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49870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310926902.7
申请日:2023-07-2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直流应力下界面电荷积聚的绝缘油纸及制备方法,向矿物绝缘油加入3‑氨基‑1,2,4‑三氮唑添加剂,在加热条件下进行电磁搅拌,搅拌至3‑氨基‑1,2,4‑三氮唑添加剂在矿物绝缘油中均匀分布,对纤维素绝缘纸和含3‑氨基‑1,2,4‑三氮唑添加剂的矿物绝缘油分别进行真空干燥操作,将纤维素绝缘纸浸渍在绝缘油中,确保纤维素绝缘纸内的绝缘油充分饱和,再次进行真空干燥,制得含3‑氨基‑1,2,4‑三氮唑添加剂的油纸,3‑氨基‑1,2,4‑三氮唑分子与纤维素分子形成稳定氢键,绝缘纸表面附着有3‑氨基‑1,2,4‑三氮唑分子的部分具有吸引油中正极性粒子的倾向,改变了双电层的电荷分布,减小了油纸之间的电荷积聚,双电层引起的界面势垒由此降低,减少油纸界面处在直流应力下的电荷积聚。
-
公开(公告)号:CN109632632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811564875.9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N19/04
Abstract: 单个陶瓷摊片与基体微观结合性的定量检测方法,通过对不同实施例的熔滴温度及速度的在线监测得到不同飞行性质下的陶瓷熔滴,同时采用加压胶粘法定量检测等离子射流中单个陶瓷熔滴撞击基板后所形成的摊片底面与基体间的微观结合面积,利用图像法对实际结合面积进行统计,并通过微焊点强度测试仪原位动态测试摊片与基体间的微观剪切力,定量计算得出陶瓷摊片与基体的微观结合强度,最终建立陶瓷熔滴的飞行性质与微观结合强度间的定量关系,为超音速等离子喷涂高性能热障涂层的精确控制及微观结构形成机理提供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8550879A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10533278.3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1M8/040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燃料电池可逆循环的氢/电互联系统及控制方法,利用可逆高温燃料电池所产生的氢气以注入形式沿天然气管网对外输送,有效降低了储氢成本,也避免了大规模输氢管道的建设,减少了输氢成本与基建成本,促进了电与气两种能流的双向流动,使得电网-气网深度耦合,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此外,燃料电池作为原动机同时也是储能装置,通过高效率的热电联产和电转氢气,消纳了新能源,实现节能减排;通过可逆高温燃料电池的发电、产氢交替进行,流经气体也交替反向,避免了碳沉积的可能,可以直接采用混合燃料发电,无需另设昂贵的重整装置,通过“氢气注入”,可逆高温燃料电池也直接采用高效的电转氢气而不是低效率的电转天然气。
-
公开(公告)号:CN111575635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85679.3
申请日:2020-06-0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超高速熔滴驱动下片/基界面跨尺度气孔结构的调控方法,将陶瓷粉体或金属陶瓷粉体送入喷枪中,喷枪产生等离子体射流,在等离子体射流的拖拽及传热传质作用下,陶瓷粉体或金属陶瓷粉体融化成熔滴,熔滴在等离子体射流中经过快速飞行,在基体上形成能够调控的气孔结构的摊片;其中,实时监测飞行熔滴的瞬时温度和速度,根据飞行熔滴的速度计算碰撞压力,根据碰撞压力计算气体溶解度;根据飞行熔滴的瞬时温度计算冷却速率;本发明不仅为不同功能防护涂层对结合性能的需求调控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将为航空发动机等国家重大装备的表面防护提供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62887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64663.0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相成分稳定的薄片微纳柱晶结构YSZ热障涂层制备方法,可直接将晶粒尺寸处于亚微米级别的非纳米原始粉末在超高速飞行条件下(500‑1200m/s)经过传热传质及细化形变,随后极快速撞击及凝固形成纳米晶粒及亚微米晶粒共存的新型“薄片微纳柱晶”结构热障涂层。通过对其层状结构(或摊片)厚度进行测量得到摊片厚度处于0.61‑0.95μm之间,进一步通过热蚀显化法证实了摊片内部呈现一种亚微米晶及纳米晶粒共存的双模式微观结构,其中纳米晶粒的含量为15%。通过1270±20℃火焰加热涂层表面的热循环实验结果表明“薄片微纳柱晶”结构的热障涂层显示出较高的相稳定性(t'相),导致800次的热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411798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197691.3
申请日:2018-10-1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复合气体条件下可逆燃料电池的燃气-电力互联系统,包括可逆燃料电池以及通过氢气-甲烷-一氧化碳输送管道与可逆燃料电池连接的天然气输送管道,通过输氢管道分别连通加氢站和储氢罐。天然气输送管道连接的氢气-甲烷-一氧化碳输送管道点上游设有减压站,还包括与可逆燃料电池和天然气输送管道共同连通的电网;重构复合气体管道与下游各用户构成了含氢气、甲烷与一氧化碳注入的天然气配送网。在不改变现有技术条件下,氢气注入比例不超过17%,同时向天然气管网注入由氢气、甲烷和一氧化碳构成的复合气体会得到比注入纯氢更高的注入比例,以提高燃料的整体注入量,从而提升系统整体的电力转气的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7625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37580.5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原位拉曼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面增强拉曼衬底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钙钛矿类氧化物材料:所述钙钛矿类氧化物是在ABO3型钙钛矿类氧化物的基础上,降低A位金属含量,且在B位进行金属掺杂得到的;且形成的钙钛矿类氧化物的通式为Ax(B’1‑yB”y)O3‑δ,0
-
公开(公告)号:CN11742386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83625.6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1M8/04298 , G06Q10/30 ,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热电特性的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模型及其建模方法,属于能源转换与储存技术领域。建立包括热力学模型、电化学模型和状态切换模型的RSOC模型,其中,状态切换模型包括发电、电解、停机和热备用四种运行状态;通过加入松弛变量计算不同状态下RSOC作为负荷或发电机的阻抗特性,并拟合出RSOC的温度、电流及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本发明能够提高RSOC运行过程中的能量利用效率,增加RSOC并网运行中安全运行的约束条件,增强RSOC并网运行的安全性;同时,能够极大增强RSOC运行的灵活性,降低RSOC的功率切换成本,提高RSOC的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672339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020014.0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钙钛矿氧化物异质结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在等离子体环境下产生的高能电子在催化剂上引起表面充电,在表面形成等离子体鞘层,带电物质和金属前体离子之间的库仑相互作用促进了金属在表面的成核,同时还原性气氛中的电子以及电子诱导的高还原性粒子也是高效的还原剂,来进一步加速这种钙钛矿中金属离子从晶格中原位出溶过程,形成分布于钙钛矿氧化物表面的纳米颗粒异质结材料。本发明的钙钛矿氧化物异质结材料,表面拥有均匀、分散且尺寸较小的金属纳米颗粒,有着更多的活性位点、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13968596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1182617.6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基双钙钛矿型电极粉末材料及制备方法、基于其的燃料电池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通过将TiO2、RuO2、Fe2O3、以及A位组分均匀混合后进行煅烧,其中A位组分的原料为La2O3、SrCO3、BaO、Y2O3、Pr6O10、Nd2O3中的一种或多种,得到铁基双钙钛矿型电极粉末材料,其化学式为Ln2Ti1‑xRuxFeO6,0.1≤x≤0.3。所述燃料电池电极材料基于所述铁基双钙钛矿型电极粉末材料加工制得,所得燃料电池电极材料具有多孔结构。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对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极材料种类稀少、性能亟需提升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