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99493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910814279.X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西安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可抑制杀菌活性的Ta2O5@Ag双相微纳结构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清洗硅片,将清洁后的硅片衬底浸入乙醇、丙酮溶液中浸泡5~20分钟,取出浸入后的硅片放入去离子水中浸泡5~15分钟,然后取出并烘干浸泡后的硅片;步骤2:制备Ta2O5@Ag双相微纳结构,调整磁控溅射沉积设备的温度为50℃~200℃,电压为360V~400V,控制Ag靶和Ta2O5靶的电流为1A~5A,将烘干的硅片放入磁控溅射沉积设备中,将磁控溅射沉积设备保持真空并通入氩气或氮气,将Ta2O5相按照质量百分数为11%~88%与Ag进行两相共溅射,即可制备出Ta2O5@Ag双相微纳结构。本发明通过抑制Ag的杀菌活性,从而保证了Ta2O5@Ag微纳结构表面的生物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5751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08341.2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西安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蚕丝织物传感器,包括在柔性基底上放置插值电极,插值电极上覆盖有蚕丝纤维膜,蚕丝纤维膜上方位于蚕丝纤维膜边缘处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上方设置有封装层,本发明蚕丝织物传感器中的蚕丝纤维膜通过银纳米颗粒与金种子层紧密结合,增强了纤维的导电性和稳定性,为柔性传感器在多变环境中的可靠性提供了解决依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柔性传感器在受到外界形变时,其电性能会发生显著变化,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的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蚕丝织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肌肉应力应变检测、人体生物分子检测上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146486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470596.4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西安工程大学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a@Ag微纳界面的活性病原菌原位检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清洗硅片将其放入真空物理气相沉积设备中;步骤2:将Ta元素的质量百分数为8.8%~84.2%制备的Ta@Ag等离子体微纳复合传感界面;步骤3:测试病原菌活性,使用菌落计数法分析测试得出所述病原菌的存活率为22%~97%;步骤4:对Ta@Ag等离子体微纳复合传感界面中的病原菌进行病原菌原位SERS检测。本发明一种基于Ta@Ag微纳界面的活性病原菌原位检测方法,可保证检测过程中病原菌的活性,同时提高了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146486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1910470596.4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西安工程大学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a@Ag微纳界面的活性病原菌原位检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清洗硅片将其放入真空物理气相沉积设备中;步骤2:将Ta元素的质量百分数为8.8%~84.2%制备的Ta@Ag等离子体微纳复合传感界面;步骤3:测试病原菌活性,使用菌落计数法分析测试得出所述病原菌的存活率为22%~97%;步骤4:对Ta@Ag等离子体微纳复合传感界面中的病原菌进行病原菌原位SERS检测。本发明一种基于Ta@Ag微纳界面的活性病原菌原位检测方法,可保证检测过程中病原菌的活性,同时提高了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629175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812156.2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西安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热点结构的等离子体多孔结构,包括承载基体以及沉积于承载基体的等离子体多孔结构,等离子体多孔结构上形成有多个孔,多个孔的至少一部分通过韧带相互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等离子体多孔结构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清洗硅片,将硅片放入去离子水中浸泡,然后将硅片取出并用纯氮气吹干;步骤2:将清洁后的硅片送入磁控溅射镀膜设备中,通入氩气气氛,保持恒定气氛压力,随后进行银、钽元素共溅射,然后可制备出具有热点结构的等离子体多孔结构;本发明通过精确调控银、钽沉积速率制备出的等离子体纳米孔结构具有热点密度较高,吸附能力强、表面粗糙度高和光传输能力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499493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814279.X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西安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可抑制杀菌活性的Ta2O5@Ag双相微纳结构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清洗硅片,将清洁后的硅片衬底浸入乙醇、丙酮溶液中浸泡5~20分钟,取出浸入后的硅片放入去离子水中浸泡5~15分钟,然后取出并烘干浸泡后的硅片;步骤2:制备Ta2O5@Ag双相微纳结构,调整磁控溅射沉积设备的温度为50℃~200℃,电压为360V~400V,控制Ag靶和Ta2O5靶的电流为1A~5A,将烘干的硅片放入磁控溅射沉积设备中,将磁控溅射沉积设备保持真空并通入氩气,将Ta2O5相按照质量百分数为11%~88%与Ag进行两相共溅射,即可制备出Ta2O5@Ag双相微纳结构。本发明通过抑制Ag的杀菌活性,从而保证了Ta2O5@Ag微纳结构表面的生物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213865528U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022404573.4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西安工程大学
IPC: C02F1/52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庭废水预处理再利用装置,包括:三通阀门、预处理水池。三通阀门的第一端与家庭废水管道连接,其中,家庭废水管道包括洗漱废水管道、洗浴废水管道和厨房废水管道中的至少一个。三通阀门的第二端与预处理水池的进水口连接,三通阀门的第三端与市政管网连接。预处理水池还包括出水口,出水口与用水设备连接。预处理水池还包括排污口,排污口与市政管网连接。由于将预处理水池与用水设备连接,使得预处理水池中经过预处理的家庭废水可以被再利用。因此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并且减轻市政管网的流量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210198963U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20811982.0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西安工程大学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原位检测活性病原菌的Ta@Ag复合界面装置,包括硅纳米线阵列构件,硅纳米线阵列构件的一侧端面附着有钽银双金属纳米结构,钽银双金属纳米结构的外层沉积有二氧化硅层,二氧化硅层中间隔开设有若干个孔;检测仪检测位于二氧化硅层上的待检测生物样品,钽银双金属纳米结构使待检测生物样品处于活性状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原位检测活性病原菌的Ta@Ag复合界面装置使原位检测病原菌在检测过程中可以保持病原菌的活性,且提高了检测效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