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7851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92988.0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鄂尔多斯研究院 , 鄂尔多斯市昊华红庆梁矿业有限公司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内蒙古利民煤焦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红柳煤矿
Inventor: 兰天伟 , 房平 , 张志佳 , 张闯 , 郝晓波 , 候圣双 , 陈建崇 , 姚新宇 , 刘永豪 , 杨美明 , 王富平 , 曹一航 , 吴国强 , 郭维强 , 路凯翔 , 唐小富 , 李勃乐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掘进机行走路径规划方法及掘进机行走控制系统,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通过对待挖掘区域深度与面积的划分,使掘进机的定位更加快速准确;通过获取当前掘进机在矿井中的三维坐标,实现了掘进机的精确定位,通过预设工作进度值P与实际进度值Jjdz进行计算,快速评估实际进度与预期进度的差异,并根据不同的评估结果生成不同的调整方案,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自诊断模块基于第一结果,对掘进机表面的路径传感器组件进行自诊断,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传感器的故障问题,确保传感器的正常工作,保障掘进机路径规划的准确性;同时,通过计算评估路径传感器的故障指数Gzzs,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传感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4611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43627.0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鄂尔多斯研究院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内蒙古利民煤焦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红柳煤矿 , 鄂尔多斯市昊华红庆梁矿业有限公司 , 辽宁工大亿达矿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构造地壳断层的危险区域模型的方法和系统,属于煤矿灾害防治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单因素影响下的地壳断层的活化性评价指标;确定每个活化性评价指标的不同物理参数数值所对应的不同水平,并确定不同水平所对应的隶属函数;建立各因素的比较矩阵,确定每一个比较矩阵的最大特征向量;将综合评判矩阵A与权重向量X进行加权得到各断层的活化性程度,得到断层活化性地质构造模型;构建地壳断层的煤层顶板岩性数据库,获得最大主应力等值线图,构造应力分区模型;对构造应力分区模型和断层活化性地质构造模型的进行叠加得到构造危险区域模型。该预测方法引入了断层对于构造应力的影响,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4987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31436.0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鄂尔多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区地震信号冲击地压的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涉及矿区开采及矿区安全技术领域,包括基于矿区已采工作面地震、微震的时间和空间特性,分析其与冲击地压的相关性,选取矿区冲击地压的相关指标,并将其作为定量指标引入到了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未确知测度评价体系中,并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对得出的结果采用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识别,判断评价对象属于哪一类危险等级。本发明考虑了矿区冲击地压的多种影响因素,并将其作为定量指标引入到了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未确知测度体系中,充分利用了冲击地压的影响因素和产生的风险并对其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对冲击地压的预测具有更高的科学性、严谨性及准确性,应用价值高且效果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783055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31422.9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鄂尔多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质断裂构造区的断裂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地质动力勘察技术领域,包括在绘图法的基础上自动采集所有重要高程点的三维坐标,确定高差等级进行高程分级,生成基于边生长的Delaunay三角网,将区域内所有高程点划分等级,据此将地形图划分为若干区域,根据区域之间的边界进行断块的追踪和断块边界线的绘制。本发明突破原有的对于活动断裂划分和确定的手工经验判别方法,不需在地形图上对活动断裂进行人工确定和划分,对各种数据分布适应性强,便于更新和直接利用各种地形特征信息,保持原始数据精度,并具有追踪断块边界、算法简单、适应不规则形状区域的优点,极大地提升了活动断裂划分及确定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832163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58123.X
申请日:2015-05-20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nventor: 兰天伟
