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0969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32173.9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寒区工程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冰水相变作用的低温裂隙岩体水分迁移试验系统及方法,本发明通过冷浴循环机提供不同的温度条件从而形成不同的温度梯度,通过补水装置对绝热试样箱内的裂隙岩样进行供水并测量试验过程中水分迁移时水量的变化,通过激光测距仪、激光感应器和测温传感器实时收集岩石试样的形变和温度的数据,将数据进行上传分析裂隙开度变化。本试验系统和方法能够研究低温相变条件下不同裂隙开度、不同温度梯度条件下裂隙岩体的水分迁移特性,并通过总控系统实现数据的分析和整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93371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52663.6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中铁建城建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井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属于竖井开挖施工技术领域,以解决国内外现有施工装置中稳定吊盘占据竖井内部较多的空间,其他附属结构如梁窝沟槽等对井壁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且结构复杂,还有不可重复利用的问题,该装置包括检修通道安装盘和拼接模块,通过检修通道安装盘和拼接模块配合形成内部无支撑模块化竖井施工装置,拼接模块包括检修内模板和检修外模板,检修通道安装盘的表面均设置有内导轨和外导轨,内导轨和外导轨之间的区域作为检修施工安全通道,通过内检修模块和外检修模板对其密封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本发明的无支撑模块化竖井拼接装置独立性强,能够适用于超深竖井的施工挖掘。
-
公开(公告)号:CN115075881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210515466.X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超欠挖检测装置,包括中央电脑处理器和检测反馈体,中央电脑处理器设置于检测反馈体的内部,检测反馈体与中央电脑处理器之间设置有多个伸缩杆,伸缩杆的伸缩端与检测反馈体可拆卸连接,伸缩杆远离伸缩端的一端与中央电脑处理器的外侧面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隧道超欠挖检测装置前进过程中,通过扫描仪生成隧道断面轮廓的点云数据;S2、通过检测反馈体测量隧道超欠挖具体数据,逐一标出隧道超挖以及欠挖位置,并进行编号;S3、将点云数据以及检测反馈体所得的数据分别传入中央电脑处理器进行预处理;S4、对预处理的数据进行拟合,与隧道设计值进行对比,计算当前数据的超欠挖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893389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58322.6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方法技术领域,街退公开了一种临近施工敏感地区的隧道安全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洞周和掌子面超前灌浆,灌浆每循环长度30m,其中每循环预留3m作为止浆岩盘,注浆范围为隧洞开挖轮廓线外3m及掌子面前方,超前注浆按浆液扩散半径2m、孔底间距3m布设,每一循环共76孔,注浆孔开孔直径不小于89mm,终孔直径不小于75mm;2)采用顶拱超前大管棚和顶拱超前小导管进行超前支护;3)进行机械开挖;4)Ⅳ、V类围岩采用锚喷挂网,钢支撑联合进行初期支护;5)采用简易栈桥台车进行二次衬砌;6)进行衬砌后的灌浆。本发明提供专门针对临近敏感地区隧洞的安全施工方法,能够避免对敏感地区造成不利影响,并提供指导意见。
-
公开(公告)号:CN110376070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1910726551.9
申请日:2019-08-07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宋战平 , 田小旭 , 张玉伟 , 周冠南 , 程昀 , 杨腾添 , 华伟雄 , 宗大超 , 孟庆信 , 林吉星 , 刘乃飞 , 邢亚迁 , 蓝伟 , 姜程华 , 李晓林 , 董林强
IPC: G01N3/12
