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53114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1786928.2
申请日:2023-12-2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A61B5/16 , G06F18/10 , G06F18/20 , G06N3/0464 , G06N3/047 , G06N3/045 , G06N3/0442 , G06N3/084 , G06N3/048 , A61B5/02 , A61B5/024 , A61B5/369 , A61N1/36 , A61M21/02 , A61B5/00 , A61B5/386 , A61M2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能够反馈干预的疲劳及情绪检测系统,针对现有疲劳及情绪检测以及相关干预方法,存在无法有效判定生理状态,也无法根据生理指标的变化实时进行自主调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多生理参数的疲劳抑制与情绪调控系统及反馈方法,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脑电信号和脉搏信号,第一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对脑电信号和脉搏信号进行模拟放大,得到第一信号,第二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得到第二信号,识别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模式识别,得到表征疲劳及情绪状态的数据,刺激单元用于根据表征疲劳及情绪状态的数据,生成对应的电流信号,对用户施加电刺激。
-
公开(公告)号:CN11293282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29678.X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轮椅的位姿检测及控制方法,该方法在电动轮椅的车轮上安装速度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MPU6050姿态陀螺仪,定义轮椅的运动、倾角、及角速度,轮椅行进中,通过实时计算电动轮椅行进过程的速度、加速度、转向角速度、欧拉角、加速度增量、轮速差参数,判断电动轮椅的当下运动状态,并且在基于当下电动轮椅的运动状态对接下来的电动轮椅运动过程检测和纠正,对电动轮椅行进姿态的调整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290296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79305.6
申请日:2021-01-2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轮椅路径规划避障方法,包括:将智能轮椅雷达扫描后的信号存储为0,1矩阵栅格图,构建室内空间导航图,并对其中的障碍物按照相邻8个方向都进行膨胀处理,在膨胀后得到的室内空间导航图上,对膨胀后的导航栅格图进行压缩;得到含边界墙的栅格图;在含边界墙的栅格图上,设置智能轮椅的起点和目标终点,智能轮椅将利用A*算法规划从起点开始躲避障碍物的最短有效路径,通过A*算法规划出全局最优路线,并靠实际中不在几何正中心的转动轴变化带动智能轮椅避开障碍物并到达终点。该方法结合路径规划A*算法与智能轮椅的转动轴与几何中心的解析几何关系,提高了智能轮椅路径规划避障的精确度与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3276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08209.5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V10/25 , G06T7/277 , G06T7/292 , G06N3/045 , G06N3/0499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V10/82 , G06V10/764 , G06V10/7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类脑快速恐惧应激决策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无人平台的环境感知信息;对所述无人平台的环境感知信息进行目标数据识别,得到目标威胁等级标签;根据所述无人平台的环境感知信息,确定目标的三维位置及三维速度,并根据所述目标的三维位置及三维速度预测目标轨迹;根据所述目标威胁等级标签以及所述预测目标轨迹进行恐惧应激决策,该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能够提高无人平台的识别精度及速度,同时识别功耗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688922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42497.6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多智能体复杂博弈系统整体效益的空策略方法,基于多体演化博弈动力学的微观相互作用机制,充分融合了人工智能领域中经典强化学习算法,通过引入空策略的方式,在复杂的资源配置系统中实现无外部干预条件下羊群效应的抑制,进而显著提升多智能体系统效益。构建多智能体博弈空策略融合模型,系统中个体认知决策,试错探索,理智决策,环境进行奖励反馈,智能体Q矩阵更新,进入下一个循环周期。本发明将强化学习应用于演化博弈背景下的多智能体系统优化方法中,同时通过引入空策略的方式,提升多智能体资源优化配置的效能,实现收益显著提升、学习效率、远期收益评估及收敛性可控等多样化参数设置,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65311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786928.2