IPC: E21B4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地下开采中冲击地压危险性的监测方法。本发明是在强冲击地压危险区的两侧布置2个探测孔,将监测氡浓度的传感器安置于两个探测孔内的煤岩体深部,传感器从围岩压力变化下的岩体中获取氡气体浓度,将两个探测孔内监测氡浓度的传感器返回的氡浓度量值数据记录下来,每隔10-15min记录一次,对1h内的监测数据取平均值,作为监测样本数据,连续监测直到工作面开采完毕,根据两个探测孔内监测到的岩体内释放的氡浓度量值数据变化趋势,判断冲击地压发生的危险性概率。本发明方法解决了通常冲矿井击地压危险性监测中存在信息干扰、投入成本高等问题,是一种简单实用、设备成本低、易于操作的预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544548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535603.7
申请日:2013-10-31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矿井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方法,搜集矿井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影响因素指标,包括采高、硬岩岩性比例系数、工作面斜长和采深;对矿井导水裂隙带的各影响因素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归一化处理后的各影响因素指标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矿井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函数并利用改进的果蝇算法对该预测函数进行优化,利用优化后的矿井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函数进行矿井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得到矿井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值。通过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矿井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函数得到矿井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值,为确定合理煤层的安全开采上限和采煤方法提供指导,对实现矿井安全生产、保水采煤及地面生态环境保护都有实际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35049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1530453.0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鄂尔多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微震能量预测方法,涉及煤矿灾害防治技术领域,包括获得矿压监测数据和微震监测数据,将其归一化处理后进行同一时间段的参数配准,得到周期、能量及频次模型,用此模型对数据集进行降噪,利用MEA算法的趋同异化操作对BP神经网络的权重和阈值进行优化,得到训练完成的MEA‑BP神经网络,将数据集输入训练完成的MEA‑BP神经网络得到对矿井中微震能量的预测。本发明根据现实情况建立周期、能量及频次模型,用此模型对数据集进行降噪,用MEA算法的趋同和异化操作BP神经网络的权重和阈值进行优化建立MEA‑BP神经网络对数据集进行训练预测,降低了训练过程中产生的过拟合以及拟合过差的情况,整体提高对矿井微震能量预测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460666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010254926.9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典型冲击地压矿井的冲击地压危险性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收集目标矿井数据,测试物理力学参数,并建立煤岩动力系统模型,通过构建矿井的地质动力环境体系判定典型冲击地压矿井;(2)确定煤岩动力系统的能量特征;(3)计算煤岩动力系统总能量及基础能量;(4)计算煤岩动力系统释放能量,结合步骤三所求结果推导计算典型冲击地压矿井的临界深度;(5)通过临界深度预测典型冲击地压矿井的冲击地压危险性。所述步骤(2)中用能量密度反映能量特征。本方法能够定量判断出冲击地压的临界深度,从而准确预测典型冲击地压矿井的冲击地压危险性,与实际监测对比得到了准确性验证,能够为煤矿冲击地压的有效防控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804753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610263144.5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二氧化碳爆破的弱化坚硬煤层放顶煤的方法。本发明方法是在两液压支架顶梁之间靠近煤壁的顶板处,每间隔5~8个液压支架设置穿透放顶煤煤体到达煤层顶板的钻孔,将二氧化碳致裂器置于钻孔内,按照钻孔次序依次进行将二氧化碳,最终使坚硬顶煤产生裂隙,强度弱化。本发明采用二氧化碳爆破对坚硬顶煤进行弱化后,顶煤放出率比顶板致裂之前提高了20%~30%,致裂效果明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735993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263139.4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E21C37/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C37/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矿山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二氧化碳爆破的防治坚硬顶板型冲击地压的方法。本发明是首先在工作面两侧的运输巷道和回风巷道靠近工作面的顶角处,向工作面内侧的顶板岩层方向设置若干组钻孔,在钻孔内安装二氧化碳致裂器,依次进行分组预裂爆破,同时在靠近接替工作面的工作面回风巷道顶部,沿工作面走向布置若干个相互平行的钻孔,钻孔指向顶板岩层内部并与回风巷道之间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进行预裂爆破,实现工作面正面和侧面的顶板岩层切顶爆破。本发明能有效控制坚硬顶板岩层赋存条件下的冲击地压显现,对于防治坚硬顶板引起冲击矿压具有重要意义,其方法简单,安全性好,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