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7232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94846.1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
Inventor: 朱义东 , 顾泰宇 , 田野 , 胡大伟 , 史可鉴 , 王智博 , 李海峰 , 杜威 , 刘兆宸 , 沈子伦 , 原峰 , 代继成 , 袁佳睿 , 仝宇兴 , 邵成成 , 王秀丽 , 贺欢 , 庄炳昌 , 解东瀚 , 张东升 , 刘骏发 , 龙晓芙 , 孙永超 , 郭睿 , 孙守道 , 范宇辰 , 张永兴 , 杨钧凯 , 赵志阳 , 张琦 , 马俊 , 李健
IPC: B60L53/6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集群的充电功率调节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车辆充电控制技术领域,包括:确定电动汽车集群中包含的多个电动汽车;针对多个电动汽车中的每个电动汽车,生成在接入充电桩时的累计能量可行域信息和充电功率可行域信息;聚合多个电动汽车对应的多个累计能量可行域信息和多个充电功率可行域信息,得到电动汽车集群的累计能量调节域和充电功率调节域;根据累计能量调节域和充电功率调节域,调节电动汽车集群的充电功率。本申请可充分发挥电动汽车集群的可调控性优势,降低大量电动汽车无需充电引起的负荷随机性问题,引导电动汽车以集群方式参与电网运行调度,降低电网运行控制的复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7232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94845.7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
Inventor: 朱义东 , 顾泰宇 , 田野 , 胡大伟 , 史可鉴 , 王智博 , 李海峰 , 杜威 , 刘兆宸 , 沈子伦 , 原峰 , 代继成 , 袁佳睿 , 仝宇兴 , 邵成成 , 王秀丽 , 贺欢 , 庄炳昌 , 解东瀚 , 张东升 , 刘骏发 , 龙晓芙 , 孙永超 , 郭睿 , 孙守道 , 范宇辰 , 张永兴 , 杨钧凯 , 赵志阳 , 张琦 , 马俊 , 李健
IPC: B60L53/6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调节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车辆充电控制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电动汽车待接入充电桩的充电桩类型;基于充电桩类型,生成电动汽车在接入充电桩后的充电参数;基于充电参数计算电动汽车的累计能量可行域及充电功率可行域;根据累计能量可行域和充电功率可行域,调节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本申请能够考虑电动汽车多种充电桩,可以充分发挥电动汽车的可调控性优势,以便于进一步研究电动汽车充电及配电网运行控制的其他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947819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811130994.3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B21D28/00
Abstract: 本发明低应力疲劳下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偏心位移可调的棒料旋转下料系统,解决了棒料周向载荷加载不均匀以及棒料长度不能调节的问题,其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偏心位移加载组件和下料驱动组件;偏心位移加载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一传动装置、直线导轨副、第一轴承支撑座和第一夹持装置;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传动装置运动,传动装置与滑块固定连接,第一轴承支撑座固定在滑块上;所述下料驱动组件包括移动台以及设置在移动台上的第二驱动装置、第二传动装置、第二轴承支撑座、第二夹持装置,移动台设置在底座上,移动台可以相对底座进行移动和锁止;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二传动装置转动,第二传动装置带动第二夹持装置转动。
-
公开(公告)号:CN102413487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378091.9
申请日:2011-11-2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TE-A系统中针对Relay技术的系统性能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进行中继系统无线场景模型基站、中继以及用户的布局,并生成链路的大尺度和小尺度信道信息,对用户进行服务基站或服务中继节点选择;接着按照子帧分配比例分别进行回程子帧和接入子帧的数据传输,对基站服务的用户和中继节点,以及中继服务用户进行无线资源分配,根据资源分配结果以及CQI、PMI等反馈信息进行数据传输,记录并统计仿真结果。在本发明中,仿真模型使用了模块化的仿真方法,每个模块提供了接口参数,使得该仿真模型对于新的技术具有很好的拓展性。除此以外,该系统还提供了几种中继网络中服务小区选择方法和资源分配算法等技术的相关模块,以供参考和调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291684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237521.5