Abstract: 一种用于单轴压缩试验的渗透水压系统,本发明涉及试验设备技术领域,介质压力输出装置通过管道与四通接头的一号连接口贯通连接,压力表通过管道与四通接头的二号连接口贯通连接,且该管道上贯通连接有第三阀门;恒压力缸通过管道与四通接头的第三连接口贯通连接,且该管道上贯通连接有第二阀门;连接装置通过管道与四通接头的第四连接口贯通连接,且该管道上贯通连接有第一阀门。其不需要提高比渗透水压力大的围压,易于操作,同时便于岩石破坏过程中光、热特性的实时采集,实用性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11575422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11387383.3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寒高海拔地区隧道室内模拟试验装置及制作和试验方法,属于隧道试验技术领域;所述试验装置包括隧道模型与监测系统、环境温度控制系统,所述试验装置还包括交通风控制系统和计算机总控系统,所述隧道模型与监测系统、环境温度控制系统和交通风控制系统均与所述计算机总控系统通讯连接;所述交通风控制系统包括列车轨道模型和列车模型,所述列车轨道模型贯穿所述隧道模型与监测系统,所述环境温度控制系统罩设在所述隧道模型与监测系统和交通风控制系统外。本发明的试验装置考虑了列车交通风的影响,能够模拟不同隧道地质条件和不同隧道温度风力环境下,以及不同断面隧道在同一扰动下热力力学响应的区别。
-
公开(公告)号:CN111022057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1911331501.7
申请日:2019-12-21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黄土地区的地铁隧道进井施工方法与施工井支护结构,施工方法为:先把将要开挖的竖井划分为第一半区和第二半区,再对其先后开挖,并在开挖过程中设置喷锚支护和混凝土支护;再将井下区域划分为多个部分依次开挖,每开挖完一个部分就及时设置混凝土支护和临时支撑,待所有部分开挖完毕,拆除临时支护,同侧两个部分的混凝土支护连接成支护环,形成;本方法以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的思想,分区域分块的进行施工,并及时设置支撑支护确保安全;依照此方法施工,能够在保障安全和尽可能小的占用地上建筑用地的前提下,获得较大的井下施工空间;本方法具有实用性强,安全性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86893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39002.8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冲击缓冲装置的锚杆及其支护施工方法。整体结构装置通过连接螺栓和连接锚杆段相耦合,外套筒与内接筒组合结构上下两端面分别固定有高阻尼橡胶材料,而外套筒‑内接筒组合结构的壳体是由外套筒、内接筒构造连接,内接筒内部圆周设置有若干减振连接件,减振连接件包括上部的压杆和下部的压杆弹簧;压杆与压杆弹簧之间设置有无线压力传感器。压杆弹簧可以同时产生循环伸缩变化,以及高阻尼橡胶材料的抗振动作用进行缓冲;压杆弹簧中嵌入无线压力传感器的压阻式压力片实现自动化采集动力冲击对锚杆的压力数据,通过无线WIFI将数据实时传输到电脑终端,处理和分析压力数据并提出锚杆支护优化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738637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456905.5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弱膨胀性泥岩大断面隧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确定弱膨胀性泥岩大断面隧道的工程特性;步骤S2:模拟泥岩受自身孔隙水影响发生膨胀的现象,选择若干种隧道施工方法,利用数值模拟分析确定最优施工方法;步骤S3: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确定最优施工方法的施工工艺参数;步骤S4:在隧道现场布置监测断面测点,并对隧道现场进行量测,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分析弱膨胀性泥岩大断面隧道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变化规律,并将现场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最优施工方法及施工参数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本发明用工程特性分析、数值模拟分析和现场监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出有助于实际工程施工的结论和建议。
-
公开(公告)号:CN11734528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27607.9
申请日:2023-0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沉积岩隧道基底围岩变形隆起的整治方法及重构结构,涉及大埋深沉积岩隧道基底围岩膨胀变形引起的仰拱结构开裂、道床裂损相关研究领域,包括重构仰拱轮廓线、仰拱填充层以及初期支护构成的重构结构以及施工准备、锚管安装与注浆、轨道板剪切连接、凿除轨道板、铺设过度枕木及安装钢垫梁、开挖原仰拱及填充层、重构仰拱及填充层、拆除钢垫梁、道床及轨道板、轨道精调等整治方法。通过拆除旧仰拱、加深重构新仰拱的整治方法,可有效抑制仰拱隆起,且重构仰拱具有稳定适应性,有效抑制隧道拱顶沉降和仰拱隆起,可为同类工程灾害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参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