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对飘散灰尘处理的煤矿开采用智能输送机

    公开(公告)号:CN113120562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514365.6

    申请日:2021-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对飘散灰尘处理的煤矿开采用智能输送机,包括:承接基座,其呈长方形结构横向放置于地面,所述承接基座的右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螺纹套杆;限位框架,其通过螺栓固定设置于承接基座的顶面,所述限位框架的顶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集尘箱以及储水箱;输送履带,其通过底面的支柱横向固定于承接基座的顶面,所述输送履带的内部啮合连接有传动齿轮;下料装置,其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结构设置,所述下料装置固定连接于限位框架的内部左侧。该可对飘散灰尘处理的煤矿开采用智能输送机,通过下料装置上方的下料轮以及下料装置对煤矿石进行下料的同时,通过输送履带带动煤矿输送的同时进行清理以及降尘。

    一种快速石门揭煤工艺及防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06677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310204612.8

    申请日:2013-05-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石门揭煤工艺及防突方法,具体步骤为通过岩巷掘进期间巷帮钻场施工超前钻孔,在不影响岩巷施工、提前对待揭煤层瓦斯截流抽采的同时,施工穿层钻孔测定煤层的瓦斯压力和利用抽采钻孔取样快速测定瓦斯含量、煤体力学性质等参数,实现多指标预测煤层的突出危险性;其次除采取揭煤相关规程及规范要求的瓦斯防突措施外,增加了具有针对性的煤岩体固化措施,使石门揭煤工作面完全消突后,采用综掘机掘进,实现了快速石门揭煤。整套揭煤工艺及防突方法用于实验矿井937m的巷道,共计揭煤18层,使整体工期缩短了1.63年,也即用了预期揭煤时间的三分之一。该方法操作简便,施工安全、揭煤整体时间短且防突效果好,具有广泛实用性。

    一种可伸张埋入式固定和回收微震传感器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34002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28471.2

    申请日:2015-05-07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可伸张埋入式固定和回收微震传感器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由防护罩、连接套管、可伸张支撑固定结构三部分组成,防护罩由契合锥、固定轴、带筛孔的罩壁组成;连接套管两端分别带有内外螺纹;可伸张支撑固定结构由支撑轴、连接环、“骨架”、限位栓、限位槽、支撑管、松紧杆、带有挡板的松紧帽、松紧轴组成,防护罩一端契合锥与煤体紧密接触,微震传感器位于防护罩内,固定在防护罩固定轴上,防护罩另一端与连接管通过内螺纹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通过内螺纹与固定结构的支撑轴连接,旋转带有挡板的松紧帽,顶牢松紧杆,推动支撑管迫使“骨架”张开使整个装置埋入支撑固定在钻孔的煤体中,回收时,旋下松紧帽,拉动支撑管,使“骨架”结构闭合,依次取下松紧杆,连接套管、防护罩、传感器。

    一种快速石门揭煤工艺及防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06677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04612.8

    申请日:2013-05-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石门揭煤工艺及防突方法,具体步骤为通过岩巷掘进期间巷帮钻场施工超前钻孔,在不影响岩巷施工、提前对待揭煤层瓦斯截流抽采的同时,施工穿层钻孔测定煤层的瓦斯压力和利用抽采钻孔取样快速测定瓦斯含量、煤体力学性质等参数,实现多指标预测煤层的突出危险性;其次除采取揭煤相关规程及规范要求的瓦斯防突措施外,增加了具有针对性的煤岩体固化措施,使石门揭煤工作面完全消突后,采用综掘机掘进,实现了快速石门揭煤。整套揭煤工艺及防突方法用于实验矿井937m的巷道,共计揭煤18层,使整体工期缩短了1.63年,也即用了预期揭煤时间的三分之一。该方法操作简便,施工安全、揭煤整体时间短且防突效果好,具有广泛实用性。

    一种基于GIS的煤矿瓦斯涌出量动态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81724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343348.5

    申请日:2015-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IS平台的煤矿瓦斯涌出量动态预测方法,是以GIS为平台,在煤矿瓦斯地质动态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工作面高负压和低负压瓦斯抽采数据,采用分源预测的方法动态预测煤矿采掘工作面前方煤体瓦斯涌出量。本发明充分考虑了瓦斯地质动态变化和高、低负压瓦斯抽采对瓦斯涌出预测的影响,并把瓦斯涌出分源预测方法和经GIS平台栅格化处理的瓦斯地质数据模型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矿井瓦斯涌出量的动态预测并提高了预测精度,有利于矿井瓦斯灾害的防治。

    一种实现透明矿山建设的煤矿安全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3866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401014.3

    申请日:2023-04-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安全领域,特别是一种实现透明矿山建设的煤矿安全新方法,包括采用无人机、激光雷达、三维地震技术手段,对煤矿井上下地质进行数据采集;采用机器学习、图像识别人工智能技术,对采集的地质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建立安全管理平台,将采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实现对煤矿生产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将地质数据可视化展示;基于地质可视化展示数据,发现隐蔽致灾的可能性,实现隐患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利用数字模型和虚拟现实技术,将煤矿内部的地质、煤岩体、瓦斯分布、机电设备、隐蔽致灾数据以三维立体的形式呈现。本发明的技术手段相对先进和全面,易于实现和推广,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