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6942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79985.1
申请日:2025-03-2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合成设备技术领域,涉及用于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终缩聚的连续式单轴捏合反应器,包括:搅拌桨、搅拌筒,搅拌桨包括搅拌轴,搅拌轴上设有多个沿径向向外伸出的搅拌桨叶,搅拌桨叶的梢部为刮刀;搅拌筒的内筒壁上设有捏合爪,捏合爪的“T”字型的竖杆沿径向向内;搅拌桨叶沿轴向与捏合爪间隔交错设置,当搅拌桨在搅拌筒内转动时,搅拌桨叶与捏合爪在搅拌筒内相互转动捏合;本发明通过螺旋分布的搅拌桨叶、桨叶端部刮刀以及釜壁捏合爪的协同作用,实现了高效的熔体输送、捏合和表面更新,显著提升聚酯终缩聚过程中的脱挥和传质效率,同时降低能耗,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86941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80418.8
申请日:2025-03-2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合成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终缩聚的单轴卧式反应釜,包括:搅拌桨、捏合爪、釜壁;搅拌桨包括搅拌轴、“出”字型搅拌桨叶,捏合爪包括“出”字型捏合爪;“出”字型搅拌桨叶沿轴向与“出”字型捏合爪间隔交错设置,当搅拌桨在釜壁内转动时,“出”字型搅拌桨叶与“出”字型捏合爪在釜壁内相互转动捏合;本发明通过搅拌桨叶的形状、与搅拌轴的夹角,以及捏合爪的形状和分布方式,使得物料在反应釜内的捏合效率更高;本发明增加了传质面积,让乙二醇分子的界面传质更为有效,增加传质面积有助于反应平衡正向移动,从而有利于合成高分子量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919279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78263.3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C08L67/02 , C08L33/12 , C08L33/08 , C08F220/18 , C08F220/14 , C08F220/20 , C08F22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冲击强度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领域,制备方法包括:按质量份数计,将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100份、聚丙烯酸酯弹性体10‑40份、热稳定剂0.5‑1.5份以及抗氧助剂0.5‑1份混合均匀,熔融挤出,得到高冲击强度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复合材料。本发明中将低交联密度的聚丙烯酸酯弹性体分散到PEN树脂中形成具有低基质韧带厚度特点的相形貌,该形貌能有效增加PEN的延展性,使其在冲击下表现出更好的能量吸收和变形能力,从而避免脆性破裂。本发明提供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复合材料综合性能优异、制备流程简单、原料易得,工业化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9977804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73363.5
申请日:2025-04-1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2,6‑萘二甲酸二甲酯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使用酸性催化剂催化2,6‑萘二甲酸和甲醇发生酯化反应,所得2,6‑萘二甲酸二甲酯粗品中加入重结晶溶剂,对形成的混合溶液加热至40‑120℃,待2,6‑萘二甲酸二甲酯粗品不再溶解,对混合溶液进行抽滤,获得滤液进行冷却结晶,析出的固体经洗涤、烘干,获得高纯度2,6‑萘二甲酸二甲酯;其中,酸性催化剂选自硫酸、磷酸、硫酸亚铁或三氧化钼,重结晶溶剂选自乙腈、邻二甲苯和甲醇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本发明所用的酸性催化剂,能够起到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进行的程度,提高粗产品的收率和纯度;本发明所筛选的重结晶溶剂具有提纯效果好,可循环使用,工业应用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19255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78261.4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C08G63/85 , C08G63/83 , C08G63/1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合成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的钛‑镁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将钛盐、镁盐、水解促进剂与水在100‑300℃下进行静态反应12‑48 h,得到双金属凝胶;向双金属凝胶中加入乙二醇在80‑180℃下反应3‑6 h,过滤,干燥,得到聚合用钛‑镁双金属催化剂。本发明中的钛‑镁双金属催化剂通过与酯键和羟基形成多元环中间体,并改变电子云排布方式,有效抑制了醚化副反应的发生,减少了二甘醇片段的生成,避免了PEN树脂的黄变问题。该催化剂具备合成简单、催化效果显著、PEN产品色度低等优点,工业化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935015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78266.7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C07C51/265 , C07C63/38 , B01J27/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6‑二异丙基萘氧化制2,6‑萘二甲酸的方法,包括:将2,6‑二异丙基萘在Co‑Mn‑Br催化剂和促进剂的作用下与空气发生氧化反应,得到2,6‑萘二甲酸,促进剂包括Zr、Ni和CO2。本发明所使用的促进剂中,CO2能够在溶液中形成过氧碳酸盐,促进Co2+及Mn2+氧化生成Co3+、Mn3+从而加快自由基链的反应速率。Zr和Ni的作用相似,能够与Co形成弱络合物,重新分配Co‑Mn二聚体及单体平衡,强化Co、Mn的协同还原作用。同时使用CO2、Zr或Ni能够起到协同促进作用,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进行的程度从而提高产品的收率和纯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245837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420308.4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通过减速带时驾驶行为规范性评价系统及评价方法。本方法以车辆行驶中的加速度传感器为数据源,通过数据源与已采集的已采集的驾驶的高驾驶行为规范性汽车过减速带样本进行对比分析,建立车辆过减速带驾驶行为规范性评价标准,最终为车辆在经过减速带的行驶驾驶行为规范性提供有效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9490923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377485.0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S19/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最小二乘拟合的车辆行驶弯度角实时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实时精确计算出车辆行驶中每一个位置的弯度角,由此可得到车辆驾驶时转弯的转弯程度和直行时候的偏转程度,可以用来判断一个人的驾驶行为是否符合规定。该方法的实现是通过拟合轨迹计算车辆后向方向和车辆前向方向,最终得到转弯角度。本发明依托于最小二乘法的思想,对此思想进行了一些创新,自适应地找寻每一个点周围的点集,并根据找到的点集计算这一个点的转弯角度。本方法具有极低的复杂度和误差,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