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29304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811424844.3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孔石墨烯负载银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介孔石墨烯负载银纳米粒子复合材料是首先采用浸渍法直接将银纳米粒子负载到石墨烯上,获得石墨烯负载银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再将石墨烯负载银纳米粒子复合材料进行高温烧结,而获得的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银纳米粒子的负载量为1%~20%。本发明合成过程简便,反应过程易控,且所制备的介孔石墨烯负载银纳米粒子复合纳米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抗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337466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011361427.6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碳负载团簇态铜纳米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纳米碳负载团簇状态铜作为纳米酶,在室温下可以催化空气中的氧气分解产生活性氧物质,作用于细菌可以达到灭菌目的。本发明所述的纳米酶中,铜以原子级分散的团簇形式存在,显著的提高了铜的酶催化活性,使其抗菌率可以达到100%。本发明合成过程简便,反应过程易控,且所制备的纳米碳负载团簇态铜纳米酶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抗菌性能,在生物医学领域有潜在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786843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1176240.3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B01J23/89 , A01N59/16 , A01N59/00 , A01N25/12 , A61K33/26 , A61K33/24 , A61K33/00 , A61K9/14 , A61P31/04 , A01P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纳米碳负载钯铁双金属团簇纳米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的纳米酶中,钯铁双金属以原子级分散的团簇形式存在,提高了原子利用率,同时钯铁双金属具有协同催化作用,对比钯铁单金属纳米酶具有明显提高的酶催化活性。本发明制备的钯铁双金属团簇纳米酶,其制备过程简单易行,反应过程易控,且所制备的纳米碳负载双金属钯铁团簇纳米酶,无需外加光、电等条件,在酸性条件下室温即可催化空气中的氧气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OH,从而有效杀灭细菌。钯铁双金属团簇纳米酶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抗菌性能,在未来的抗菌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329304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424844.3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孔石墨烯负载银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介孔石墨烯负载银纳米粒子复合材料是首先采用浸渍法直接将银纳米粒子负载到石墨烯上,获得石墨烯负载银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再将石墨烯负载银纳米粒子复合材料进行高温烧结,而获得的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银纳米粒子的负载量为1%~20%。本发明合成过程简便,反应过程易控,且所制备的介孔石墨烯负载银纳米粒子复合纳米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抗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646486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403477.5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负载钯纳米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纳米酶催化抗菌技术领域。该纳米酶是以石墨烯为载体,硝酸钯为前驱体,通过沉积沉淀法合成了石墨烯负载钯纳米酶,该纳米酶不仅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而且可以在空气中催化氧气分解为活性氧物质破坏细菌的细胞膜,从而可以杀死细菌。本发明所制备的纳米酶,钯以纳米颗粒形式存在,显著的提高了钯的酶催化活性,使其可以催化氧气分解达到完全灭菌。本发明具有简便的制备过程,反应过程易控,且所制备的石墨烯负载钯纳米酶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抗菌性能,可应用在临床诊疗和环境治理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786843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176240.3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B01J23/89 , A01N59/16 , A01N59/00 , A01N25/12 , A61K33/26 , A61K33/24 , A61K33/00 , A61K9/14 , A61P31/04 , A01P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纳米碳负载钯铁双金属团簇纳米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的纳米酶中,钯铁双金属以原子级分散的团簇形式存在,提高了原子利用率,同时钯铁双金属具有协同催化作用,对比钯铁单金属纳米酶具有明显提高的酶催化活性。本发明制备的钯铁双金属团簇纳米酶,其制备过程简单易行,反应过程易控,且所制备的纳米碳负载双金属钯铁团簇纳米酶,无需外加光、电等条件,在酸性条件下室温即可催化空气中的氧气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OH,从而有效杀灭细菌。钯铁双金属团簇纳米酶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抗菌性能,在未来的抗菌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499773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772023.4
申请日:2021-07-08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酶催化抗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氧化锌负载钯纳米复合材料作为纳米酶催化抗菌的应用。所述的纳米氧化锌负载钯纳米复合材料是以颗粒状纳米氧化锌为载体,以钯纳米粒子为活性中心形成的纳米氧化锌负载钯纳米粒子的纳米酶。钯纳米粒子的负载量为0.2%或0.5%。本发明所制备的纳米氧化锌负载钯纳米粒子的纳米酶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抗菌性能,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337466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361427.6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碳负载团簇态铜纳米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纳米碳负载团簇状态铜作为纳米酶,在室温下可以催化空气中的氧气分解产生活性氧物质,作用于细菌可以达到灭菌目的。本发明所述的纳米酶中,铜以原子级分散的团簇形式存在,显著的提高了铜的酶催化活性,使其抗菌率可以达到100%。本发明合成过程简便,反应过程易控,且所制备的纳米碳负载团簇态铜纳米酶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抗菌性能,在生物医学领域有潜在的应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