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1055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52793.7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V10/25 , G06V10/44 , G06V10/54 , G06V10/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YOLOv6和FPGA的道路坑道检测系统,包括:训练模块,用于获取道路坑道图像的训练集,并对YOLOv6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目标YOLOv6模型;量化模块,用于将目标YOLOv6模型的权重进行量化,得到量化数据;模型加速器,用于根据权重缓存模块中缓存的量化数据对待检测道路图像数据进行卷积、池化和激活处理,输出特征图数据、检测到的坑道的边界框信息和类别概率;其中,模型加速器采用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来描述卷积、池化和激活处理的逻辑电路。本发明通过将目标YOLOv6模型的每一层都实现在FPGA上面,也就是是在硬件上完成网络模型的推理过程,对模型加速器进行复用即可以完成推理过程,降低了网络模型实现的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8088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53012.6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N3/063 , G06N3/04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F9/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动态图卷积神经网络的硬件加速装置,包括:FPGA并行加速系统,包含多种用于处理不同类型的计算任务的加速模块;动态数据流控制系统,用于根据动态图卷积神经网络的数据处理任务,调用加速模块进行数据计算,并对调用的加速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和状态进行管理;内存管理与数据调度系统,用于为加速模块分配内存空间,以及存储执行该数据处理任务时所需的输入数据、执行该数据处理任务时得到的中间计算结果,以及执行该数据处理任务之后得到的输出数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动态图卷积神经网络的低延迟、高吞吐量和高能效比的硬件加速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88619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43411.4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传感器标签芯片及其通信方法、通信系统,属于通信领域,包括能量供给系统、模拟前端、数字基带以及调制电路,能量供给系统包括全差分整流电路、光电池电荷泵组合电路以及能量管理单元,全差分整流电路和光电池电荷泵组合电路均与能量管理单元电连接;模拟前端与能量供给系统电连接,模拟前端包括光传感器,光传感器用于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生成第一传输信号;数字基带与模拟前端电连接,数字基带用于对第一传输信号进行编码校验处理,并生成第二传输信号;调制电路与数字基带电连接,用于对第二传输信号进行调制并传输至移动设备,从而能够提高光传感器标签芯片的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839600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02708.3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K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射频识别物流移位的检测方法与检测系统,检测方法包括: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在第一阅读器与标签通信后,确定标签在检测时的预设工作模式;若预设工作模式为第二工作模式,则在存在第一光脉冲序列、标签处于第二阅读器的辐射区内且第二阅读器与标签通信时,根据标签实际通过的龙门架的数量和预期通过的龙门架的第一数量,确定终止标志位的值;若预设工作模式为第三工作模式,则在存在第二光脉冲序列且标签处于第三阅读器的辐射区内时,根据标签实际通过的龙门架的数量和预期通过的龙门架的第二数量,确定终止标志位的值。本发明采用特定的光脉冲序列对标签进行激活,防止环境光将标签误激活,极大的提高了系统识别分拣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420861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110613610.9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K19/07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多次实时激活自调谐的射频无源标签及方法,其标签包括天线、射频前端、阻抗自适应调节模块、模拟前端、EEPROM、数字基带、检测电容C11、开关K和开关W/L;天线与射频前端协同耦合,射频前端与检测电容C11连接;检测电容C11与射频前端均通过开关K与阻抗自适应调节模块连接,EEPROM通过开关W/L与阻抗自适应调节模块连接;开关K以及开关W/L均受控于数字基带。本发明移除标准50欧姆的匹配,采用共轭匹配获取最佳匹配效果,减小能量损耗;且可以通过阅读器发射命令将数字基带与阻抗自适应调节模块进行交互,实现重新配置和激活命令,可多次进行匹配锁定与实时激活,解决了在一定阻抗范围内因为工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阻抗的失配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3295930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0598506.7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R2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瓦级微电容测量方法及电路,电路包括电容转换电路、寄生消除电路、逻辑控制电路及量化电路;电容转换电路用于分别对待测电容、参考电容进行不断充放电,产生周期信号,通过环形振荡器将待测电容与参考电容转换成周期信号T1和T2;周期信号T1被2n倍分频后产生使能信号,使能信号用于在量化电路内部作为计数器的控制信号,同时作为逻辑控制电路的输入信号;寄生消除电路,用于连接待测电容和电容转换电路,通过切换开关对待测电容及寄生电容进行多次不同分组测量,通过差分方式消除寄生电容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本发明功耗低、集成度高,同时能够有效消减寄生电容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测量准确性,量化结果处理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3341232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598932.0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R2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量程自适应的高精度电容检测方法及检测电路,检测电路包括:电容检测电路,用于通过基准电流源在一定电压范围内的恒流特性产生与待测电容的电容值相关的电压信号;控制电路,用于产生时钟信号,通过时钟信号的分频结果控制待测电容周期性充放电,将电容检测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转变为电平信号,为量化电路提供开始量化和结束量化信号;量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控制电路输出的信号和分频结果,调整分频器的分频比,增加电路的量程以完成待测电容的测量;量化电路,用于基于时间域进行电容量化并输出量化结果。本发明具有全集成、高精度、高线性度的特点,同时兼顾了电容量化电路测量量程与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380821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910636561.3
申请日:2019-07-15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RFID应答信号解码系统,涉及RFID技术领域,其包括判决器,用于将RFID应答信号段落与应答信号幅度组成被判决向量,并根据被判决向量与解码权重向量的乘积来解码,根据被判决向量与调整权重向量的乘积得出截取下一个应答信号段落时应作的调整;参数训练器,用于根据解码结果、调整结果和被判决向量进行权重向量的训练和更新;主控制器,用于对上述部件进行控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训练出的解码参数更契合RFID应答信号的信号特征,解码时能够抵抗信道干扰和频率偏移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7171697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267093.8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自动阻抗匹配功能的无源超高频射频识别标签,包括自动阻抗匹配网络和无源超高频射频识别标签,自动阻抗匹配网络,其用于利用检测无源超高频射频识别标签的局部电压来调整无源超高频射频识别标签的整体阻抗,使无源超高频射频识别标签的整体阻抗与天线的阻抗相匹配;无源超高频射频识别标签,其用于基于阻抗匹配从天线中获取最大的能量,并完成对能量的射频识别。本发明在无源超高频射频识别标签的芯片端进行阻抗调整,可以较大频率范围及不同的电路工作状态和工作距离改变时动态调整标签电路的阻抗,使得标签负载阻抗与天线内部阻抗互相匹配,实现最大功率收集,从而提高标签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工作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03985710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200747.1
申请日:2014-05-13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的静电防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专用于电源箝位电路的新型双向SCR型ESD防护器件。本发明的双向SCR型ESD器件应用于电源轨与地轨之间,通用于任何不同电位的电源轨之间的静电防护,该器件以其独有的双向导通性,可在ESD事件到来时迅速导通形成低阻抗通路来泄放大电流从而保护内部的核心电路免受ESD事件的损害,再者由于其双向性,在应用于电源轨与地轨之间时,亦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I/O口处二极管对于反向放电的压力。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成本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