申请日:2011-08-1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4W4/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播通信系统的单播信道与多播信道的选择方法,包括步骤:1)设单频网中有K个用户,N个小区,R为多播传输速率,将反馈回来的各个用户的信噪比按升序排列,设排列结果为集合B:B=[SNR1,SNR2,...,SNRK];其中,SNRk为第k个用户接受信号的信噪比,k是自然数;集合B对应的用户集合为:A=[1、2、3......K];2)参加单播用户的个数为0,1,...,K,即一共有(K+1)种情况,算出每种情况下的频谱效率;找出最大的频谱效率εk,并确定集合A中的前k个用户为单播用户,其余用户为多播用户。本发明的方法在复杂度较小的情况下,能有效的降低多播业务中最差用户的影响,提高小区系统的频谱效率,从而改善整个系统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761852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010513186.6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轴四点高速压力机用轻量化完全动平衡新方式及其装置,包括机架、可移动横梁、双轴四点曲柄滑块机构、副连杆、副滑块、配重块、偏心齿轮组;可移动横梁安装于机架之上并可沿机架导轨上下移动调整装模高度,双轴四点曲柄滑块执行机构的曲轴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可移动横梁上;副连杆、副滑块与曲轴也组成一个曲柄滑块机构,配重块与曲轴固连,并在曲轴工作时以相同角速度旋转;偏心齿轮组的大齿轮与曲轴固连并在曲轴工作时以相同角速度旋转,同时与偏心小齿轮啮合。本发明可以用较小质量实现高速压力机良好的动平衡效果,并且当滑块和上模质量变化时,配重块和偏心小齿轮的质量可以无极调整,保证良好的动平衡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947819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811130994.3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B21D28/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低应力疲劳下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偏心位移可调的棒料旋转下料系统,解决了棒料周向载荷加载不均匀以及棒料长度不能调节的问题,其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偏心位移加载组件和下料驱动组件;偏心位移加载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一传动装置、直线导轨副、第一轴承支撑座和第一夹持装置;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传动装置运动,传动装置与滑块固定连接,第一轴承支撑座固定在滑块上;所述下料驱动组件包括移动台以及设置在移动台上的第二驱动装置、第二传动装置、第二轴承支撑座、第二夹持装置,移动台设置在底座上,移动台可以相对底座进行移动和锁止;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二传动装置转动,第二传动装置带动第二夹持装置转动。
-
公开(公告)号:CN102711047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51565.0
申请日:2012-05-1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媒体多播技术中等发送速率机制下的最优机会多播方法,具体包括:1)在每个固定的发送速率rk情况下,计算需要n次所有用户都能正确接收数据的概率Pnk;2)求得Pnk后,计算每个发送速率rk所对应的等效传输速率;3)选择等效传输速率最大所对应的发送速率作为基站的发送速率进行发送数据。本发明在已知信道分布的条件下,几乎不需要反馈数据的情况下,给出了等发送速率机会多播机制,并且根据概率论与随机过程相关知识,提出了如何获得最优的发送速率R的方案。该方案极大的降低了反馈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容量,使其更加适用于实际系统,并且本发明考虑了多种场景,多种情况下的最优方案,使得方案更加具有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5322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994840.4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
Inventor: 朱义东 , 顾泰宇 , 田野 , 胡大伟 , 史可鉴 , 王智博 , 李海峰 , 杜威 , 刘兆宸 , 沈子伦 , 原峰 , 代继成 , 袁佳睿 , 仝宇兴 , 邵成成 , 王秀丽 , 贺欢 , 庄炳昌 , 解东瀚 , 张东升 , 刘骏发 , 龙晓芙 , 孙永超 , 郭睿 , 孙守道 , 范宇辰 , 张永兴 , 杨钧凯 , 赵志阳 , 张琦 , 马俊 , 李健
IPC: B60L53/6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无功功率调节的电动汽车聚合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车辆充电控制技术领域,包括:根据多个电动汽车中每个电动汽车在接入充电桩后的充电参数,生成每个电动汽车在充电过程中的累计能量可行域、有功无功功率可行域,以及有功无功功率的耦合约束条件;对多个电动汽车进行聚合处理,确定每个聚合集群对应的累计能量可行域、有功无功功率可行域,以及有功无功功率的耦合约束条件;基于聚合后的累计能量可行域、有功无功功率可行域,以及有功无功功率的耦合约束条件,对每个聚合集群进行充电功率调节。本申请可充分发挥配网无功功率平衡中电动汽车聚合商的可调控潜力,引导电动汽车以集群方式参与电网运行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49908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10968.X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喷射增效的热电联供燃煤发电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电力电网技术领域。本发明在热电联供燃煤发电系统中设置回热增效子系统,将回热增效子系统与冷却水子系统相连接,回收汽轮机子系统中蒸汽的热量,实现热电联供燃煤发电系统的热量回收。在此基础上,检测热电联供燃煤发电系统当前时刻所处时段,由于用电高峰时段和用电低谷时段蒸汽的参数并不相同,在用电高峰时段,关闭回热增效系统,进行热量储存;在用电低谷时段,则开启回热增效系统,通过回热增效系统,对蒸汽和热量进行处理得到设定参数的蒸汽,并向外部输出,实现热电联供燃煤发电系统中冷端蒸汽的有效利用,提高了热电联供燃煤发电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