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0165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80741.5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IPC: E21F5/08 , C09K15/08 , C09K21/14 , C08F292/00 , C08F220/06 , C08F222/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缓释抗氧型阻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抗氧化剂和复合高吸水树脂,抗氧化剂由花青素经过分子修饰形成,复合高吸水树脂由高吸水树脂经过水滑石改性形成,将重量比为1:1~7的抗氧化剂和复合高吸水树脂置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搅拌使抗氧化剂、复合高吸水树脂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呈现凝胶状态,然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在40~50℃温度下进行真空干燥,即获得缓释抗氧型阻化剂,本发明缓释抗氧型阻化剂能够实现在煤自燃高温阶段持续捕获自由基,解决了传统阻化剂在高温下易失效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887958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610230229.3
申请日:2016-04-14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井底水仓淤泥清理装置,包括可移动式机架、淤泥分离机构和淤泥吸取头,淤泥吸取头包括接头管、淤泥吸取罩和搅拌器,接头管旁侧设有马达安装腔,马达安装腔内安装有马达和蓄电池,搅拌器的输入轴与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接头管的旁侧设置有硬水管,硬水管的端部连接有喷水头;淤泥分离机构包括板框压滤机、淤泥箱、水箱、泥浆泵、水泵和供电电源,板框压滤机的进泥口与接头管连接,板框压滤机的出泥口与淤泥箱连接,板框压滤机的出水口通过输水管与水箱的入水口连接,水箱的出水口通过软水管与硬水管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煤矿井底水仓淤泥清理方法。本发明设计合理,清淤效率高、效果好,节约水资源,便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372579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559284.2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灾变区域临时快速密闭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耐摩擦气囊、高压容器、风压泡沫发生器和两组隔离机构,隔离机构包括立式液压隔离件和横式液压隔离件;该方法包括步骤:一、隔离机构的位置选取;二、隔离机构的安装;三、选择适应的耐摩擦气囊及耐摩擦气囊的预装;四、耐摩擦气囊密闭灾变区域;五、耐摩擦气囊和隔离机构的缓冲保护。本发明利用两个隔离机构夹持充填有泡沫的耐摩擦气囊,耐摩擦气囊在泡沫的作用下后形成与矿井巷道截面相契合的囊袋式充填,能够适应各种形状的巷道且密闭性良好,能快速有效地隔断事故链式反应,避免有毒有害气体的蔓延。
-
公开(公告)号:CN105673078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610065635.9
申请日:2016-01-30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指标气体的采空区煤自燃危险程度判别与预警方法,包括步骤:一、煤矿采空区煤自燃指标气体监测装置的布置,二、煤矿采空区煤自燃指标气体浓度的采集及传输,三、地面监控计算机对煤矿采空区各个气体浓度及温度感测探头检测到的CO气体浓度、C2H4气体浓度和温度信号进行分析处理,进行煤火灾害危险预警。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实现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高,对采空区煤自燃程度预测全面准确,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920755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301507.X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IPC: A62B17/00 , A62B7/10 , A41D13/008 , A41D13/018 , A41D3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2B17/00 , A41D13/008 , A41D13/018 , A41D31/0022 , A41D31/0033 , A41D31/0044 , A41D2500/50 , A62B7/10 , A62B17/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生灾害事故紧急逃生用安全防护服,包括阻燃性外套、抗震减压丁基气囊、第一泡沫减震内衬、防静电内衬,带有便携式隔烟呼吸器的抗震减压头盔,所述阻燃性外套采用含石墨和镀锡箔的轻质材料制作而成,阻燃性外套内设有第一泡沫减震内衬和若干抗震减压丁基气囊,抗震减压丁基气囊设置在第一泡沫减震内衬和防静电内衬之间,抗震减压丁基气囊分别设置在人体的脖子、肩背部、手肘部、腰部、膝关节外侧、膝关节内侧,以及脚部,且采用近球形内胆外凸形式布置,在防护服的肚脐部设置有触发开关控制装置。本发明具有质轻、便于携带且易穿戴的优点,遇险人员在坠地时能够及时的起到减压、抗震的作用,以保证人体免受机械性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721423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415715.9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体钻孔壁面与热管管壁接触热阻变化规律研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测量煤体与热管接触热阻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其中,测量煤体与热管接触热阻的实验装置包括:加热组件用于对煤样进行加热,施压组件用于对热管试件施加压力,热管试件为与热管材质相同的实心块,热管试件与煤样的截面均为规则形状,热管试件与煤样的截面尺寸及形状均相同,热管试件叠摞于煤样的另一端,保温套套接于煤样及热管试件的外周,多个测温单元分别以热管试件与煤样的接触面为中心等间距对称设置在煤样及热管试件的内部,压力检测单元连接于热管试件与煤样的接触面上,本公开能够反映接触面温度、接触面压力及煤样粒度对煤体与热管之间的接触热阻的影响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463610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324950.4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IPC: F17D1/04 , F17D3/01 , F17D5/06 , E21F5/00 , E21F17/18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K9/6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井下安全注氮的闭锁方法,具体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步骤1:在井下工作间内搭建一种用于井下防灭火的注氮系统;步骤2:井下人员检查注氮管道接口是否密封,若密封,则开始注氮;步骤3:工控机利用管道氮气泄漏判定算法,若注氮管道发生泄漏,则进行步骤4;若注氮管道未发生泄漏,则继续注氮;步骤4:工控机利用注氮管道泄漏源定位算法,得到注氮管道的泄漏位置;工控机发出通知信号;步骤5:井下人员关闭制氮机;步骤6:工控机上传泄漏记录至数据库。本发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井下采空区注氮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系数,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适合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624223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477709.6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能测试与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重力热管调控的煤田火区热能转化分析系统,包括用于控制煤田火区模拟模块内部温度的升温控制模块、插入煤田火区模拟模块内部的热能提取模块、与热能提取模块相连接的温差发电模块以及用于采集分析煤田火区模拟模块内氧化气体的气体采集分析模块。本发明结构紧凑、有较高的通用性和实用性,能够对不同情况下的煤田火区进行模拟测试,本发明适用于分析研究不同领域煤田火区的自燃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954172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351521.0
申请日:2016-05-19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IPC: G01N1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82 , G01N15/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液态CO2压裂增透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该装置包括液态CO2泵注系统、压裂模拟试块、压裂试件装载体、压裂参数监测系统、压裂数据采集系统和渗透率测试系统;所述液态CO2泵注系统包括杜瓦瓶和液态CO2柱塞泵,所述压裂模拟试块由原煤试块或者相似模拟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压裂试件装载体包括试件装载框、入口法兰连接盘和出口法兰连接盘;所述压裂参数监测系统包括流量计和压力表。本发明可以研究煤体或相似材料的力学参数、注液压力与压裂裂缝扩展规律的关系,CO2压裂条件下煤体裂隙数量及形态与压裂参数的响应关系,以及不同压裂参数下裂缝扩展引起的透气性的量化表征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1624223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010477709.6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能测试与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重力热管调控的煤田火区热能转化分析系统,包括用于控制煤田火区模拟模块内部温度的升温控制模块、插入煤田火区模拟模块内部的热能提取模块、与热能提取模块相连接的温差发电模块以及用于采集分析煤田火区模拟模块内氧化气体的气体采集分析模块。本发明结构紧凑、有较高的通用性和实用性,能够对不同情况下的煤田火区进行模拟测试,本发明适用于分析研究不同领域煤田火区的自燃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