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结节可解释性识别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66454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726119.6

    申请日:2023-06-1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声结节可解释性识别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该识别方法包括:建立浅表2D超声影像数据集;建立基于掩码自编码的自监督学习模型,增强特征编码器,促使模型充分挖掘超声影像的局部‑全局特征;建立基于蒙特卡洛的不确定性结节轮廓预测子网络,获取疑似结节的识别掩码置信度和其轮廓的不确定性误差概率映射图;建立超声结节的因子特征量化模块,以量化结节尺度、边界、成分、钙化和回声等属性的因子特征;建立识别结果的可解释性增强模块,通过一致性关联与可视化映射方法将量化结果映射在超声原始图像上,实现超声结节良恶性分级的可解释性分析。本申请实现了结节特征属性量化表征并改善了结节良恶性分级的准确性。

    一种基于层级网络的可解释性超声图像结节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8758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967012.6

    申请日:2022-0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层级网络的可解释性超声图像结节识别方法,包括:1)建立甲状腺超声影像数据集;2)将无标签数据进行拼图化预处理,建立基于2D超声特征编码器的自监督学习网络层对无标签数据进行特征挖掘;3)建立基于2D超声特征编码器的结节测量网络层获取结节的轮廓、大小和横纵比;4)建立基于结节ROI特征编码器的自监督学习网络层对可疑结节ROI进行特征挖掘;5)建立结节多因子量化网络层实现对边缘、成分、回声质量和钙化的识别与量化;6)利用多层感知机实现良恶性和淋巴结转移的可解释性预测。实验结果证明,本发明提升了对结节轮廓测量与多因子识别的准确性,也进一步增强了自动化识别超声甲状腺结节的可解释性。

    一种小量程能量计测量激光能量密度及总能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33418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43867.4

    申请日:2015-05-13

    Abstract: 一种小量程能量计测量激光能量密度及总能量的方法,先将能量计探头与设有小孔的挡光片固定在二维运动平台上,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经过挡光片后,小部分激光能量从小孔进入能量计探头;将二维运动平台沿Y轴移动,找到能量计示数最大位置,再以此为基础,保持Y轴不动,二维运动平台沿X轴移动,找到能量计示数最大位置,即为光斑的中心,取为坐标系的原点;再将二维运动平台沿着X轴正向和负向移动,测得相应位置处通过小孔的激光能量,再将其除以小孔面积,得到相应位置处的激光能量密度,将数据绘制到坐标系中,即得到激光能量密度分布;最后将激光能量密度分布对面积进行积分,得到总的激光脉冲能量,本发明测量结果准确。

    一种小量程能量计测量激光能量密度及总能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33418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510243867.4

    申请日:2015-05-13

    Abstract: 一种小量程能量计测量激光能量密度及总能量的方法,先将能量计探头与设有小孔的挡光片固定在二维运动平台上,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经过挡光片后,小部分激光能量从小孔进入能量计探头;将二维运动平台沿Y轴移动,找到能量计示数最大位置,再以此为基础,保持Y轴不动,二维运动平台沿X轴移动,找到能量计示数最大位置,即为光斑的中心,取为坐标系的原点;再将二维运动平台沿着X轴正向和负向移动,测得相应位置处通过小孔的激光能量,再将其除以小孔面积,得到相应位置处的激光能量密度,将数据绘制到坐标系中,即得到激光能量密度分布;最后将激光能量密度分布对面积进行积分,得到总的激光脉冲能量,本发明测量结果准确。

    用冰—碳粉混合物作为涡轮叶片激光加工的后壁防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01857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243866.X

    申请日:2015-05-13

    Abstract: 用冰—碳粉混合物作为涡轮叶片激光加工的后壁防护方法,先将碳粉与水混合搅拌制成碳水悬浊液,再将涡轮叶片底端的孔塞紧,将碳水悬浊液通过涡轮叶片顶端的孔灌入叶片流道,然后将灌满碳水悬浊液的涡轮叶片置于冷冻室内冷冻,待涡轮叶片碳水悬浊液中的水凝固成冰后,即完成了防护材料的填充,再将涡轮叶片置于小于0℃的环境中,采用脉冲式激光辐照打孔,打完孔后,取出塞体,将涡轮叶片浸入沸水中,待冰融化后,通过涡轮叶片顶端的孔,用流水将叶片流道内的残余碳粉冲出,待碳粉完全被冲出后,用热风将涡轮叶片吹干,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

    一种带热障涂层涡轮叶片冷却孔的高能激光分步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69158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10810919.1

    申请日:2015-11-20

    Abstract: 一种带热障涂层涡轮叶片冷却孔的高能激光分步加工方法,利用激光加工带热障涂层涡轮叶片上小孔时,采用分步加工的思想,即先利用散焦毫秒激光在陶瓷层上旋切一个孔径为涡轮叶片基体初加工孔径1.5‑2倍的斜直孔,主要为了降低热应力和熔化喷射应力的影响;再用聚焦毫秒激光加工涡轮叶片基体部分,并留有加工余量,主要用来改变熔融物流体喷射路径和方向,降低涂层及其界面处的喷射机械应力;最后利用小能量散焦激光旋切去除余量,主要为了降低高能激光对材料系统的热影响,降低材料的热应力,也将对消除分层开裂现象带来好处。

    一种基于激光重熔技术的密排柱状晶陶瓷涂层的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993313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35362.9

    申请日:2014-05-29

    Abstract: 一种基于激光重熔技术的密排柱状晶陶瓷涂层的制备工艺,用激光在带热障涂层的镍基高温合金工件上进行激光重熔时,利用高频感应加热和超声波振动辅助工艺改善重熔质量,在重熔过程中,高频感应加热可以减小重熔过程中的热应力,避免激光深度重熔陶瓷层时的大量裂纹产生;超声波振动能使陶瓷层晶粒细化,得到密排的柱状晶。在激光重熔过程中,通过高频感应加热和超声波振动两种辅助工艺的引入,能获得具有密排柱状晶结构的陶瓷涂层,经激光重熔后的陶瓷涂层裂纹较少,柱状晶组织均匀、细密,密排柱状晶宽1μm~5μm。

    一种检测热源成型的微小孔孔壁重铸层厚度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48633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283579.7

    申请日:2014-06-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热源成型的微小孔孔壁重铸层厚度的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基于不同材料重铸层的力学属性与其厚度的关系,提出利用分层样件进行实验与检测,在确定重铸层力学参数后便可快速完成实验后微小孔孔壁重铸层厚度的测量。重铸层厚度检测根据所测力方向的不同,可分为两套不同的检测系统,分别通过测试层间重铸层拉应力或切应力来确定重铸层厚度,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相关实验研究的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