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0985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680540.5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IPC: C02F1/463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湿地植物改良制备铁碳微电解材料的方法。其包括:(1)对湿地植物进行预处理获得前体材料;(2)将湿地植物、蒙脱石和还原铁粉的质量比定为(25~30):(25~30):(40~45),并以少量聚乙烯醇(PVA)为粘结剂制备铁碳微电解材料;(3)原材料按比例投加于造粒机中造粒,随后移入马弗炉中,梯度升温,最后烧制成型。本发明中湿地植物代替生物炭的直接添加可替代传统造孔剂,且相对传统造孔剂区域性造孔效果,可形成全域性的微孔结构,使材料孔隙分布更加均匀,电子传递更迅速,能有效提高铁碳微电解材料性能,并且降低了铁碳微电解材料制备成本、简化了烧制工艺和避免多次焙烧浪费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13351641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99184.5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IPC: B09C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覆盖生物修复选冶渣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分别制备好氧工程菌液和厌氧工程菌液、配置选冶渣重金属固化菌液、选冶渣堆准备、喷洒重金属固化菌液和养护固化五个步骤。利用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的特性,构建选冶渣重金属污染无覆盖生物修复体系,能使选冶渣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降低80%~95%,降低了选冶渣重金属污染修复施工难度,提高了重金属固化/稳定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152031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259205.0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西南科技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Q50/26 , G06Q10/0639 , G06Q10/06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铅锌冶炼渣场及影响区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集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冶炼渣场及影响区重金属环境污染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治理技术筛选、综合防治技术集成。本发明通过对西南铅锌冶炼渣场源头及影响区周边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实地调查、重金属污染指标监测,划分冶炼渣场及影响区,对不同重金属污染特征区域进行技术筛选,并进行验证实验,使冶炼渣场及影响区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构建冶炼渣场及影响区重金属污染防治集成技术,并通过典型铅锌冶炼渣场及影响区的技术示范进行验证和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4861982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210363464.3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智能筛选系统,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其筛选步骤如下:首先向关键参数库中输入相关数据,然后再计算出与相关数据有关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通过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计算出组合权重,最后按照排序方法排列出最佳修复方案排序。本发明通过智能的筛选评价方法来缩小修复技术的选择范围,根据专家的经验对各指标间相对重要性来确定权重,将独立与综合评价相结合,数据输入、集成赋权以及评价排序共同构成评价流程,初步构建一个筛选评价模型,其适用范围较广,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并且采用此种方法来筛选效率较高,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了修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30788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59116.6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西南科技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铜选冶渣场及影响区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集成的推广模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选冶渣场及影响区重金属污染来源及环境污染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治理技术筛选、综合防治技术集成及模式构建。本发明通过对西南有色选冶渣场源头及影响区周边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实地调查、重金属污染指标监测,划分选冶渣场及影响区环境污染安全风险等级,对不同重金属污染特征区域进行技术筛选,使选冶渣场及影响区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构建选冶渣场及影响区重金属污染防治集成技术,并通过典型铜选冶渣场及影响区的技术示范进行验证和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4965532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210480736.8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IPC: G01N23/223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健康风险的建设用地修复效果评价方法,其包括:步骤s1:取重金属污染土壤,测定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量;步骤s2:分析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组成;步骤s3:计算污染土壤中重金属每天由不同途径进入到人体的含量;步骤s4:将修复前单一重金属酸可溶态进入人体的量与人体对单一金属每日耐受值对比,并进行相应判断;步骤s5:取修复后的土壤,分析该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组成;步骤s6:计算并判断是否达到修复目标。本发明引入单一重金属人体每日耐受值,摒弃致癌、非致癌因子,使得评价过程更加便捷,评价结果更直观。
-
公开(公告)号:CN11496553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80736.8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IPC: G01N23/223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健康风险的建设用地修复效果评价方法,其包括:步骤s1:取重金属污染土壤,测定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量;步骤s2:分析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组成;步骤s3:计算污染土壤中重金属每天由不同途径进入到人体的含量;步骤s4:将修复前单一重金属酸可溶态进入人体的量与人体对单一金属每日耐受值对比,并进行相应判断;步骤s5:取修复后的土壤,分析该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组成;步骤s6:计算并判断是否达到修复目标。本发明引入单一重金属人体每日耐受值,摒弃致癌、非致癌因子,使得评价过程更加便捷,评价结果更直观。
-
公开(公告)号:CN11486198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363464.3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智能筛选系统,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其筛选步骤如下:首先向关键参数库中输入相关数据,然后再计算出与相关数据有关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通过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计算出组合权重,最后按照排序方法排列出最佳修复方案排序。本发明通过智能的筛选评价方法来缩小修复技术的选择范围,根据专家的经验对各指标间相对重要性来确定权重,将独立与综合评价相结合,数据输入、集成赋权以及评价排序共同构成评价流程,初步构建一个筛选评价模型,其适用范围较广,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并且采用此种方法来筛选效率较高,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了修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0254686U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20026415.4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激光对焊的装置。所述装置可包括框架、第一滑轨、第二滑轨,以及自上而下设置在框架内的第一夹具体、第二夹具体和底架,其中,框架包括上下连接的上盖板、支柱和底座,上盖板水平设置并具有第一通孔,底座包括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底板水平设置并具有第二通孔;第一滑轨水平设置且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侧板连接;底架有中空腔体并位于第一、第二侧板之间,具有与第一滑轨匹配的通孔;第二滑轨水平设在腔体内,并与第一滑轨相垂直;第二夹具体设在腔体内,并有与第二滑轨匹配的通孔;第一夹具体与上盖板下表面连接,并与第二夹具体相面对。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包括:能结构简单实用,操作简单,便于日常维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