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滴操控设备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31697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880041806.1

    申请日:2018-06-21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使用光学介导的电润湿来操控微滴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基本上包括:第一复合壁,包括:第一透明基底;所述基底上的第一透明导体层,第一透明导体层的厚度在70到250nm的范围;在导体层上具有由波长在400-1000nm的范围的电磁辐射激活的光敏层,光敏层厚度在300-1000nm的范围,和在导体层上的第一介电层,第一介电层的厚度在120-160nm的范围;第二复合壁,包括:第二基底;所述基底上的第二导体层,第二导体层厚度在70到250nm的范围,和可选地,在所述导体层上的第二介电层,第二介电层的厚度在120-160nm的范围其中,第一介电层和第二介电层的暴露表面被间隔开小于10μm,以限定适于容纳微滴的微流体空间。A/C源,用于提供横跨第一复合壁和第二复合壁的电压,所述第一复合壁和第二复合壁连接第一导体层和第二导体层;至少一个电磁辐射源,其能量高于可光激发层的带隙,其适配为作用在光敏层上以在第一介电层的表面上引发相应的暂时电润湿位置,以及.用于操控电磁辐射在光敏层上的作用点以改变暂时电润湿位置的布置从而形成至少一个电润湿路径的装置,沿着所述路径能够导致微滴移动。

    微流体分析设备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69936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880041800.4

    申请日:2018-06-21

    Abstract: 一种用于研究核酸分析物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区,所述第一区包括附着位所,分析物被附着到所述附着位所;第一路径,所述第一路径用于导致第一流体介质流过所述附着位所从而使核酸得以被逐渐地焦磷酸解成它的组成三磷酸核苷;第二路径,所述第二路径用于从所述附着位所周围移除所述三磷酸核苷,以及用于在第二路径中产生第二介质的装置,所述第二介质包括与水不混溶的载体中的水性微滴;微滴操控区,其使用光学介导的电润湿来操控微滴,所述微滴操控区包括:第一复合壁,包括第一透明基底;所述基底上的第一透明导体层,第一透明导体层的厚度在70到250nm的范围;在导体层上具有由波长在400-1000nm范围的电磁辐射激活的光敏层,光敏层厚度在300-1000nm的范围,和在导体层上的第一介电层,第一介电层的厚度在120到160nm的范围;第二复合壁,包括第二基底;所述基底上的第二导体层,第二导体层厚度在70到250nm的范围,和可选的,在所述导体层上的第二介电层,第二介电层的厚度在120到160nm的范围;其中,第一介电层和第二介电层的暴露表面被间隔开小于10μm,以限定适于容纳微滴的微流体空间。A/C源,用于提供横跨第一复合壁和第二复合壁的电压,所述第一复合壁和第二复合壁连接第一导体层和第二导体层;第一电磁辐射源,其能量高于可光激发层的带隙,其适配为作用在光敏层上以在第一介电层的表面上引发相应的暂时第一电润湿位置;用于操控电磁辐射在光敏层上的作用点以改变暂时电润湿位置的布置从而形成至少一个第一电润湿路径的装置,沿着该路径能够导致微滴移动;检测区,所述检测区位于微滴操控区下游或与微滴操控区集成,以及荧光或拉曼散射检测系统,其包括第二电磁辐射源和检测器,所述第二电磁辐射源适于作用在检测区中的微滴上,所述检测器用于检测从那里发出的荧光或拉曼散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