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学习的工程材料选择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80953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57625.2

    申请日:2024-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工程材料选择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属于机器学习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施工工程的施工及应用工况参数;将施工工程的施工及应用工况参数输入至基于机器学习所得的工程材料选择数学模型;基于机器学习所得的工程材料选择数学模型经过运算,得到可供选择的工程材料;其中,基于机器学习所得的工程材料选择数学模型选自包括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该装置、介质及设备能够实现该基于机器学习的工程材料选择方法。该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能够减少人为运算产生误差或者错误,因此,能够提高施工工程在施工及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提高工程材料选择的工作效率。

    基于微波与水交互作用下裂解富油煤体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08542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277067.0

    申请日:2022-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波与水交互作用下裂解富油煤体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实验舱、设置在所述实验舱的一侧且与所述实验舱连通的微波裂解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实验舱的另一侧且与所述实验舱连通的水冷单元;该方法包括:一、煤样制备并分类;二、煤样初步处理;三、调节实验舱环境;四、分组;五、裂解干燥实验组的煤样;六、裂解饱水实验组的煤样;七、分析煤样。本发明在实验舱内实现了实验室模拟井下高温高压环境微波加热富油煤体煤样,结合微波裂解单元和水冷单元,探究了微波与水交互作用下对于富油煤体煤样的热解效果和强度劣化机理。

    一种矿井冲击地压多变量智能预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84542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667273.5

    申请日:2024-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冲击地压多变量智能预报方法,包括:一、获取微震监测数据;二、采用计算机构建TFT神经网络模型;三、获取TFT神经网络模型的设置参数;四、TFT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五、根据训练好的TFT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后续时刻的b值、能量指数、累积视体积和施密特数;六、根据后续时刻的b值、能量指数、累积视体积和施密特数对冲击地压进行预测及预警。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通过TFT神经网络模型实现b值、能量指数、累积视体积和施密特数多变量预测及预报,提高了冲击地压预测精准度。

    一种人造压差圈层联合的刚柔协调区域差异巷道支护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1870497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633789.8

    申请日:2024-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造压差圈层联合的刚柔协调区域差异巷道支护技术;将矿井巷道表面(10)进行喷浆处理形成喷浆密闭圈层(1)并划分为若干刚性支护区域(2)和柔性支护区域(3);所述刚性支护区域(2)安装有支护材料(9),刚性支护区域(2)包括多组由锚杆(4)和封孔器(5)组成的构件;所述柔性支护区域(3)内包括第一抗变形高韧性阻隔材料(6)层、高速吸能材料填充圈层(7)和第二抗变形高韧性阻隔材料层(8)。本发明利用两种特殊支护方式的特性,支持系统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稳定地提供强大的支护效果,确保巷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种急倾斜特厚煤层开采参数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65396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11031040.4

    申请日:2020-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急倾斜特厚煤层开采参数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急倾斜特厚煤层的模拟建立;二、急倾斜特厚煤层开采顺序的优化;三、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开采段的段高的优化;四、急倾斜特厚煤层工作面推进度的优化。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弹性应变能和垂直应力分析实现急倾斜特厚煤层开采顺序、水平开采段的段高和工作面推进度的优化,实现急倾斜特厚煤层开采参数的优化,减少急倾斜特厚煤层弹性应变能的积聚而降低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了矿区的安全性与经济效益。

    深部煤岩体冲击地压自适应原位调控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092251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62343.2

    申请日:2021-04-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深部煤岩体冲击地压自适应原位调控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单轴压缩试验,得到煤岩样在不同改性调控措施下的应力应变曲线;改性调控措施至少包括:注水软化措施、钻孔卸压措施和充填加固措施;根据煤岩样的应力应变曲线,构建煤岩样在不同改性调控措施下的弹性能耗比曲线,以及,得到煤岩样在不同改性调控措施下的能量转化效率;根据煤岩样在不同改性调控措施下的弹性能耗比曲线,预测不同改性调控措施下煤岩样的屈服时机,以及,根据煤岩样在不同改性调控措施下的能量转化效率,确定煤岩样在不同改性调控措施下的破坏程度;根据煤岩样在不同改性调控措施下的屈服时机和破坏程度,对深部煤岩体的冲击地压能量进行调控。

