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耦合的光伏电解水原时制氢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7943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48462.9

    申请日:2023-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的光伏电解水原时制氢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空气集水子系统、制氢子系统及光伏发电子系统;其中,所述制氢子系统位于空气集水子系统下方,空气集水子系统与制氢子系统相连通,制氢子系统与发电子系统,利用空气集水子系统集得的水流入制氢子系统内,在光伏发电子系统提供的电能作用下,在制氢子系统中进行电解水制氢反应。本发明实现将大气集水技术与能量收集/转换技术相耦合以集水储能的双重目标。该系统提高了制氢效率、能源转化和利用效率,具有环保、节能、可持续性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氢能源获取方式,并且应用十分广泛。

    一种金属基变色凝胶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65446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36138.9

    申请日:2023-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基变色凝胶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S1、将吸湿金属源加入2‑甲氧基乙醇中,搅拌均匀;S2、在20‑25℃条件下,第一次超声处理;S3、将乙醇胺加入步骤S2所得溶液中,进一步在20‑25℃条件下,第二次超声处理;S4、将前驱体溶液浸渍于SrTiO3:Al的悬浮液,搅拌均匀,然后进行涂覆、烘干,形成金属基凝胶的干燥层,该凝胶材料可以应用于原位空气制氢。本发明的金属基变色凝胶材料在吸水过程中,得益于被吸附的水分子同凝胶中金属的配位,使得凝胶具有卓越的吸湿能力以及吸湿前后的颜色变化,同时SrTiO3:Al的引入,可以在光照条件下分解变色凝胶吸附的水分子以实现原位制氢。

    氮掺杂生成含有混合配体的锆基有机金属框架物吸附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832791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0441670.1

    申请日:2022-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氮掺杂生成含有混合配体的锆基有机金属框架物吸附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将有机配体源和金属源加入到溶剂中,搅拌均匀;在125‑135℃加热5‑7h,进行反应,然后,分离,得到沉淀样品,烘干,得到粉末;将粉末进行加热活化即可。本发明的锆基有机金属框架物利用前驱体和配体反应生成混合配体,其高吸水能力归因于亲水性官能团的引入,在MOFs内部形成更多的微孔,增强了水与MOFs之间的结合能。Lennard‑Jones势、静电势、感应相互作用以及导致水和锆基有机金属框架物之间的整体增强相互作用的高阶相互作用,有助于大吸附容量和快速吸附动力学,可应用于干旱环境中进行快速的空气集水。

    低温液氮环境低功率超声剥离制备二维纳米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2653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86326.0

    申请日:2023-10-07

    Abstract: 低温液氮环境低功率超声剥离制备二维纳米片的方法,将母体材料置于保温桶内,持续超声30~80min待液氮完全挥发,然后将所得物质经过两步离心分离法,即可得到剥离二维纳米片产物;通过在低温液氮和超声剥离的协同作用对母体材料产生剥离效应,超声过程的热效应可以加快液氮常温下汽化过程,并且可以有效抑制超声原有的空化作用,减小对剥离二维纳米片的破坏作用,通过随后的离心分离过程,所制备的二维纳米片具备平均横向长度2.16um,平均厚度小于10nm的特点,在规模化制备大尺寸纳米材料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氮掺杂生成含有混合配体的锆基有机金属框架物吸附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83279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441670.1

    申请日:2022-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氮掺杂生成含有混合配体的锆基有机金属框架物吸附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将有机配体源和金属源加入到溶剂中,搅拌均匀;在125‑135℃加热5‑7h,进行反应,然后,分离,得到沉淀样品,烘干,得到粉末;将粉末进行加热活化即可。本发明的锆基有机金属框架物利用前驱体和配体反应生成混合配体,其高吸水能力归因于亲水性官能团的引入,在MOFs内部形成更多的微孔,增强了水与MOFs之间的结合能。Lennard‑Jones势、静电势、感应相互作用以及导致水和锆基有机金属框架物之间的整体增强相互作用的高阶相互作用,有助于大吸附容量和快速吸附动力学,可应用于干旱环境中进行快速的空气集水。

    一种大气集水耦合电解水制氢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4497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86958.1

    申请日:2024-09-13

    Abstract: 一种大气集水耦合电解水制氢系统,包括电催化制氢子系统、大气集水子系统和电催化制氧子系统,大气集水子系统位于电催化制氢子系统和电催化制氧子系统中间;所述大气集水子系统中放置有吸湿材料,吸湿材料一面与电催化制氢子系统中放置的阴极催化剂接触,发生电催化产氢反应;吸湿材料另一面与电催化制氧子系统中放置的阳极催化剂接触,发生电催化产氧反应;阴极催化剂与阳极催化剂分别通过导线与能量输入子系统的两个电极相连接,在能量输入子系统的驱动下,进行电催化分解大气水反应;本发明将大气集水技术耦合电催化分解水,实现了大气集水的同时分解大气水制氢,提高了大气水的利用率和电催化分解大气水制氢效率,具有绿色、节能、可持续性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原位制氢方式。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65464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36137.4

    申请日:2023-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方法为:将金属源和含有水合肼的有机配体源加入到溶剂中,搅拌均匀,然后在120‑140℃反应5‑7h,分离,得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将加热活化后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浸渍于SrTiO3:Al的悬浮液,干燥即可。本发明所制备的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具有卓越的亲水性和吸附能、丰富的水分子吸附位点、结构中独特的孔隙结构以及与空气的大面积接触;吸附的水分子在太阳光的驱动下迅速释放,流过SrTiO3:Al的表面,以气态形式填充于密闭环境中,该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构建开辟了在极端环境下仅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原位资源生产绿色氢气的可持续途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