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06759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94911.2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不同渗透压力对单轴压缩灰岩压密阶段变形影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N个岩石标准试样平均分为四组;2)将各组岩石标准试样进行烘干;3)将各岩石标准试样的顶部与注水装置之间进行连接,然后在各岩石标准试样的表面涂覆止水剂;4)通过注水装置以4MPa/min的升压速率对各组岩石标准试样内部进行注水,当各组岩石标准试样的注水压力达到设计值后保持预设时间;5)绘制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6)建立符合岩石变形特性的函数表达式;7)确定模型参数,根据模型参数确定不同渗透压力对单轴压缩灰岩压密阶段变形影响,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的确定渗透压力对单轴压缩灰岩压密阶段变形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0631908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877486.X
申请日:2019-09-17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单轴压缩全过程蠕变损伤模型的构建方法。本发明对岩石试件开展单轴压缩试验和不同轴向应力作用下的单轴压缩蠕变试验,获得岩石平均抗压强度和蠕变曲线;确定岩石长期强度和蠕变破坏时间;确定岩石蠕变过程中变形模量随时间变化的函数表达式,并以变形模量表征受损岩石材料的弹性模量,确定岩石蠕变损伤变量的表达式;确定岩石单轴压缩全过程蠕变损伤模型的函数表达式;根据岩石单轴压缩蠕变试验结果,确定蠕变模型参数。该方法所建模型以一个统一的函数表达式即可同时描述岩石加载过程产生的瞬时应变和蠕变全过程的三个阶段,从而克服了现有模型需要将岩石蠕变过程中产生的总应变人为划分为四部分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52267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600633.5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构建黄土损伤统计本构模型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现场黄土土样并取得黄土土样的物理参数和力学参数;步骤2,基于步骤1取得的物理参数和力学参数得到黄土的变形模量以及表观应力;步骤3,基于黄土的变形模量和表观应力得到黄土微元承受的偏应力模型;步骤4,通过黄土微元承受的偏应力模型构建黄土损伤统计本构模型。本发明通过将含水率和围压的影响引入黄土变形模量,构建的黄土本构模型数据与实际环境情况贴合,保证施工的安全以及对施工周边环境的影响,从而提高施工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631908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910877486.X
申请日:2019-09-17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单轴压缩全过程蠕变损伤模型的构建方法。本发明对岩石试件开展单轴压缩试验和不同轴向应力作用下的单轴压缩蠕变试验,获得岩石平均抗压强度和蠕变曲线;确定岩石长期强度和蠕变破坏时间;确定岩石蠕变过程中变形模量随时间变化的函数表达式,并以变形模量表征受损岩石材料的弹性模量,确定岩石蠕变损伤变量的表达式;确定岩石单轴压缩全过程蠕变损伤模型的函数表达式;根据岩石单轴压缩蠕变试验结果,确定蠕变模型参数。该方法所建模型以一个统一的函数表达式即可同时描述岩石加载过程产生的瞬时应变和蠕变全过程的三个阶段,从而克服了现有模型需要将岩石蠕变过程中产生的总应变人为划分为四部分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608049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10888023.3
申请日:2019-09-19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穿越既有铁路的土质隧道的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先通过钻孔得到导管孔道,导管孔道内设有定位导管,再将一端连接有卷扬机的线缆的另一端从定位导管内穿过,线缆从定位导管一端穿进另一端穿出;线缆穿出定位导管后,再从刀头孔道的一端穿进、另一端穿出;线缆从刀头孔道另一端穿出后与倒钩连接,卷扬机收回线缆牵拉刀头进入土体;当倒钩沿缝隙导管的缝隙运动到尽头后,将倒钩沿缝隙拉出取下倒钩,再令线缆另一端从第一管节孔道的一端穿进、另一端穿出,再与倒钩连接,卷扬机收回线缆牵拉第一管节单体进入土体,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完成支护结构;本发明能够降低构建支护结构时产生的方向偏差,提高施工速度;具有简捷高效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169127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810041623.1
