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容积式液泵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958500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161597.4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一种微型容积式液泵,包括泵体及密封连接在泵体两端的第一泵体端盖和第二泵体端盖,泵体设置有容积腔,定子系统包括轴套、定子和绕组,绕组缠绕在定子上,轴套与转子系统的轴转动配合;转子系统包括摆动活塞、偏心轮、转子、永磁体和轴,转子为圆盖型结构,偏心轮固定套装在转子外壁上,摆动活塞套装在偏心轮外部,偏心轮与摆动活塞之间能够相对运动,永磁体装配在转子的内侧;摆动活塞包括活塞环和摆杆,在摆杆的内部开设流道,且摆杆上开设有与流道相通的流道入口和流道出口;摆杆夹持在滑履之间;泵体上开设有与第一容积腔相通的第一工质通道和第二工质通道,第一容积腔在摆动活塞的外部空间容纳工作液体。本发明泵的厚度小,结构简单。

    一种电动汽车二次回路热泵系统测试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2662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737484.9

    申请日:2022-12-30

    Abstract: 一种电动汽车二次回路热泵系统测试装置和方法,测试装置包括环境模块,用于模拟待测热泵所处环境状态;第一工况模块以及第二工况模块,分别连接在待测热泵的两侧,以载冷剂作为循环介质,能够调整热泵系统与二次回路的换热器负载,模拟热泵系统实际运行工况;控制模块,发送控制指令并分析、记录数据;控制模块根据记录或输入的第一运行状态中各个节点温度测量数值、流量测量数值,通过对比获取第二运行状态数据,分别控制环境模块和工况模块,对第一工况模块以及第二工况模块输入额外热量或冷量,使第二运行状态数据与第一运行状态数据相同或相近,记录此时的第三运行状态数据。本发明可以对多工况下的热泵系统性能和可靠性进行快速测量。

    一种微型容积式液泵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958500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111161597.4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一种微型容积式液泵,包括泵体及密封连接在泵体两端的第一泵体端盖和第二泵体端盖,泵体设置有容积腔,定子系统包括轴套、定子和绕组,绕组缠绕在定子上,轴套与转子系统的轴转动配合;转子系统包括摆动活塞、偏心轮、转子、永磁体和轴,转子为圆盖型结构,偏心轮固定套装在转子外壁上,摆动活塞套装在偏心轮外部,偏心轮与摆动活塞之间能够相对运动,永磁体装配在转子的内侧;摆动活塞包括活塞环和摆杆,在摆杆的内部开设流道,且摆杆上开设有与流道相通的流道入口和流道出口;摆杆夹持在滑履之间;泵体上开设有与第一容积腔相通的第一工质通道和第二工质通道,第一容积腔在摆动活塞的外部空间容纳工作液体。本发明泵的厚度小,结构简单。

    一种电子设备的相变散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36420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397865.2

    申请日:2021-11-23

    Abstract: 一种电子设备的相变散热系统,包括通过工质管路循环连接在一起的工质驱动器、吸热组件、流量调节组件以及放热组件;工质驱动器为工质循环流动提供驱动力,吸热组件与发热元件固定连接,工质自工质驱动器中流出,在吸热组件中沸腾,吸收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流量调节组件处于吸热组件和放热组件之间,用于变工况自适应调节工质最大干度;放热组件与工质驱动器连接,两相工质在放热组件中冷凝放热,形成过冷的液相工质流入工质驱动器中重新投入下一次循环。采用工质驱动器提供工质流动的驱动力,利用工质相变换热的优点,可大大提高传统热管‑风扇散热方式的可靠性和散热能力。本发明具有高可靠性、高散热能力、高效率和结构小巧紧凑的特点。

    一种喷水螺杆压缩机空气压缩系统及润滑与密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55157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225851.8

    申请日:2020-11-05

    Abstract: 一种喷水螺杆压缩机空气压缩系统及润滑与密封方法,空气压缩系统包括螺杆压缩机,螺杆压缩机的排气管路上设置有换热器,通过换热器将排气管路中的气体以及冷凝水冷却并输送至汽水分离器,通过汽水分离器分离得到的冷却水并输送至储水箱,在储水箱当中给冷却水添加高分子增稠剂,在压缩机排气压力的驱动下,储水箱通过输出管路将添加了高分子增稠剂的冷却水通入螺杆压缩机的工作腔起到润滑与密封作用。本发明同时提供了该喷水螺杆压缩机空气压缩系统的润滑与密封方法。本发明操作简单,能够减少压缩机工作腔的泄漏,提高容积效率以及整体压缩机的气量,同时增加了压缩机转子之间的润滑效果。

