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54589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766565.6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贝特瑞(江苏)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 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包括石墨内核及位于石墨内核至少部分表面的包覆材料,所述包覆材料包括非石墨类碳材料及石墨微粒,所述石墨微粒通过所述非石墨类碳材料与所述石墨内核连接;所述负极材料经过X射线衍射测定(002)面的晶面层间距D002为x,所述负极材料在5T压力下的压实密度为y g/cm3,所述负极材料的可压实程度为A,A=2.18x+y,2.52≤A≤2.54。本申请的负极材料通过将负极材料的晶面层间距与压实密度的关系控制在上述范围内,可以实现负极材料(002)面的晶面层间距D002与压实密度之间的平衡,减少晶面层间距过小导致的压实密度过大,使得负极材料兼具良好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提高负极材料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43269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215317.8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B32/205 , C01B32/21 , H01M4/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碳素二次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人造石墨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和锂离子电池,涉及电池材料技术领域。该碳素二次颗粒,包括一次碳素颗粒粘结而成的二次颗粒;在二次颗粒中,小的一次碳素颗粒的D50是大的一次碳素颗粒D50的35%‑60%。其制备方法包括:将沥青粉碎,并添加助剂,得到沥青粉碎品,再与一次碳素颗粒粉碎品加热混合,通过连续造粒釜进行造粒,得到碳素二次颗粒。将碳素二次颗粒经过碳化、石墨化处理,得到人造石墨。本申请通过采用新型的连续造粒工艺,来提高造粒产品的造粒效果,进而提高了石墨化处理后的人造石墨材料的相关性能,将其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77189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111045966.3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B32/205 , C01B32/21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4/133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负极材料前驱体、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片及锂离子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负极材料前驱体包括碳源、粘接剂和助剂,助剂包括能够溶解粘接剂的消泡剂或脱硫剂。负极材料由负极材料前驱体经造粒后进行石墨化得到,负极材料的压实密度为1.8g/cc~2.2g/cc,负极材料的D50为13μm~18μm。该负极材料前驱体中添加的助剂有利于提高负极材料的长循环性能和快充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89943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382589.6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583 , H01M10/0525 , C01B32/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负极材料,同时还涉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负极材料采用该负极材料颗粒满足以下条件:粉体颗粒中约85±5%的纵横差为0‑4μm,其具有压实密度较高,容量高,且吸油值降低,有效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可使电池获得更高的容量性能、首效和快充性能,更好在快充性能优势下满足高容、高压实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77189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111045966.3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B32/205 , C01B32/21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4/133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负极材料前驱体、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片及锂离子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负极材料前驱体包括碳源、粘接剂和助剂,助剂包括能够溶解粘接剂的消泡剂或脱硫剂。负极材料由负极材料前驱体经造粒后进行石墨化得到,负极材料的压实密度为1.8g/cc~2.2g/cc,负极材料的D50为13μm~18μm。该负极材料前驱体中添加的助剂有利于提高负极材料的长循环性能和快充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432698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211215317.8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B32/205 , C01B32/21 , H01M4/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碳素二次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人造石墨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和锂离子电池,涉及电池材料技术领域。该碳素二次颗粒,包括一次碳素颗粒粘结而成的二次颗粒;在二次颗粒中,小的一次碳素颗粒的D50是大的一次碳素颗粒D50的35%‑60%。其制备方法包括:将沥青粉碎,并添加助剂,得到沥青粉碎品,再与一次碳素颗粒粉碎品加热混合,通过连续造粒釜进行造粒,得到碳素二次颗粒。将碳素二次颗粒经过碳化、石墨化处理,得到人造石墨。本申请通过采用新型的连续造粒工艺,来提高造粒产品的造粒效果,进而提高了石墨化处理后的人造石墨材料的相关性能,将其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21611806U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323220242.5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转滚筒及回转炉,涉及电池技术领域。该回转滚筒包括:滚筒本体,滚筒本体具有加热炉腔,加热炉腔处于特定工作温度范围的部分为高温腔段,特定工作温度范围被配置为:能够使滚筒本体的金属成分中的至少一种析出;其中,滚筒本体的内壁至少位于高温腔段的部分设置有第一石墨层,第一石墨层被配置为能够围设形成加热炉腔。本装置通过在滚筒本体的内壁位于高温腔段设置第一石墨层,以将位于高温腔段的滚筒本体和物料进行隔离,可减少滚筒本体位于高温腔段的部分产生的金属异物污染原料,并摆脱传统金属滚筒本体在碳化过程中的温度限制,可有效消除品质隐患。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