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水堆多燃料循环动态刻棒空间修正因子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83637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0417464.7

    申请日:2022-04-20

    Abstract: 一种压水堆多燃料循环动态刻棒空间修正因子计算方法,通过压水堆燃料管理软件对压水堆前N‑1个燃料循环的功率历史跟踪过程进行模拟计算,获得第N个燃料循环寿期初堆芯各粗网内所跟踪核素的原子核密度;基于该原子核密度分布以及多群截面数据库,采用三维离散纵标中子输运程序获得各细网内共轭中子通量密度;将各细网内的共轭中子通量密度归并出对应粗网的共轭中子通量密度;通过粗网的共轭中子通量密度计算对应的堆外探测器响应函数;通过该响应函数计算当前燃料循环的动态刻棒空间修正因子,包括静态空间因子和动态空间因子。本发明可为商用压水堆多燃料循环换料堆芯的控制棒价值测量提供精确的空间修正因子。

    一种压水堆堆芯三维功率分布重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9347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74999.8

    申请日:2024-01-18

    Inventor: 万承辉 魏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压水堆堆芯三维功率分布重构方法,首先,采用压水堆堆芯核测系统实施堆芯通量测量试验,测量得到堆内各探测器通道内的初始活度测量值;然后,对堆内各探测器通道内的初始活度测量值进行预处理,获得准确、可靠的堆内各探测器通道内的活度测量值;其次,通过堆芯物理计算软件对压水堆功率历史进行模拟计算,获得实施堆芯通量测量试验时刻下的堆内各探测器通道内的活度计算值;最后,结合准确、可靠的堆内各探测器通道内的活度测量值和对应时刻下理论数据中的计算值,采用多项式拟合的方法重构获得堆芯三维功率分布。本发明为商用压水堆提供一种堆芯三维功率分布重构方法,实现不同种类压水堆的功率重构,提高功率重构软件的适用性。

    一种基于达临界提棒过程的次临界状态刻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69589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0536487.4

    申请日:2023-05-12

    Abstract: 一种基于达临界提棒过程的次临界状态刻棒方法,通过达临界提棒过程中源量程探测器实时监测的计数实现控制棒价值的刻度。根据堆芯在次临界提棒过程中的硼浓度以及控制棒棒位信息,采用堆芯计算软件获得目标次临界状态的源量程探测器计数增殖因子的计算值,并应用于对应状态的源量程探测器计数实测值,获得次临界状态的次临界度实测值,结合不同次临界状态之间控制棒棒位变化,完成控制棒价值测量。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在次临界状态中完成控制棒价值测量,可省去临界后控制棒价值测量的步骤,大幅度节省了启动物理试验时间,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一种基于达临界稀释过程的硼微分价值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64163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29677.5

    申请日:2023-07-07

    Abstract: 一种基于达临界稀释过程的硼微分价值测量方法,通过达临界稀释过程中源量程探测器实时监测的计数实现硼微分价值的测量。根据堆芯在次临界稀释过程中的硼浓度以及控制棒棒位信息,采用堆芯计算软件获得稀释过程初始时刻的源量程探测器计数增殖因子的计算值以及反应性计算值,并应用于稀释过程初始时刻的源量程探测器计数实测值,获得稀释过程初始时刻的反应性实测值,结合稀释过程初始时刻和结束时刻之间硼浓度变化,完成硼微分价值测量。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在达临界稀释过程中完成硼微分价值测量,弥补了目前核电厂启动物理试验缺乏硼微分价值实测值的现状。

    一种等效模拟压水堆堆芯内燃料组件弯曲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07189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619730.4

    申请日:2022-0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效模拟压水堆堆芯内燃料组件弯曲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压水堆燃料组件未弯曲时的水隙宽度和燃料组件弯曲尺寸,求解燃料组件弯曲后轴向各层内各个燃料组件间的水隙宽度;基于弯曲前后燃料组件四周水隙材料的原子数目守恒原则,保持弯曲前后水隙宽度不变,建立燃料组件弯曲后的等效模型;基于建立的燃料组件弯曲后的等效模型,采用与组件未弯曲时相同的输运计算程序进行输运计算,实现燃料组件弯曲对中子通量密度的影响分析。本发明具有建模简单的优势,并且可以通过在线更新材料的核子密度,实现对燃料组件弯曲随时间变化的快速模拟分析。可用于压水堆的优化设计和分析,提高压水堆的经济性,增强核电站运行的安全性。

    一种压水堆多燃料循环动态刻棒空间修正因子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8363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417464.7

