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27130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455715.4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一种尾矿坝表面位移监测点结构及布置方法。监测点分为:表面位移监测点和位移监测基点;表面位移监测点分布位置为:设置3-4排表面位移监测点,每排表面位移监测点布置在同一条直线上,首排和末排表面位移监测点分别布置在初期坝坝顶和堆积坝坝顶,首排与末排之间的表面位移监测点的设定位置根据洪水工况的稳定计算滑弧位置确定。位移监测基点分布位置为:位移监测基点布置在两侧山体的稳固可靠位置,点位不少于3个。通过上述结构和方法,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适应尾矿库安全监测的需要,并保证具有稳固、准确、简单、降低造价有点的监测点结构及布置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09600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004090.6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C05G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良尾矿土壤基质的处理方法。通过向添加改良剂的尾矿土接种根瘤菌来增加土壤固氮能力,提升营养成分含量,从而达到改良目的。首先向尾矿土中掺加由黄土、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和有机肥组成的改良剂,栽种紫穗槐幼苗,然后把培养好的根瘤菌液追施到紫穗槐幼苗的根部。全氮含量指标显示改良后尾矿氮含量增加。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对尾矿土壤起到生态修复作用。目的是增加尾矿土的肥力,使植物能够在贫瘠尾矿土上成活,便于开展生态恢复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7727833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1711129739.2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采场边坡生态修复的模拟方法及装置,可以有效模拟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类型矿山边坡地形、不同土壤、不同地震烈度、不同栽植植被及其复合形成的条件下,环境生态修复机理、环境生态修复前后边坡稳定性、水土流失量、土壤养分变化规律、植物生长规律等,解决现有技术对露天矿边坡环境生态修复系统性研究的缺乏,考虑影响环境生态修复各因素间的耦合性,为边坡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7727833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129739.2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采场边坡生态修复的模拟方法及装置,可以有效模拟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类型矿山边坡地形、不同土壤、不同地震烈度、不同栽植植被及其复合形成的条件下,环境生态修复机理、环境生态修复前后边坡稳定性、水土流失量、土壤养分变化规律、植物生长规律等,解决现有技术对露天矿边坡环境生态修复系统性研究的缺乏,考虑影响环境生态修复各因素间的耦合性,为边坡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207512686U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21480142.8
申请日:2017-11-08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E02B1/02
Abstract: 一种尾矿基质改良及生态恢复模型试验装置,包括有高位水箱、水箱、模型箱体,高位水箱将水导入到水箱中,水箱通过导水管路连接模型箱体的一侧,由此向模型箱体中供水,控制模型箱体内的水位;模型箱体内部设置有堆填尾矿堆积坝,箱体底部设有槽底排水管;通过尾矿堆积坝渗流后将水导入槽底排水管,并通过另一侧外部设置的槽外排水沟排出。本实用新型在箱体内堆填尾矿库模型,并建立给、排水控制系统之后,可通过有机玻璃侧面监控模型渗流状态,自动补水器自动控制模型水位,槽底花管实现排水控制,从而形成集渗流控制、下垫面基质改良研究、植被生态恢复研究于一体的模型实验结构,为尾矿库环境治理提供实验结果和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208844586U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21296551.7
申请日:2018-08-13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E02D17/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排土场生态修复的拱形格构,底部的横向格构梁,两侧的竖向格构梁和顶部的半圆形格构梁连接组成一个整体的拱形混凝土格构单元,所述的竖向格构梁和半圆形格构梁的交叉点设有锚杆,拱形混凝土格构内部为客土填充结构,客土填充结构中栽植有树木;所述的拱形混凝土格构单元向四周拓展排列,左右每两个半圆形格构梁之间共用一个竖向格构梁,上方格构单元的横向格构梁坐落于下方格构单元的半圆形格构梁上,形成整体的格构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在排土场生态修复的拱形格构,提高了排土场边坡的稳定性,且提供了良好的植被生长条件,在保证绿化效果和良好的生态修复效果的同时,植被进一步增加边坡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07512753U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21480162.5
申请日:2017-11-08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一种悬臂挡墙与桩锚支护相结合的基坑支护结构,支护桩底部插入坑底中,等距排列为排桩结构,排桩上部通过冠梁连接在一起,冠梁上设有配筋砌体悬臂挡墙;锚索通过锚头和腰梁与支护桩连接,每两根相邻支护桩间设有大于等于一根的锚索;地表在靠近支护桩的一侧设有排水沟和硬覆盖,硬覆盖一侧连接配筋砌体悬臂挡墙,另一侧通过排水沟连接地表。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在边坡上形成对浅、中、深部都能起到有效支护控制作用,提供了一种对周围影响较小的抗滑能力强的基坑支护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207366555U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21478666.3
申请日:2017-11-08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一种用于排土场植被筛选和抚育的模拟实验装置,包括有水箱和模型钢槽,模型钢槽是由钢板组成的无顶的矩形体结构,导水管通过导水管支架悬空设置在模型钢槽上部;模型钢槽内部设有排土场堆积边坡,排土场堆积边坡由上部坡段、中部平台和下部坡段组成,排土场堆积边坡的中部平台上安装有震动装置,排土场堆积边坡内设有水分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模型钢槽底面设有PVC排水管,模型钢槽下部设有千斤顶;导水管与水箱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场采集数据困难的技术问题,为排土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实验结果和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208844378U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20711236.X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一种新型混合式过水路面结构,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C35混凝土路面上层、C30混凝土路面下层、素土夯实路基层、钢筋混凝土圆涵管,毛石混凝土垫层;所述的C30混凝土路面层每隔9m设有伸缩缝;所述的素土夯实路基层两侧与路肩连接,路肩底部为加固后河岸边坡;所述的路肩由上层的砂砾石层和下部的素土夯实层组成;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圆涵管等距平行排列,钢筋混凝土圆涵管内径φ1000mm,净距离为2.15m,钢筋混凝土圆涵管之间铺设有填筑体。本新型通过上述结构,提供了一种过水路面具有受地形限制小,对地质条件要求低,既能解决排水问题,又能节约成本的新型混合式过水路面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207396485U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721521979.2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采场边坡生态修复的模拟装置,包括有封闭模拟室,封闭模拟室内设有边坡模拟箱体,边坡模拟箱体下设有振动台和排水管,边坡模拟箱体上部设有灯和喷头;边坡模拟箱体两侧的封闭模拟室地面上设有轨道,行走吊车底部与轨道配合并能在轨道内移动,行走吊车上部的横栏横跨边坡模拟箱体并设有电葫芦;边坡模拟箱体相邻的两个侧面为透明面,透明面相对位置的封闭模拟室内设有三维数字散斑应变测量系统。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综合分析边坡稳定特征和修复特征的模拟装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