申请日:2018-01-16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G01N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搓条法测塑限含水量的便捷搓条器及其使用方法,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平行分布,各第一滚动轴的一端与毛玻璃板的前端相连接,各第一滚动轴的另一端活动内嵌于所述第一卡槽内,各第二滚动轴的一端与毛玻璃板的后端相连接,各第二滚动轴的另一端活动内嵌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手柄固定于毛玻璃板的上表面,各第一伸缩杆的端部与第一卡槽相连接,各第二伸缩杆的端部与第二卡槽相连接,摄像头位于毛玻璃板的右侧,各第一伸缩杆的端部与第一卡槽相连接,各第二伸缩杆的端部与第二卡槽相连接,该搓条器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准确的将土条搓至3mm直径,且可以观察搓条过程中土条的开裂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0006759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910294911.2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不同渗透压力对单轴压缩灰岩压密阶段变形影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N个岩石标准试样平均分为四组;2)将各组岩石标准试样进行烘干;3)将各岩石标准试样的顶部与注水装置之间进行连接,然后在各岩石标准试样的表面涂覆止水剂;4)通过注水装置以4MPa/min的升压速率对各组岩石标准试样内部进行注水,当各组岩石标准试样的注水压力达到设计值后保持预设时间;5)绘制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6)建立符合岩石变形特性的函数表达式;7)确定模型参数,根据模型参数确定不同渗透压力对单轴压缩灰岩压密阶段变形影响,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的确定渗透压力对单轴压缩灰岩压密阶段变形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0344845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10655536.X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土质隧道模块化支护结构和施工方法,先将金属刀头顶进到预定位置,再将管片沿金属刀头方向顶进,在顶进的同时使用核心留土开挖法逐步开挖直至达到隧道设计长度,回收刀头;管片上设有穿束孔和注浆孔,穿束孔中设有预应力筋,连接同一顶进方向上相邻的管片注浆孔中设有注浆管,注浆孔与注浆管之间设有橡胶止水圈,注浆管上设有溢流孔增大加固区域;本发明在开挖前就能提供足够强度的保护结构,减少逐节顶进时管片与土层之间的摩擦,减少千斤顶的损耗,减少施工能耗;管片间连接采用企口缝拼接,杜绝十字拼缝并设置橡胶止水件,提升了支护结构的防水效果;环向约束力部分靠围土提供,减少了钢筋使用;本发明方法具有安全、高效和节约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608049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888023.3
申请日:2019-09-19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穿越既有铁路的土质隧道的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先通过钻孔得到导管孔道,导管孔道内设有定位导管,再将一端连接有卷扬机的线缆的另一端从定位导管内穿过,线缆从定位导管一端穿进另一端穿出;线缆穿出定位导管后,再从刀头孔道的一端穿进、另一端穿出;线缆从刀头孔道另一端穿出后与倒钩连接,卷扬机收回线缆牵拉刀头进入土体;当倒钩沿缝隙导管的缝隙运动到尽头后,将倒钩沿缝隙拉出取下倒钩,再令线缆另一端从第一管节孔道的一端穿进、另一端穿出,再与倒钩连接,卷扬机收回线缆牵拉第一管节单体进入土体,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完成支护结构;本发明能够降低构建支护结构时产生的方向偏差,提高施工速度;具有简捷高效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344845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55536.X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土质隧道模块化支护结构和施工方法,先将金属刀头顶进到预定位置,再将管片沿金属刀头方向顶进,在顶进的同时使用核心留土开挖法逐步开挖直至达到隧道设计长度,回收刀头;管片上设有穿束孔和注浆孔,穿束孔中设有预应力筋,连接同一顶进方向上相邻的管片注浆孔中设有注浆管,注浆孔与注浆管之间设有橡胶止水圈,注浆管上设有溢流孔增大加固区域;本发明在开挖前就能提供足够强度的保护结构,减少逐节顶进时管片与土层之间的摩擦,减少千斤顶的损耗,减少施工能耗;管片间连接采用企口缝拼接,杜绝十字拼缝并设置橡胶止水件,提升了支护结构的防水效果;环向约束力部分靠围土提供,减少了钢筋使用;本发明方法具有安全、高效和节约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