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8084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51953.9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IPC: G01N21/359 , G01N21/3563 , G01N21/0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固体颗粒组分含量在线检测系统及信号校正方法,涉及测量技术领域,该系统中近红外光源发射装置用于发射近红外光束;光纤传输装置用于将近红外光束耦合至传输光纤内以及将探头收集装置收集的携带样品信息的近红外光传输至近红外光探测装置;探头收集装置用于将近红外光按照设定空间位置进行排布,并由光纤准直器准直成平行光后辐射至样品盒中的样品上,并将反射的近红外光收集至光纤传输装置处,信号处理装置用于根据固体颗粒的漫反射吸光度,基于信号校正和定量回归算法,对固体颗粒组分含量进行检测,本申请能有效提升固体颗粒组分含量检测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38177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78169.5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 西南科大四川天府新区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四角码型太赫兹吸收器及其设计方法,涉及微波吸收器技术领域,该吸收器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金属谐振层、中间介质层和金属反射层;所述金属谐振层包括多个周期性排列的金属微结构,所述金属微结构包括四个角码型金属贴片,四个角码型金属贴片的直角对准中心位置,呈中心对称分布;每个角码型金属贴片的宽度、长度以及相邻两个角码型金属贴片的距离由多目标粒子群算法优化设计得到,本申请能够实现四角码型太赫兹吸收器的快速设计,实现两个及以上的性能指标同时优化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和吸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29103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65705.0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 西南科大四川天府新区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材料的超声纵波声速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液浸超声脉冲回波法,获取材料的原始信号;对原始信号进行降采样处理和小波变换处理,定位一次表面反射波的时域位置;根据材料厚度和参考声速,确定一次底波和所述二次底波之间的参考的渡越时间;根据参考的渡越时间和所述一次表面反射波的时域位置,确定一次底波的第一时域位置和二次底波的第二时域位置;基于数字相关法、第一时域位置和第二时域位置,确定一次底波和二次底波之间实际的渡越时间;根据实际的渡越时间和材料厚度,确定超声纵波在材料中的超声纵波声速。能够快速自动无损检测大尺寸超低膨胀石英玻璃或锂铝硅系微晶玻璃的超声纵波声速。
-
公开(公告)号:CN11660928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367071.4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西南科大四川天府新区创新研究院 , 西南科技大学
IPC: G01N21/3586 , G01N2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太赫兹超材料传感器,属于太赫兹传感技术领域。在金属微结构和金属反射层之间设置微流通道,通过利用微流通道可有效降低液相生物分析物的厚度的优点,能够有效地降低水对太赫兹波的吸收;且通过设计金属微结构的谐振单元为三个工型结构,对不同折射率的液相生物分析物实现了高灵敏度传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187201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280187.4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西南科大四川天府新区创新研究院 , 西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圆环内嵌双开口谐振环结构参数确定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CST仿真产生实验数据集;所述实验数据集中的每组实验数据均包括圆环内嵌双开口谐振环结构的几何参数实验值和吸收性能参数实验值;基于所述实验数据集训练神经网络模型,获得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所述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为吸收性能参数,所述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为几何参数;基于所述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确定吸收性能参数需求指标对应的圆环内嵌双开口谐振环结构的几何参数设计值。本发明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了圆环内嵌双开口谐振环结构的几何参数的高效率设计,并提高了其吸收性能,达到吸收率接近100%的吸收和高品质因子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3252142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39086.5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IPC: G01F23/2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闭容器中白酒液位的非接触式测量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光纤飞秒激光器、泵浦光路、探测光路、太赫兹探测器、采集卡以及计算机;光纤飞秒激光器通过两根光纤,将激光分别输入至泵浦光路以及探测光路;泵浦光路内的反射器与待测密闭容器相互平行,泵浦光路内太赫兹源输出的太赫兹波,经反射器,垂直入射至待测密闭容器中,并将含有液位信息的太赫兹时域信号输入至太赫兹探测器,并由太赫兹探测器将含有液位信息的太赫兹时域信号输入至采集卡,采集卡将含有液位信息的太赫兹时域信号输入至计算机内,并由计算机根据含有液位信息的太赫兹时域信号确定待测密闭容器的液位。本发明能够降低测量误差,提高白酒液位的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04952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259069.6
申请日:2021-03-10
IPC: G01N21/35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金属方形谐振阵列的太赫兹微流传感器,该太赫兹微流传感器包括:盖层、金属矩形谐振阵列、金属反射镜面和衬底;衬底的表面设置金属反射镜面;金属反射镜面和盖层相对设置,金属反射镜面和盖层之间的空隙形成微流通道;金属矩形谐振阵列设置在微流通道内,且位于盖层的表面。金属矩形谐振阵列由多个金属矩形谐振单元组成,金属矩形谐振环单元包括两个相同的金属矩形谐振环,金属矩形谐振环螺旋绕制而成;两个金属矩形谐振环的外环相接;两个金属矩形谐振环旋转对称。本发明利用微流通道减轻水分对于太赫兹波的强吸收作用和金属方形谐振阵列位于微流通道中增加了待测液体和金属方形谐振阵列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传感器的Q值和探测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08296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959936.2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IPC: G01N21/3581 , G01N2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赫兹微流控传感器,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基底、金属反射镜面、金属微结构和盖层,所述盖层与所述金属反射镜面之间形成微流通道;所述金属微结构为超材料,所述超材料包括多个四环结构,各所述四环结构周期排布,所述四环结构包括四个同心的正方形环,四个所述正方形环的边长依次增大。本发明将超材料同微流通道结合,将样品注入盖层和金属反射镜面之间时,增强了局域电场,提高了样品对太赫兹的吸收率,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另外本传感器具有高度对称性即四倍对称,因此对入射太赫兹波具有偏振不敏感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076532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217289.2
申请日:2014-05-22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IPC: G02F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赫兹光导天线空间功率合成装置。该装置,包括飞秒激光器、反射镜、1/2波片、分束镜、精密位移平台、位移平台控制器、偏振片、聚焦透镜、光电导天线、太赫兹透镜、碲化锌电光晶体、1/4波片、渥拉斯顿棱镜、光电平衡探测器、锁相放大器、高压调制器、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该装置,不仅能保持光电导天线辐射太赫兹波的超宽带,而且能获得比单个光电导天线更高功率的太赫兹波辐射,实现两个甚至多个光电导天线太赫兹辐射在空间某一点的功率合成。
-
公开(公告)号:CN101566569A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910135895.9
申请日:2009-04-30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特征参量鉴别多种荧光光谱混叠物质的系统和方法。现有技术中经过采样、预处理、检测和人工筛选的方式来鉴别两个荧光光谱混叠物质的方法存在着效率低下,鉴别费用较高和准确性受人员主观因素影响等问题。本发明的通过特征参量鉴别多种荧光光谱混叠物质的系统以及方法先测量需鉴别荧光光谱混叠的物质的三维荧光光谱,提取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边际分布、原点矩和混合中心矩等几种比对特征参量α1;再计算对应参量的差值比C,以判定用于基准数据库的敏感特征参量β;存储物质种类名称和对应敏感特征参量β至基准数据库;接着测量需鉴别物质的三维荧光光谱并提取比对特征参量α2;然后依据所提取的比对特征参量α2和所获取的基准敏感特征参量β计算出需鉴别物质的相关度R;获取相关度值最大的物质名称以及对应的特征参量;最后输出相关度最大的物质名称、对应特征参量和相关度值,如此可高效、低成本和高准确度的进行两种荧光光谱混叠物质的鉴别,从而有利于快速、准确地进行荧光光谱混叠物质的现场种类鉴别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