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等离子体点火稳焰的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

    公开(公告)号:CN11864048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888976.0

    申请日:2024-07-04

    Abstract: 一种基于等离子体点火稳焰的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包括等离子体加力燃烧室,等离子体加力燃烧室前端和核心机外机匣连接,核心机外机匣尾部伸入等离子体加力燃烧室内,并连接有放电喷雾安装座,放电喷雾安装座尾部套装有陶瓷电极安装座,陶瓷电极安装座通过电极安装座抱环固定在放电喷雾安装座上;陶瓷电极安装座上连接有环形金属电极,环形金属电极和高压输电缆连接;放电喷雾安装座上连接有燃油喷嘴,燃油喷嘴和油管连接;燃油喷嘴和环形金属电极配合;等离子体加力燃烧室后端和内层尾喷管连接,内层尾喷管外部设有尾喷管外套;本发明以涡喷发动机为载体,一体化设计了加力燃烧室,优化了加力燃烧室机械结构,提高其点火可靠性和燃烧稳定性。

    可变温度的航空发动机等离子体喷嘴热振考核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95262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43674.X

    申请日:2023-06-22

    Abstract: 一种可变温度的航空发动机等离子体喷嘴热振考核装置,用于测试航空发动机内受热和振动对喷嘴性能的影响。热振考核燃烧室与扩压段固连。尾喷管安装在该热振考核燃烧室出气端;发动机与扩压段的进气端相连。热振考核燃烧室与扩压段相连接部位为热振考核试验段,待测喷嘴固定在热振考核试验段。考核装置的壳体夹层为冷气通道;在热振考核燃烧室内套与扩压段内套上均分别有气膜孔,并通过优化后的各气膜孔孔径使同等压力下冷气进入实验装置的冷却效果最好,且不会产生射流效果,也不会影响实验装置内部的气流形态。本发明通过更换不同的喷嘴获得不同喷嘴的热振特性,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降低了10%~20%的试验成本。

    一种小型航空发动机滑动弧等离子体点火助燃头部

    公开(公告)号:CN11690693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67333.3

    申请日:2023-07-14

    Abstract: 一种小型航空发动机滑动弧等离子体点火助燃头部,放电套筒放电端端面与该燃油雾化喷嘴的出口端端面之间保持有保护距离d1。绝缘安装座以干涉配合的方式套装在该放电套筒的外圆周上。旋流组件连接板的前端面与绝缘安装座限位台的内端面贴合。轴向限位器内端面与所述绝缘安装座的前端面贴合,连接套与旋流组件连接板前端面边缘固定连接。电极环嵌装在该绝缘安装座内锥段的圆周表面,并位于绝缘安装座进口端端面上的一级旋流孔与二级旋流孔之间。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很好地作用于燃烧过程,等离子体放电产生活性粒子少、利用率低、分布不均匀以及装置复杂等不足,提出了一种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旋转滑动弧等离子体点火助燃头部。

    激光冲击复合材料背面粒子速度信号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932269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20192.3

    申请日:2024-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激光冲击复合材料背面粒子速度信号的处理方法,包括:对待处理信号进行低通滤波、降采样;对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减零漂处理;对处理后的信号进行S变换得到时频图,并提取时频脊线,得到信号的时频特征;利用解调时频分析方法,结合时频特征,对信号进行处理,得到信号的时频特征。本发明还公开了激光冲击复合材料背面粒子速度信号的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模块、减零漂模块、变换模块及时频分析模块。相比于现有方法,提高了时频分辨率;通过对信号的前向解调、后向调制、短时傅里叶变换和特征增强的组合,更深入而准确地理解信号的时频动态特性。

    一种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可调节层间剪切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14624100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262374.5

    申请日:2022-03-16

    Abstract: 一种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可调节层间剪切夹具,两个夹紧机构结构相同,镜像对称地分别安装在拉伸试验机的上夹头或下夹头上,二者配合使用。当两个夹紧机构分别在拉伸试验机的带动下向下/上移动至各夹紧机构上的剪切块的剪切工作面相接触时,位于一个夹紧机构中的滑块连接件的端面分别与另一个夹紧机构上的滑块的表面贴合,完成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剪切。本发明的剪切块与固定块均能调节,且设置有滑轨调节精度高,拆装简单,试样受力均匀,试样受纯剪切力所得实验数据可靠;试样不再局限单一尺寸,具有稳定性好、调节精度高的特定,使试样上的力偶得以抵消,实验数据更为准确。

    仿生球面机器人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796186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278063.7

    申请日:2024-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仿生球面机器人,包括有定平台、第一运动支链、第二运动支链、第三运动支链、第四运动支链及第五运动支链;第一运动支链分别与定平台及第二运动支链连接;第二运动支链连接与第三运动支链连接;第四运动支链分别与定平台及第二运动支链连接;第五运动支链与定平台及第三运动支链连接。该机器人可以利用变转动轴线运动其高次连杆曲线实现定轴线运动不容易实现的复杂运动,从而模拟仿生机器人一类复杂的球面运动,降低其控制难度。

    仿生球面机器人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6186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78063.7

    申请日:2024-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仿生球面机器人,包括有定平台、第一运动支链、第二运动支链、第三运动支链、第四运动支链及第五运动支链;第一运动支链分别与定平台及第二运动支链连接;第二运动支链连接与第三运动支链连接;第四运动支链分别与定平台及第二运动支链连接;第五运动支链与定平台及第三运动支链连接。该机器人可以利用变转动轴线运动其高次连杆曲线实现定轴线运动不容易实现的复杂运动,从而模拟仿生机器人一类复杂的球面运动,降低其控制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