    一种提高低渗透砂岩型铀矿层渗透性的安全高效采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59913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910673538.1

    申请日:2019-07-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低渗透砂岩型铀矿层渗透性的安全高效采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勘察地质条件,确定待开采低渗透砂岩型铀矿层的具体位置,对地表至铀矿层的长度方向布置钻孔;步骤S2、通过钻孔对铀矿层实施含支撑剂的液态二氧化碳相变致裂,进行第一次增加渗透性处理;步骤S3、对铀矿层施加超声波空化作用,进行第二次增加渗透性处理;步骤S4、将浸出剂注入经过两次增加渗透性处理后的铀矿层,溶解矿石中的铀,然后将反应后的含铀溶浸液抽取并提纯,得到纯铀;本发明利用含支撑剂的液态二氧化碳相变致裂技术并辅助超声波空化作用,用以提高低渗透砂岩型铀矿层的整体渗透性能,提高了铀浸出率和采铀生产效率,缩短试验周期。

    一种等效面积下小直径钻孔卸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00095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910892027.9

    申请日:2019-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效面积下小直径钻孔卸压方法,包括步骤:一、建立矿井等效模拟模型;二、获取大直径钻孔的卸压参数范围;三、优化大直径钻孔的卸压参数;四、小直径钻孔等效替代大直径钻孔,401、设置差值阈值,402、建立N个小直径钻孔等效替代一个最优卸压参数的大直径钻孔的等效替代排列形式,403、按照小直径钻孔数量递增的顺序依次进行卸压模拟并获取钻孔等效替代排列形式;五、小直径钻孔卸压。本发明根据矿井实际条件优化大直径钻孔参数,并利用等效面积下小直径钻孔等效替代大直径钻孔,有效规避大直径钻孔孔径过大对煤体稳定性造成严重破坏,避免井下配备特种钻探设备且特种钻探设备无法在巷道有限空间内钻探工作,降低设备的运输难度。

    一种坚硬煤层注水防冲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1763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110854327.5

    申请日:2021-0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坚硬煤层注水防冲方法与系统,旨在提升坚硬煤层的注水效率。为此,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的坚硬煤层注水防冲方法,包括如在煤层围岩上施作钻孔;利用高压水射流在钻孔中切割水射流切缝,以增强钻孔周边围岩渗透性;其中,高压水射流中混入有设定比例的细砂,水中细砂在高水压冲击作用下将嵌入水射流切缝周围的裂隙中;通过钻孔向煤层围岩注水,对煤层进行水力致裂,在煤层中形成煤层卸压带;当注水量无明显变化时,停止注水并在不影响钻孔周边围岩裂隙内水的赋存状态前提下,将钻孔中的水砂混合物抽出;对钻孔周边围岩进行微波加热。

    急倾斜特厚煤层留设保护煤柱的开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60032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111314958.4

    申请日:2021-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急倾斜特厚煤层留设保护煤柱的开采方法,开采方法包括:步骤S1,基于煤层赋存特征确定首采工作面位置,并根据首采工作面将煤层划分为多个水平分段;步骤S2,每个水平分段布置两个开采工作面,在同一水平分段的两个开采工作面之间预留有煤柱,通过煤柱对开采工作面的顶板和底板进行支撑;步骤S3,采用后退式的回采顺序对同一水平分段的两个开采工作面同时进行回采,开采工作面每推进一段距离,对下一水平分段的顶板所对应的预留煤柱进行注浆加固;步骤S4,重复步骤S2‑S3,依次对多个水平分段进行开采。该方法能有效控制煤层顶板岩层的移动,对于安全高效开采资源的同时减少地表沉陷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