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18595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1910736059.X
申请日:2019-08-09
Inventor: 于钊 , 牛拴保 , 张若微 , 董凌 , 秦博宇 , 柯贤波 , 金一丁 , 霍超 , 魏平 , 任冲 , 张钢 , 陈春萌 , 张舒捷 , 李延和 , 王学斌 , 李剑 , 李晶华
Abstract: 一种抑制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送端过电压的方法,对光伏换流器进行数学建模,得到换流器状态方程,根据换流器状态方程得到输出无功功率的表达式;根据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送端过电压的产生机理,确定光伏换流器的控制目标;根据光伏换流器的控制目标和换流器状态方程,采用光伏电站换流器的暂态非线性控制策略,完成直流闭锁期间送端过电压的抑制目的。与PI控制策略相比,本发明设计的控制策略能够充分利用换流器的输出能力,在故障期间具有较好的暂态控制性能,能有效抑制送端母线过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14094615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75409.8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基于直流相互作用耦合聚类的多直流输送极限计算方法,是利用电力系统分析计算软件,对不同网架结构、不同发电机出力和直流输送功率等多种运行方式下的区域电网进行短路计算,得到多种运行方式下各直流线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因子矩阵;使用机器学习方法对相互作用因子矩阵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根据工程经验选取直流群之间差异程度聚类的簇间距,得到考虑直流相互作用强度耦合的直流群聚类结果,进而协调同一直流群内各直流线路的稳态输送功率,得到多直流线路输送极限。本发明方法可以定量分析交直流互联电网多直流线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耦合程度,并指导混联电网的合理规划与协调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79648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260085.1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3/04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网频率安全充裕度的评价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电网系统的转动惯量充裕度分界点对应的转动惯量和电网系统频率偏差幅值与系统转动惯量的关系曲线的拐点对应的转动惯量确定所述分界点的惯量比;基于电网系统实际运行点对应的转动惯量和所述拐点对应的转动惯量确定电网系统实际运行点的惯量比;基于所述度分界点的惯量比和电网系统实际运行点的惯量比对电网频率的安全充裕度进行评估。该技术方案通过构建电网系统频率稳定特性分析模型及系统的惯量比指标,实现对电网频率安全充裕度的快速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2117761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960876.6
申请日:2020-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网络权重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恢复路径搜索方法:计算线路、发电机节点及变电站节点权重因子,以此作为路径搜索过程中选择线路和节点的依据;基于待恢复节点类型,确定各类节点权重因子对应系数的取值,并计算待恢复节点组合权重;对新能源和负荷接入系统要求进行分析,研究新能源节点恢复与功率平衡的约束条件;提出一种考虑相邻未恢复发电机节点影响的改进节点组合权重,增加发电机节点被搜索的机会,加快发电机节点恢复速度;最后,结合所提出的改进节点组合权重,建立广度优先路径搜索模型,在考虑系统恢复过程中对新能源接纳能力的情况下,实现新能源电力系统有序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10518595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736059.X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nventor: 于钊 , 牛拴保 , 张若微 , 董凌 , 秦博宇 , 柯贤波 , 金一丁 , 霍超 , 魏平 , 任冲 , 张钢 , 陈春萌 , 张舒捷 , 李延和 , 王学斌 , 李剑 , 李晶华
Abstract: 一种抑制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送端过电压的方法,对光伏换流器进行数学建模,得到换流器状态方程,根据换流器状态方程得到输出无功功率的表达式;根据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送端过电压的产生机理,确定光伏换流器的控制目标;根据光伏换流器的控制目标和换流器状态方程,采用光伏电站换流器的暂态非线性控制策略,完成直流闭锁期间送端过电压的抑制目的。与PI控制策略相比,本发明设计的控制策略能够充分利用换流器的输出能力,在故障期间具有较好的暂态控制性能,能有效抑制送端母线过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14094615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111375409.8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基于直流相互作用耦合聚类的多直流输送极限计算方法,是利用电力系统分析计算软件,对不同网架结构、不同发电机出力和直流输送功率等多种运行方式下的区域电网进行短路计算,得到多种运行方式下各直流线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因子矩阵;使用机器学习方法对相互作用因子矩阵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根据工程经验选取直流群之间差异程度聚类的簇间距,得到考虑直流相互作用强度耦合的直流群聚类结果,进而协调同一直流群内各直流线路的稳态输送功率,得到多直流线路输送极限。本发明方法可以定量分析交直流互联电网多直流线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耦合程度,并指导混联电网的合理规划与协调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660271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156481.6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10/2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能源消纳受阻影响因素重要性的评估方法、介质及系统,包括:获取包含当地新能源消纳受阻影响因素和新能源断面受阻量的训练样本;建立影响因素和新能源断面受阻量之间的XGBoost预测模型;以训练样本中的影响因素为输入量,训练样本中的新能源断面受阻量作为输出量,训练XGBoost预测模型;获取训练后的XGBoost预测模型的每种影响因素的中间参数;根据每种影响因素的中间参数,计算每种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综合指标;按照每种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综合指标从大到小的顺序,将影响因素排序,以评估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本发明通过训练XGBoost预测模型得到中间变量以得到重要性综合指标来评估影响因素的重要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6216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33974.4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Abstract: 一种电力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的评估方法,建立不同新能源渗透率的三送出电力系统场景及不同直流输送能力的三送出电力系统场景;计算三送出电力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输入‑输出稳定属性;根据子系统输入‑输出稳定属性,计算互联系统稳定判据;根据互联系统稳定判据,得到反映互联系统电压稳定性的量化评估指标,对电力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和电力系统暂态电压安全性进行评估。本发明通过构建不同新能源渗透率的系统并通过建立的指标对其稳定性进行量化,能实现新能源渗透率对电网稳定性影响的量化评估。本发明通过构建不同直流输送能力的三送出系统并对三送出系统稳定性进行量化,能够评估三送出系统的暂态电压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94595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74905.1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Abstract: 基于多站电压轨迹灵敏度的直流群近区电压恢复控制方法,是利用电力系统分析计算软件,对不同网架结构、不同发电机出力和直流输送功率等多种运行方式下的区域电网进行机电暂态仿真计算,得到多种运行方式下直流闭锁故障后的近区交流母线暂态电压曲线;使用轨迹灵敏度方法对影响近区交流母线暂态电压曲线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控制能力进行量化计算;对各母线电压轨迹灵敏度加权求和,得到直流群近区多站电压综合轨迹灵敏度结果,进而选取出最佳的无功补偿控制选点,进行直流群近区电压最优恢复控制。本发明方法可以实现多直流线路近区多站电压的最优恢复控制,保障交直流混联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117761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010960876.6
申请日:2020-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网络权重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恢复路径搜索方法:计算线路、发电机节点及变电站节点权重因子,以此作为路径搜索过程中选择线路和节点的依据;基于待恢复节点类型,确定各类节点权重因子对应系数的取值,并计算待恢复节点组合权重;对新能源和负荷接入系统要求进行分析,研究新能源节点恢复与功率平衡的约束条件;提出一种考虑相邻未恢复发电机节点影响的改进节点组合权重,增加发电机节点被搜索的机会,加快发电机节点恢复速度;最后,结合所提出的改进节点组合权重,建立广度优先路径搜索模型,在考虑系统恢复过程中对新能源接纳能力的情况下,实现新能源电力系统有序恢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