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3986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782216.8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通用技术集团机床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导轨设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液体静压导轨误差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分析液体静压导轨的结构,确定在装配过程中影响装配精度的结合面,以及各结合面之间的误差传递路径;构建各结合面中实际加工表面与对应的理想表面的误差变动范围模型;基于单结合面的误差传递模型,根据误差传递路径和误差变动范围模型,构建液体静压导轨的装配误差传递模型。通过分析导轨结合面的误差传递路径,构建装配误差传递模型,描述液体静压导轨在装配过程中的几何误差累计过程,分析导轨几何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机制,为导轨的设计和装配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减少装配过程的盲目性,使得装配的零件的一致性能满足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77324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047000.0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载液微细颗粒电解质的复杂结构零件电化学机械抛光设备,包括底座上的机械振动机构与多自由度传动机构,机械振动机构上方与多自由度传动机构之间设有电化学加工机构,电化学加工机构通过温湿度调节机构与储液箱相连;预先在电解槽内装有载液微细颗粒电解质,通过气动金属夹具夹持工件,在多自由度传动机构的带动下,使工件在电解槽中与载液微细颗粒电解质全方位运动接触,同时,通过直流电源施加电压,形成连接电源正极、阳极工件、电解质颗粒、阴极电解槽和电源负极的电流回路,通电过程中,工件表面在载液微细颗粒所搭载电解液的电化学作用下形成软化的金属氧化膜;通过机械振动机构带动电解槽里面的载液微细颗粒振动,与多自由度运动的工件产生相对摩擦,实现表面氧化膜的机械去除,促进抛光过程中的电化学和机械循环,提高抛光效率,对复杂结构零件抛光具有较好的加工可达性;具有效率高、抛光效果好、操作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93268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43288.6
申请日:2025-02-1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LSV曲线的金属材料电化学抛光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化学抛光技术领域,配置电化学抛光系统和设备,包括电化学抛光槽、具有扫描功能的大功率电源和接收触发信号的高精度万用表;设置外部触发信号,确定测量量程、采集速度、循环次数以及触发边沿选择。本发明通过精确监测LSV曲线,识别限制电流平台区域,利用限制电流平台区域的稳定性指标反映电流值在一定电位范围内的恒定性,利用限制电流平台区域的宽度指标测量限制电流平台区域的宽度,分析电流大小指标观察限制电流的大小,综合稳定性、宽度、电流大小的指标,自动调整抛光参数,确保在抛光过程中始终保持最佳条件,从而实现高精度和一致性的抛光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91359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43285.2
申请日:2025-02-1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抛光夹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附加电极的电化学抛光用导电夹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与升降板之间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对所述升降板进行升降,设计了附加电极杆,这是用于安装参比电极的,这样的设计可在原设备上辅助构建三电极体系,该体系用于电化学抛光前后的相关检测及表征,以便在结合实际工况的情况下检测工件的电化学特性,具体来说,这样的设计既可以方便在电化学抛光过程正式开始前测量极化曲线,辅助抛光电压的准确选取,又可以在电化学抛光结束后在同一套机械设备下,结合实际工况对零件进行更准确的电化学特性的相关测试,精简设备空间,并提高了抛光前后准备和检测工作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73685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85131.7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C04B35/488 , C04B35/622 , B33Y10/00 , B33Y70/00
Abstract: 一种基于晶粒细化的激光增材成型氧化锆陶瓷强化方法,首先,按重量百分比计,称取5‑7wt%氧化铝陶瓷粉料及93‑95wt%的氧化锆陶瓷粉料;其次,将称取的氧化锆陶瓷粉料与氧化铝陶瓷粉料充分混合5小时以上,然后将混合好的粉料在100‑200℃条件下保温干燥2‑4小时,得到干燥原料粉末备用;最后,使用定向能量沉积技术进行氧化锆陶瓷的增材成型,完成基于晶粒细化的强化氧化锆陶瓷的制备;在氧化锆陶瓷原料粉体中添加少量氧化铝溶质成分,促进成型中的凝固界面前沿形成成分过冷区,激活该区域存在的形核质点,使成型后微观结构由粗大柱状晶组织转变为均匀细小等轴晶组织,进而强化和均匀化微观组织结构,最终实现增材成形氧化锆陶瓷的裂纹抑制以及机械性能提升,解决了目前氧化锆陶瓷在激光增材制造中面临的缺陷多、性能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2760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047003.4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C25F3/16
Abstract: 基于载液微细颗粒电解质的电化学机械复合抛光方法,载液微细颗粒电解质包括29.2~29.3g的氯化钠粉末,无水乙醇分析纯49.5~50.5ml,乙二醇分析纯449.5~450.5ml,载液微细颗粒320~325g;抛光方法为:将阳极工件完全浸没于载液微细颗粒电解质中;阳极工件与载液微细颗粒电解质在多方位多角度作用下相对运动抛光;同时,抛光过程中载液微细颗粒电解质连通阴极和阳极,形成闭合回路;阳极工件表面产生电化学反应生成氧化膜,氧化膜在载液微细颗粒电解质与阳极工件表面产生相对运动的过程中被快速去除;本发明抛光过程中大量电解质颗粒分布于工件周围,抛光过程较容易控制,通过载液微细颗粒运动参数以及介质电化学性质,调控颗粒在工件表面的速度和压力分布以及电场分布,在提高抛光效率的同时还能改善材料去除均匀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