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7967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100789.8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西安工程大学
IPC: C12N11/089 , C12N11/18 , C12N11/14 , C12N9/10 , C12P3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NiCo‑MOF共固定的糖基转移酶与蔗糖合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固定化酶生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技术领域,以廉价的均苯三甲酸为配体,通过探索与优化在短时间内制备了性能优异的NiCo‑MOF,然后利用Ni2+和Co2+对his标签的特异性吸附作用,在纯化重组糖基转移酶(UGT)和重组蔗糖合酶(SUSy)的同时进行共固定,得到NiCo‑MOF固定化的糖基转移酶与蔗糖合酶(NiCo‑MOF@UGT&SUSy),此固定化酶可在保持酶活的同时重复使用,最后应用到偶联反应的优化,转化出目标产物PPD型人参皂苷Rh2。
-
公开(公告)号:CN11861524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657274.1
申请日:2024-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参皂苷CK‑羧甲基壳聚糖前药纳米胶束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人参皂苷CK的羧基化、羧基化人参皂苷CK活性酯的制备、人参皂苷CK与O‑羧甲基壳聚糖聚合物的制备和载IR820人参皂苷CK与O‑羧甲基壳聚糖前药纳米胶束制备。该方法制备的前药纳米胶束粒径均小于200nm,易于被细胞摄取。本发明提供的纳米胶束会在肿瘤微酸性环境条件下断裂酰胺键并智能释放药物CK和光敏剂IR820,显著的提升了药物疗法和光动力疗法的效率;经试验表明所述的纳米胶束有效抑制癌细胞生长,极具市场应用和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831992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10517897.4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西安工程大学
IPC: A61K9/19 , A61K31/704 , A61K47/36 , A61K47/28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海藻酸钠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聚合物的合成、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纳米胶束悬浮液的制备和羧甲基壳聚糖‑脱氧胆酸‑海藻酸钠纳米粒子的制备。还提供了应用,用于抗肿瘤药物人参皂苷Rb1的胃肠道给药。本发明制备的载药纳米粒子具有pH响应性,分散均稳定性好,能够在特定环境下长时间缓慢释放,这对于减少给药次数有显著的益处。
-
公开(公告)号:CN11751189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62493.6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西安工程大学
IPC: C12N9/10 , C12N11/089 , C12P3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n‑Ni MOF材料固定化的糖基转移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固定化酶生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技术领域,以溶剂热法合成了高度稳定的介孔Zn‑Ni MOF纳米颗粒,再采用介孔Zn‑Ni MOF纳米颗粒一步纯化和固定化糖基转移酶UGT,固定化后的UGT具有更好的pH适应性、热稳定性、优越的重复使用性和储存稳定性。本发明制备的Zn‑Ni MOF对带有组氨酸标签的UGT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吸附性能,采用本发明制备的UGT@Zn‑Ni MOF作为酶生物催化剂进行催化反应时可以实现较高的人参皂苷Rh2转化率,故在纳米技术和生物催化方面具有巨大的工业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08208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61078.0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西安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喷施和滴灌的微生物复合肥,由以下原料制成:粘附剂1%、天然活性产物1%、保护剂1%、大量元素0.73%、中量元素0.02%、微量元素0.065%,霍氏肠杆菌Rs‑189促生菌液10%,余量为水。还提供了制备方法:将霍氏肠杆菌Rs‑189在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36h,得到霍氏肠杆菌Rs‑189促生菌液,将粘附剂、天然活性产物、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溶于水,搅拌均匀后加入霍氏肠杆菌Rs‑189促生菌液,再加入保护剂,得到微生物复合肥。还提供了应用,用于猕猴桃或者朝天椒的增产。本发明的微生物复合肥能显著提高猕猴桃的品质,解决由于过量使用膨大剂造成的果实不耐储存的问题。施用于朝天椒,能够提高座果率,实现增产,并且作物的品质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495340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010359845.5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西安工程大学
IPC: B01J20/26 , C02F1/28 , C02F1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井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井废水处理剂,包括活性炭纤维球、活性炭纤维条以及喷涂在活性炭纤维球、活性炭纤维条表面的由贝壳粉、沸石粉、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所述活性炭纤维球和活性炭纤维条一体成型串联成串。所述活性炭纤维球、活性炭纤维条表面从外往内依次喷涂贝壳粉层、沸石粉层、聚丙烯酰胺层、聚合氯化铝层;贝壳粉、沸石粉、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的质量比为36‑48∶10‑20∶6‑8∶3‑5。本发明以活性炭纤维球、活性炭纤维条为载体,以贝壳粉、沸石粉、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为活性成分,具有超强的吸附效果,在可以实现矿井废水净化的同时,大大方便了载体的回收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007668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010812581.4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西安工程大学
IPC: B01J27/057 , B01J37/10 , C02F1/30 , C01G9/02 , C01B19/04 , B82Y40/00 , B82Y30/00 , C02F103/3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nO三元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环境保护、光催化技术领域,所制备的ZnO三元复合光催化剂具有比单独的ZnO粒子、ZnO/ZnSe复合材料更高的光降解与消毒性能,在可见光下对甲基橙的降解达91.5%,可使4.95log的大肠杆菌失活,该法制备过程简单,所采用的原料便宜,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很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nO三元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结合了MoSe2可见光响应好的优势,从而增大了ZnO/ZnSe的可见光响应范围,也解决了单独MoSe2为催化剂的电子空穴对高复合率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076796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921836.0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西安工程大学
IPC: B01J31/22 , B01J31/28 , B01J35/02 , C02F1/30 , C07C231/02 , C08G83/00 , C07C233/81 , C02F101/3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Cu‑MOF基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在封闭条件下,三水合硝酸铜Cu(NO3)2·3H2O与有机配体H3L、Fe3O4磁性纳米粒子、模板剂六水哌嗪、N,N‑二甲基甲酰胺和无水乙醇混合均匀,持续搅拌,并滴加浓硝酸溶液将反应体系的pH调节至4.0‑6.0,在溶剂热条件下反应,得到上述磁性Cu‑MOF基光催化剂。该材料对可见光的吸收波长范围为475‑800nm,显示出出色的可见光响应能力;该磁性Cu‑MOF基光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265℃以下可保持骨架的稳定,在光催化降解水中活性深蓝K‑R时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效率、水稳定性和可循环使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011063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770324.9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西安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V型配体的Cu-有机框架材料,化学式为[(DMAC)2(Cu2L2)]n,其中,H2L为V型有机配体,DMAC为N,N-二甲基乙酰胺。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三水合硝酸铜与即2'-氨基-5'-(三氟甲氧基)-[1,1':3',1”-三联苯]-4,4”-二甲酸、六次甲基四胺、N,N-二甲基乙酰胺、水混合均匀,之后向混合液中滴加浓硝酸溶液,使得混合液的pH值为3.0-4.0,在溶剂热条件下反应,得到Cu-有机框架材料。该Cu-有机框架材料可以通过荧光淬灭响应对水中的痕量铬酸根离子进行识别,实现定性、定量、快速、高效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639587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933537.6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西安工程大学
IPC: B01J27/24 , B01J35/10 , C01B3/04 , C02F1/30 , C02F101/3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桥联改性氮化碳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过程:将尿素与丙二酰胺研磨并混合,待混合均匀后,将所得混合物放入带盖的氧化铝坩埚中,在马弗炉中加热,即得。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石墨相氮化碳存在的光生载流子复合率高、太阳光吸收利用率差以及比较面积小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