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发动机用钛合金环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78897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031788.2

    申请日:2024-07-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用钛合金环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采用本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钛合金环件不受产品尺寸制约,且性能优异,成材率高;而且同一环件,组织均匀,各项同性;不同批次间产品一致性高,产品质量稳定;且经过热等静压后的钛合金可获得致密组织,热等静压过程中未发生相变,粉末内部保留了PREP制粉获得的网篮组织,粉末边缘获得了热等静压期间粉末之间互相挤压变形得到的小尺寸等轴α组织,这种组织具有好的韧性,强度、塑性综合性能良好,优于锻造组织;而且得到的环件产品不存在热应力,性能优异,可达到使用要求,因此,不需要再进行热处理,减少了制备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种制备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棒材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64756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247952.7

    申请日:2024-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棒材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熔炼舱室,该熔炼舱室的一侧设置有等离子枪控制系统,该等离子枪控制系统连接有插入熔炼舱室的粉末脱气组件,该熔炼舱室的相对另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连接有插入熔炼舱室且水平设置的钛合金电极棒;在熔炼舱室的内部、位于钛合金电极棒的下方设置有水冷铜结晶器,在熔炼舱室的外部设置有与水冷铜结晶器连接的循环冷却控制机构;该方法基于本装置实现制备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棒材。本发明能够确保B4C与钛基体完全反应,并生成弥散分布且与钛基体界面结合良好的(TiBw+TiC)增强相,从而获得无宏观偏析、增强相分布均匀、无内部缺陷的钛基复合棒材。

    一种适用于锤砧的凹坑缺陷的修复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18815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64641.0

    申请日:2024-08-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加工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锤砧的凹坑缺陷的修复方法及其应用。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对需要修复有凹坑缺陷的表面进行喷丸;S2、对需要修复有凹坑缺陷的表面进行尺寸测量;S3、制备和凹坑缺陷表面相适合的钢板;S4、将钢板焊接在待修复的凹坑表面;S5、给钢板和凹坑缺陷表面所形成的密闭空间进行装粉,S6、装粉完成后使用封堵盖进行封焊;S7、进行热等静压;S8、对修复后的表面铣加工平整。对于缺陷较大的锤砧,也能够对其进行修复,无需进行机加处理,且修复率高,修复费用低,省时省力,避免经济浪费。

    一种战斗部壳体及其粉末热等静压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23779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0944840.2

    申请日:2023-07-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等静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战斗部壳体及其粉末热等静压成形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热等成形工艺制备致密的钨合金毛坯;先将钨合金毛坯组装至第二包套中,再向第二包套中装入钛合金粉末并进行密封;将密封后的第二包套进行热等静压处理,通过机加工处理去除第二包套及加工余量,获得钨‑钛合金壳体。本发明可实现钨合金、钛合金复合战斗部壳体的成形,使得战斗部壳体既具有优异的穿甲性及侵彻性,又能够减轻战斗部壳体自重,从而增加弹药装填量,极大地增强了战斗部的实战应用性能;同时,使用热等静压技术,能够保证钨合金壳体头部与钛合金壳体筒身的致密化冶金结合,热等静压后的壳体性能具有各向同性,使得其物理性能得到改善。

    一种制备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棒材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64756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47952.7

    申请日:2024-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棒材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熔炼舱室,该熔炼舱室的一侧设置有等离子枪控制系统,该等离子枪控制系统连接有插入熔炼舱室的粉末脱气组件,该熔炼舱室的相对另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连接有插入熔炼舱室且水平设置的钛合金电极棒;在熔炼舱室的内部、位于钛合金电极棒的下方设置有水冷铜结晶器,在熔炼舱室的外部设置有与水冷铜结晶器连接的循环冷却控制机构;该方法基于本装置实现制备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棒材。本发明能够确保B4C与钛基体完全反应,并生成弥散分布且与钛基体界面结合良好的(TiBw+TiC)增强相,从而获得无宏观偏析、增强相分布均匀、无内部缺陷的钛基复合棒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