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7319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99922.6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30/27 , E21B43/26 , E21B43/267 , E21B49/00 , G06F30/28 , G06N3/04 , G06N3/08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改进物理约束神经网络的非常规油气藏裂缝预测方法,利用拉丁超立方采样和UFM模拟方法建立非常规油气藏水力裂缝数据库,采用简化的压裂液滤失模型、支撑缝长预测模型、支撑缝高预测模型和裂缝体积守恒规律建立改进的PKN裂缝扩展模型,在PCNN模型损失函数的物理损失项中嵌入改进PKN裂缝扩展模型,所得拟合精度更高,水力裂缝参数预测结果更加可靠。本发明计算代价较小,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43397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682046.1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页岩气开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超临界CO2与页岩反应原位渗透率检测装置及方法,稳压罐、充满CO2的中间容器和岩心夹持器均位于恒温箱内;氮气气瓶的出气口与增压泵入口相连通,增压泵出口端与稳压罐的进气口相连通;稳压罐的出气口与三通阀的一号阀门相连接;中间容器设有底部仓与顶部仓,顶部仓中充满CO2,中间设有可受压力驱动的活塞;驱替泵与中间容器底端进液口相连通;中间容器顶部出口与三通阀的二号阀门相连接;在岩心夹持器上设有围压加载口,岩心夹持器气体入口与三通阀的三号阀门相连接。本发明既能够保证超临界CO2与页岩岩心在预设温度、压力下的充分反应,又可实现原地高温高压条件下渗透率的准确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736544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509235.9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加热辅助提高稠油采收率的实验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实验模拟装置包括高精度驱替泵、二通阀、中间介质腔体、中间压力腔、移动隔板、填砂管、填砂管冷却装置、端部加热装置、回液冷却槽、换热细管、循环泵、回压阀、回压泵、出液冷却装置、接液试管、温度控制器、温度/功率显示器、压力传感器和计算机等,结合配套的模拟方法,能够实现对电磁加热辅助注水驱替提高稠油采收率的实验模拟,帮助揭示提高稠油采收率原理。
-
公开(公告)号:CN113935253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111549073.2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30/27 , E21B41/00 , G06F11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赋权的页岩气井经验产量递减模型拟合方法,以生产历史数据递减阶段的递减特征为基础,利用离群因子检测算法识别生产历史数据中的异常点,利用指数平滑法修正异常值,结合欧式距离合理赋予生产历史数据拟合权重,在求解经验产量递减模型参数过程中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的思路,所得拟合精度更高,预测结果更加可靠。本发明除用于预测页岩气井生产数据外,还可推广用于其他类型的非常规油气藏,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004100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309823.9
申请日:2021-11-0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50/02 , G06T3/4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藏辅助历史拟合和优化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油藏地质资料、井数据等建立地质模型、属性模型和目标井模型;获取目标井的生产资料,如产油量、产气量、井底流压和含水率等常见历史拟合数据;根据获取的历史数据为生产井建立历史开发策略并建立对应油藏的基础数值模拟模型;建立历史拟合目标函数,计算数模结果与观察值之间的差值;建立敏感性分析,确定所有不确定性参数对目标函数的影响;不确定性分析,将敏感性分析结果中不敏感的参数去掉,剩下的参数应用到不确定性分析中;建立优化模型,利用进化策略算法寻找最优参数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12861331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116471.9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构建油气藏数值模拟器系数矩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油气藏基本数据;步骤2,建立单相油流渗流微分方程;步骤3,采用有限差分法对油气藏数学模型进行推导和离散;步骤4,对油气藏进行结构化网格剖分和网格编号;步骤5,建立哈希表存储网格坐标与编号关系;步骤6,对建立的哈希表结合每个键的长度进行重新排序,形成新的网格排序结构;步骤7,将哈希表按照对角线规律重新形成邻接图结构,组织网格间的连接关系,生成邻接表;步骤8,根据邻接表,组装渗流微分方程的矩阵方程,进行求解计算。本发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油气藏数值模拟器的求解速度,对于油气藏数值模拟器的编制具有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12550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543569.2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藏领域,公开了一种气藏二氧化碳驱突破后动态表征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气藏二氧化碳驱突破后动态表征方法,包括:采集气藏岩心并测量岩心的属性;将岩心依照排列系数大小顺序串联为长岩心;进行长岩心二氧化碳驱替天然气实验得到实验值;创建长岩心数值模拟模型进行长岩心二氧化碳驱替天然气模拟得到模拟值;基于实验值与模拟值计算突破后动态表征参数值;采用粒子群算法更新二氧化碳突破后各段岩心的渗透率以得到最优突破后动态表征参数值的长岩心模型;基于最优突破后动态表征参数值的长岩心模型,对二氧化碳驱替天然气进行模拟,得到二氧化碳突破后的动态特征。本申请能够实现二氧化碳驱突破后生产动态的准确表征。
-
公开(公告)号:CN11910656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54743.1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质平衡的水驱气藏CO2封存量计算方法。首先处理单井生产动态数据,删除无效数据,计算单井生产时间、日产量、累产量和地层压力。然后利用立方加缔合状态方程计算在气井生产过程中天然气的偏差因子,并绘制拟对比压力与累产量关系曲线图,利用回归方程计算气藏的动态储量。利用立方加缔合状态方程计算CO2的溶解气水比和流体的体积系数。设置不同的储层压力和甲烷采收率,利用立方加缔合状态方程计算天然气和CO2的偏差因子、溶解度和摩尔体积,最终计算出不同地层压力下CO2的封存量。本发明具有计算速度快、精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更好地指导真实气藏注CO2地质封存。
-
公开(公告)号:CN115726776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11484396.2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常规油气藏经验产量递减模型优选方法,通过对研究区块生产时间超过3年的油气井计算EUR并求得标准EUR,然后根据不同生产时间数据拟合经验产量递减模型,利用适用井数判断经验产量递减模型在不同生产时间下的整体适用性,通过比较不同经验产量递减模型预测EUR与标准EUR的相对误差,寻找不同生产时间下的最优经验产量递减模型,为区块投产新井在不同生产时间下的递减分析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99322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397681.3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30/20 , G06T11/20 , G06F16/21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下气体储存技术领域,公开了缝洞型储气库注采相渗滞后分析方法、设备及介质,缝洞型储气库注采相渗滞后分析方法包括:通过缝洞型储气库岩心多轮次气水相渗实验得到多周期渗吸驱替后的相对渗透率数据,用于生成缝洞型储气库的相渗滞后曲线;基于动态参数构建缝洞型储气库地质模型和数值模拟模型;计算相渗滞后曲线影响下多周期地下气体体积;评价相渗滞后对缝洞型储气库注采影响程度,调整缝洞型储气库运行方案中的单周期采气总量和各生产井配产。采用本方案能够解决目前缝洞型储气库乃至常规储气库运行模拟过程中忽略相渗滞后导致的误差问题,从而为储气库运行方案的制订提供指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