申请日:2023-12-2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A61B5/16 , G06F18/10 , G06F18/20 , G06N3/0464 , G06N3/047 , G06N3/045 , G06N3/0442 , G06N3/084 , G06N3/048 , A61B5/02 , A61B5/024 , A61B5/369 , A61N1/36 , A61M21/02 , A61B5/00 , A61B5/386 , A61M2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能够反馈干预的疲劳及情绪检测系统,针对现有疲劳及情绪检测以及相关干预方法,存在无法有效判定生理状态,也无法根据生理指标的变化实时进行自主调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多生理参数的疲劳抑制与情绪调控系统及反馈方法,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脑电信号和脉搏信号,第一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对脑电信号和脉搏信号进行模拟放大,得到第一信号,第二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得到第二信号,识别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模式识别,得到表征疲劳及情绪状态的数据,刺激单元用于根据表征疲劳及情绪状态的数据,生成对应的电流信号,对用户施加电刺激。
-
公开(公告)号:CN116258003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178704.7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体集群态势协同感知的分布式计算方法。算法包括信息源的确认与信息传播和协同方法;基于事件及其类型而激发传播的属性状态值的动态构建;属性状态之间相互影响的混合调制过程设计。群体态势协同感知的本质是一种对周围环境信息的降维‑传递‑还原的过程,个体首先要确定战场动态信息的来源,要筛选主要信息,对突发事件使用降维压缩手段进行描述,然后通过集群的局部网络结构进行信息的传递以及交叉验证,最后把接受的降维信息用来重新评估和绘制自身的信息地图。本发明算法类似于生物激素调控以及神经信息传递的机制,提供了一种能够在区域拒止低通信情况下,对复杂态势信息降维处理和智能体局部协同的计算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16744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178231.0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智能体复杂博弈系统的软控制方法,基于Q‑learning学习方法结合资源优化配置任务在软控制下的模型,结合博弈论动力学背景下多智能体相互作用,在复杂的资源配置系统中实现无外部干预条件下对系统群体行为的控制,进而提升系统整体运行效益。作用于多智能体复杂博弈系统问题下,通过关注集群少数个体状态转换进而在花费较少的资源情况前提下,解决复杂系统广义资源优化配置问题,通过个体级别的决策影响群体的选择,证明了系统的软控制对低消耗控制复杂系统达到其优化状态非常有利。
-
公开(公告)号:CN11291150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25217.5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频率自适应的轮椅室内定位方法,室内安装三个轮椅定位UWB基站,轮椅上安装频率自适应选择的室内轮椅定位装置;三个UWB定位基站发射器依次在短时间发射多个UWB频段信号至房屋空间,频率自适应选择的室内轮椅定位装置接收经三个UWB定位基站发出的带标签的UWB信号,并以飞行时间排序;随后任意一轮椅定位UWB基站的接收端都会收到基站与目标轮椅两组信号序列;频率自适应选择的室内轮椅定位装置依据空间电磁波状况判断房间最优定位频率;对比上述信号及标签排序,并参照存储数值的平均值自适应选择接收工作频率,通过飞行时间与信号序列,在室内笛卡尔坐标系进行目标轮椅与三个轮椅定位UWB基站间距离判断房间大小,得出目标轮椅精确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956421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0471695.5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基于聚焦离子束的空间电极制备方法,方法中,将金属丝拉丝形成多根预定长度和预定直径的电极丝,用胶粘牢后固定至绕电极丝辅助设备逆时针旋转多圈后再顺时针旋转多圈,最后平齐地剪掉前端形成细丝;多组绝缘套管对齐排列成一排并固定至电极支架上,多组细丝分别穿过多组绝缘套管且前端平齐,多组细丝的末端分别连接连接器接口且焊锡固定;利用静电透镜将离子束聚焦成显微切割束对细丝进行打孔,暴露电极丝局部柱面作为触点,丝材端部使用光敏树脂进行封闭;将连接器接口与电极支架固定,将多组打孔后的细丝分别穿进聚酰乙胺管中并固定后端,将靠近连接器接口一段的细丝解旋,并剥除绝缘套管层,将一端穿过PCB板的REF孔并焊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