确定非定常蠕变本构方程;第五步,确定长期强度;第六步,在对每一级荷载作用时间分段;第七步,结合试验数据运用origin,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求出各应力水平蠕变参数的数值。本发明能够真实地反映蠕变参数随时间和应力变化情况,能较好地反映衰减蠕变阶段与稳定蠕变阶段岩石结构的劣化过程,将确定的非定常蠕变参数带入蠕变方程能较好地模拟砂岩衰减蠕变与稳定蠕变阶段的蠕变特性,对优化巷道围岩支护参数设计和分析围岩失稳特性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种高效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438333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92078.5

    申请日:2022-0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包括工质循环装置、磁力发生装置,以及保温层;所述工质循环装置包括U型管,管内设有循环工质,所述U型管分为两个直管段,以及连接两个直管段的弯管段,直管段的两个端头分别为循环工质入、出口;所述磁力发生装置包括磁体及设置在磁体外侧的屏磁罩,所述磁力发生装置设置在U型管的直管段上;所述保温层设置在U型管的入、出口处。本发明的换热系统解决了地源热泵系统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地表土壤温度低、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温差大、室内环境需要供暖热量大情况下循环效率低、提供热量不足、室内温度低等问题。

    一种固液气三相非饱和混凝土有效导热系数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28002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343554.X

    申请日:2018-04-17

    Inventor: 张树光 周航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液气三相非饱和混凝土有效导热系数预测方法,涉及围岩散热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混凝土孔隙分布函数进行简化;通过相似实验获取预测固液气三相非饱和混凝土有效导热系数的相关参数;将孔隙内水和空气视为沿热流方向的并联模型,确定混凝土分散相导热系数;确定混凝土热阻;根据热阻模型,确定固液气三相非饱和混凝土有效导热系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固液气三相非饱和混凝土有效导热系数预测方法,便可以方便有效的实现对非饱和混凝土有效导热系数的预测,无需再针对每一个试件单独测量其计算非饱和混凝土有效导热系数所需的参数值,大大节省了实验人员的工作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