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35998B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710197846.2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 ,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交通大学
Inventor: 梅世龙 , 周水兴 , 万麟 , 黄毅 , 杨俊 , 刘彬 , 朱大权 , 田维锋 , 章先凯 , 陈冠桦 , 程灏 , 杨健 , 郑鹏鹏 , 戴顺红 , 韦定超 , 袁矫 , 张平 , 何荷 , 孟云 , 张敏 , 朱云 , 卢天阶 , 柴国辉 , 王祺喆 , 王福举 , 王莲莲 , 张中翔 , 赵恒 , 邓毅 , 李世贵 , 黄鸿飞 , 杨君 , 赵凯 , 骆礼平 , 王代银 , 梁康 , 胡堃 , 胡宇 , 朱小松 , 严朝俊 , 黄鑫
IPC: E01D21/00 , E01D4/00 , E01D1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钢管混凝土拱桥管内混凝土下灌上顶工艺,包括在拱形管拱顶处设置出浆管,还包括:(1)拱形管的两对灌注口均以出浆管为中线对称,每对灌注口均包括以拱形管特定横截面为中间分界面的上灌注口和下灌注口,上灌注口低于下灌注口,横截面的最高点直线距离为L/2,L为拱形管的跨径;(2)在拱脚处设有排气管;(3)通过两个下灌注口同时向横截面至拱脚段的拱形管内灌注混凝土,当灌入的混凝土填充超过上灌注口后,将泵送管由下灌注口转接至上灌注口,待出浆管冒出混凝土后停止混凝土的灌注,灌注所用的混凝土为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或者河砂自密实混凝土。本发明大大减少了传统灌注工艺中常出现的堵管、爆管事故,提高了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835998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97846.2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 ,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交通大学
Inventor: 梅世龙 , 周水兴 , 万麟 , 黄毅 , 杨俊 , 刘彬 , 朱大权 , 田维锋 , 章先凯 , 陈冠桦 , 程灏 , 杨健 , 郑鹏鹏 , 戴顺红 , 韦定超 , 袁矫 , 张平 , 何荷 , 孟云 , 张敏 , 朱云 , 卢天阶 , 柴国辉 , 王祺喆 , 王福举 , 王莲莲 , 张中翔 , 赵恒 , 邓毅 , 李世贵 , 黄鸿飞 , 杨君 , 赵凯 , 骆礼平 , 王代银 , 梁康 , 胡堃 , 胡宇 , 朱小松 , 严朝俊 , 黄鑫
IPC: E01D21/00 , E01D4/00 , E01D1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钢管混凝土拱桥管内混凝土下灌上顶工艺,包括在拱形管拱顶处设置出浆管,还包括:(1)拱形管的两对灌注口均以出浆管为中线对称,每对灌注口均包括以拱形管特定横截面为中间分界面的上灌注口和下灌注口,上灌注口低于下灌注口,横截面的最高点直线距离为L/2,L为拱形管的跨径;(2)在拱脚处设有排气管;(3)通过两个下灌注口同时向横截面至拱脚段的拱形管内灌注混凝土,当灌入的混凝土填充超过上灌注口后,将泵送管由下灌注口转接至上灌注口,待出浆管冒出混凝土后停止混凝土的灌注,灌注所用的混凝土为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或者河砂自密实混凝土。本发明大大减少了传统灌注工艺中常出现的堵管、爆管事故,提高了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210529746U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921480774.3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桩墙联合受力结构,包括位于填方放坡收坡位置的抗滑桩群,所述抗滑桩群桩底深入地基以下基岩内并固定,桩顶延伸出地基上方并且其顶部设有路堤墙;所述路堤墙与抗滑桩群外侧齐平,内侧填充有使路堤墙、抗滑桩群及地基连接稳固的稳固基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通过桩墙联合受力结构中路堤墙、抗滑桩群和稳固基座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协调工作,可以有效的提供挡墙基底承载力及水平抗力,且比超高挡土墙、桩板墙、桩基托梁挡墙工程造价低,易施工,施工速度快,安全性高,实用性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