    申请日:2022-04-20

    Abstract: 一种压水堆多燃料循环动态刻棒空间修正因子计算方法,通过压水堆燃料管理软件对压水堆前N‑1个燃料循环的功率历史跟踪过程进行模拟计算,获得第N个燃料循环寿期初堆芯各粗网内所跟踪核素的原子核密度;基于该原子核密度分布以及多群截面数据库,采用三维离散纵标中子输运程序获得各细网内共轭中子通量密度;将各细网内的共轭中子通量密度归并出对应粗网的共轭中子通量密度;通过粗网的共轭中子通量密度计算对应的堆外探测器响应函数;通过该响应函数计算当前燃料循环的动态刻棒空间修正因子,包括静态空间因子和动态空间因子。本发明可为商用压水堆多燃料循环换料堆芯的控制棒价值测量提供精确的空间修正因子。

    一种VVER机组堆外探测器响应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7983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343951.9

    申请日:2024-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VVER机组堆外探测器响应的计算方法:第一,根据VVER机组堆芯的几何和材料布置信息,构建VVER机组实体几何模型,对该模型分别进行六角形粗网网格和矩形细网网格的划分,并建立六角形粗网网格与矩形细网网格的映射关系,构建屏蔽计算物理模型;第二,通过三维离散纵标法执行共轭中子输运计算获得各个矩形细网网格的共轭中子通量密度;第三,将各个矩形细网网格的共轭中子通量密度归并到对应六角形粗网网格的共轭中子通量密度;第四,通过六角形粗网网格的共轭中子通量密度计算堆外探测器空间响应函数;第五,计算堆外探测器响应。本发明能够准确高效率实现VVER机组堆外探测器响应的计算,具有工业应用价值。

    一种压水堆动态氙条件的堆外探测器单点校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1146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414992.6

    申请日:2024-04-08

    Abstract: 一种压水堆动态氙条件的堆外探测器单点校刻方法,在压水堆升功率到指定功率水平的动态氙条件下,通过基于动态氙理论库重构的功率分布测量值确定堆外探测器校刻系数。方法具体为:首先获得动态氙条件下的堆内轴向功率偏移测量值以及堆外探测器电流信号测量值;其次,确定动态氙条件下的堆内轴向功率偏移修正因子以及动态氙条件下的响应‑电流修正因子;然后,采用堆芯物理分析软件对每个控制棒移动状态进行数值模拟,获得每个控制棒移动状态的堆内轴向功率偏移预测值和堆外轴向功率偏移预测值;最后,确定堆外探测器的校刻系数。本发明能够直接在动态氙条件下获得堆外探测器的校刻系数,用于堆芯功率水平的监控和指示,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一种压水堆堆芯瞬态精细功率重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89595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110256516.2

    申请日:2021-03-09

    Abstract: 一种压水堆堆芯瞬态精细功率重构方法,直接从瞬态固定源方程出发,利用源项展开法对瞬态固定源方程右端整体源项进行双四次勒让德多项式展开,中子通量密度特解采用双四次勒让德多项式展开,中子通量密度通解采用双曲函数展开,对于瞬态固定源项采用双二次勒让德多项式展开,并结合全堆角点无源条件以及角点通量连续条件进行全堆迭代求解获得各展开项的展开系数,以此重构出瞬态计算过程中每个时间点各节块网格内的精细功率分布,为堆芯瞬态模拟提供堆芯功率峰因子,热通道焓升因子等关键物理量。本发明为基于源项展开的瞬态精细功率重构方法,适用于商用压水堆堆芯物理模拟计算采用的节块方法,计算精度高,并能实现能群解耦,即多群精细功率重构。

    一种等效模拟压水堆堆芯内燃料组件弯曲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0718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619730.4

    申请日:2022-0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效模拟压水堆堆芯内燃料组件弯曲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压水堆燃料组件未弯曲时的水隙宽度和燃料组件弯曲尺寸,求解燃料组件弯曲后轴向各层内各个燃料组件间的水隙宽度;基于弯曲前后燃料组件四周水隙材料的原子数目守恒原则,保持弯曲前后水隙宽度不变,建立燃料组件弯曲后的等效模型;基于建立的燃料组件弯曲后的等效模型,采用与组件未弯曲时相同的输运计算程序进行输运计算,实现燃料组件弯曲对中子通量密度的影响分析。本发明具有建模简单的优势,并且可以通过在线更新材料的核子密度,实现对燃料组件弯曲随时间变化的快速模拟分析。可用于压水堆的优化设计和分析,提高压水堆的经济性,增强核电站运行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