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01181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810000739.0
申请日:2018-01-02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C02F1/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城市景观水湖泊的蓝藻水华治理方法。方法如下:将350‑400目硅藻土与聚合氯化铁混合均匀;然后铺于两块四边形无纺布之间,用缝制机将铺料后的双层无纺布进行缝制后,再沿着絮凝剂带的四条边将其与尼龙纱窗网缝制到一起;再将浮球沿絮凝网带的边缘,按照每隔1m的间距连接1个浮球;将制备好的安装有浮球的絮凝网带铺放到湖泊的水面上;对于轻度、中度和重度爆发蓝藻的湖泊,絮凝带网在水中放置的时间分别为24、48、72小时;收网。本发明既能够通过絮凝有效的治理蓝藻水华,同时又能够通过絮凝剂带网的收网将蓝藻及絮凝剂从水体中彻底分离出去,从而避免了二次污染的湖泊蓝藻水华的治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101181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810000739.0
申请日:2018-01-02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C02F1/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城市景观水湖泊的蓝藻水华治理方法。方法如下:将350‑400目硅藻土与聚合氯化铁混合均匀;然后铺于两块四边形无纺布之间,用缝制机将铺料后的双层无纺布进行缝制后,再沿着絮凝剂带的四条边将其与尼龙纱窗网缝制到一起;再将浮球沿絮凝网带的边缘,按照每隔1m的间距连接1个浮球;将制备好的安装有浮球的絮凝网带铺放到湖泊的水面上;对于轻度、中度和重度爆发蓝藻的湖泊,絮凝带网在水中放置的时间分别为24、48、72小时;收网。本发明既能够通过絮凝有效的治理蓝藻水华,同时又能够通过絮凝剂带网的收网将蓝藻及絮凝剂从水体中彻底分离出去,从而避免了二次污染的湖泊蓝藻水华的治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135702B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710352341.9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铅‑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上栽培黑麦草的方法,从而达到植物修复改良铅‑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目的。在铅‑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上打造的植物种植坑中,将土壤改良剂A和土壤改良剂B混合,喷洒特制菌种液,在种植坑中栽种黑麦草。利用该方法可在较短时间内使植物在铅‑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上栽培,并形成较密的植被,显著降低铅‑多环芳烃污染土壤pH值并增加其有机质和氮的含量。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阻控铅‑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铅‑多环芳烃和其他有害金属‑有机污染移迁扩散效率好并能美化环境等优点。本技术可用于矿山退化生态系统植被重建和工业污水污染地区绿化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07135702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352341.9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铅‑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上栽培黑麦草的方法,从而达到植物修复改良铅‑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目的。在铅‑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上打造的植物种植坑中,将土壤改良剂A和土壤改良剂B混合,喷洒特制菌种液,在种植坑中栽种黑麦草。利用该方法可在较短时间内使植物在铅‑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上栽培,并形成较密的植被,显著降低铅‑多环芳烃污染土壤pH值并增加其有机质和氮的含量。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阻控铅‑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铅‑多环芳烃和其他有害金属‑有机污染移迁扩散效率好并能美化环境等优点。本技术可用于矿山退化生态系统植被重建和工业污水污染地区绿化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06964641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352744.3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辽宁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9C1/105 , A01C21/00 , A01G20/00 , A01G22/00 , B09C2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硝普钠提高黑麦草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0.1‑0.5mM硝普钠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在黑麦草苗期喷施,通常日期选择在5‑6月之间;选择无雨的天气,喷施时间2‑4天;每天喷施2‑4次,通常在早8点之前和晚17点之后进行喷施;喷施量为叶片湿润而不滴水为标准。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处理黑麦草,可显著提高黑麦草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且具有工序简单易于操作、不产生二次污染及成本低的特点,便于大面积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207512686U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21480142.8
申请日:2017-11-08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E02B1/02
Abstract: 一种尾矿基质改良及生态恢复模型试验装置,包括有高位水箱、水箱、模型箱体,高位水箱将水导入到水箱中,水箱通过导水管路连接模型箱体的一侧,由此向模型箱体中供水,控制模型箱体内的水位;模型箱体内部设置有堆填尾矿堆积坝,箱体底部设有槽底排水管;通过尾矿堆积坝渗流后将水导入槽底排水管,并通过另一侧外部设置的槽外排水沟排出。本实用新型在箱体内堆填尾矿库模型,并建立给、排水控制系统之后,可通过有机玻璃侧面监控模型渗流状态,自动补水器自动控制模型水位,槽底花管实现排水控制,从而形成集渗流控制、下垫面基质改良研究、植被生态恢复研究于一体的模型实验结构,为尾矿库环境治理提供实验结果和理论依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