    一种电动汽车涡旋压缩机动盘及其头部泄压槽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64454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589948.9

    申请日:2024-05-13

    Abstract: 一种电动汽车涡旋压缩机动盘及其头部泄压槽设计方法,电动汽车涡旋压缩机动盘在动盘头部齿顶位置开设有泄压槽,泄压槽的型线包括第一修正段和第二圆弧段,第一修正段由动盘头部修正圆弧在径向修正厚度L得到,通过修正厚度L使中心腔与相邻压缩腔B之间的连通面积及面积变化率与排气孔口与压缩腔A之间的连通面积及面积变化率相等,压缩腔A为静盘内侧型线与动盘外侧型线包围形成的月牙形腔室,压缩腔B为静盘外侧型线与动盘内侧型线包围形成的月牙形腔室;第二圆弧段通过动盘、静盘最内侧啮合点即将消失时的几何关系得到。本发明可以解决中心腔两侧压缩腔内压力不对称的情况,缓解因压力不对称造成的气流脉动、动盘自转力矩波动等问题。

    一种电子设备的相变散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364204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111397865.2

    申请日:2021-11-23

    Abstract: 一种电子设备的相变散热系统,包括通过工质管路循环连接在一起的工质驱动器、吸热组件、流量调节组件以及放热组件;工质驱动器为工质循环流动提供驱动力,吸热组件与发热元件固定连接,工质自工质驱动器中流出,在吸热组件中沸腾,吸收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流量调节组件处于吸热组件和放热组件之间,用于变工况自适应调节工质最大干度;放热组件与工质驱动器连接,两相工质在放热组件中冷凝放热,形成过冷的液相工质流入工质驱动器中重新投入下一次循环。采用工质驱动器提供工质流动的驱动力,利用工质相变换热的优点,可大大提高传统热管‑风扇散热方式的可靠性和散热能力。本发明具有高可靠性、高散热能力、高效率和结构小巧紧凑的特点。

    一种涡旋压缩机的涡旋体厚度修正方法及涡旋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1585376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730437.1

    申请日:2022-12-30

    Abstract: 一种涡旋压缩机的涡旋体厚度修正方法及涡旋压缩机,动盘的动涡旋体包括第一修正段、第二修正段和第一中心线段;静盘的静涡旋体包括第三修正段、第四修正段和第二中心线段;所述的第一修正段、第二修正段、第三修正段、第四修正段,依次分别由第一型线段、第二型线段、第三型线段、第四型线段在法线方向修正厚度δ获得,厚度增加则δ数值为正,厚度减小则δ数值为负,对于第一型线段在展角第二型线段在展角第三型线段在展角第四型线段在展角的修正厚度δ互不相同。本发明通过对动静涡旋体厚度进行修正,可以减少涡旋体侧面局部接触和侧面间隙尺寸,进而减小了压缩过程的摩擦磨损和内泄露损失,提高压缩机的效率。

    一种提高可燃工质电动汽车热泵系统安全性的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07603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396414.7

    申请日:2021-11-23

    Abstract: 一种提高可燃工质电动汽车热泵系统安全性的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设置在壳体内部的集成式电动汽车热泵系统,壳体上连接有惰性气体气瓶,并且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压力检测报警系统、气体浓度检测报警系统以及温度检测及喷淋系统,壳体外部设置有散热风扇;压力检测报警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以及与压力传感器相连的压力报警器;气体浓度检测报警系统包括用于检测可燃工质泄漏的气体浓度传感器以及与气体浓度传感器相连的气体浓度报警器;温度检测及喷淋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喷淋装置。当可燃工质出现泄漏时,本发明采用给壳体内注入惰性气体稀释可燃工质,并采取降温措施降低混合气体温度,避免可燃工质直接泄漏到乘员舱与空气混合后可能产生的燃爆。

    一种用于微型液泵的动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93792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165046.5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一种用于微型液泵的动力系统,包括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包括转子、永磁体、弹性带环和轴,转子为圆盖型结构,永磁体为环形的带状结构,永磁体贴合转子的内壁,弹性带环套装在永磁体的外壁上,转子的中心开设有轴孔,轴固定装配在轴孔上;定子组件包括轴承、第一铁芯保护器、绕组、铁芯、第二铁芯保护器以及紧固件,第一铁芯保护器和第二铁芯保护器分别设置在铁芯的上下两侧,绕组缠绕在形成的组合体上,并通过紧固件与微型液泵的泵体进行固定;轴装配在轴承中并与轴承间隙配合,定子组件置于转子的内腔当中,且位于永磁体的内侧,转子受电磁感应力驱动而旋转。本发明结构简单,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可靠,组件满足强度要求,体积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