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CO2与页岩反应原位渗透率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3397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682046.1

    申请日:2023-12-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页岩气开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超临界CO2与页岩反应原位渗透率检测装置及方法,稳压罐、充满CO2的中间容器和岩心夹持器均位于恒温箱内;氮气气瓶的出气口与增压泵入口相连通,增压泵出口端与稳压罐的进气口相连通;稳压罐的出气口与三通阀的一号阀门相连接;中间容器设有底部仓与顶部仓,顶部仓中充满CO2,中间设有可受压力驱动的活塞;驱替泵与中间容器底端进液口相连通;中间容器顶部出口与三通阀的二号阀门相连接;在岩心夹持器上设有围压加载口,岩心夹持器气体入口与三通阀的三号阀门相连接。本发明既能够保证超临界CO2与页岩岩心在预设温度、压力下的充分反应,又可实现原地高温高压条件下渗透率的准确测试。

    一种油藏辅助历史拟合和优化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04100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309823.9

    申请日:2021-1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藏辅助历史拟合和优化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油藏地质资料、井数据等建立地质模型、属性模型和目标井模型;获取目标井的生产资料,如产油量、产气量、井底流压和含水率等常见历史拟合数据;根据获取的历史数据为生产井建立历史开发策略并建立对应油藏的基础数值模拟模型;建立历史拟合目标函数,计算数模结果与观察值之间的差值;建立敏感性分析,确定所有不确定性参数对目标函数的影响;不确定性分析,将敏感性分析结果中不敏感的参数去掉,剩下的参数应用到不确定性分析中;建立优化模型,利用进化策略算法寻找最优参数组合。

    一种快速构建油气藏数值模拟器系数矩阵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61331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116471.9

    申请日:2021-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构建油气藏数值模拟器系数矩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油气藏基本数据;步骤2,建立单相油流渗流微分方程;步骤3,采用有限差分法对油气藏数学模型进行推导和离散;步骤4,对油气藏进行结构化网格剖分和网格编号;步骤5,建立哈希表存储网格坐标与编号关系;步骤6,对建立的哈希表结合每个键的长度进行重新排序,形成新的网格排序结构;步骤7,将哈希表按照对角线规律重新形成邻接图结构,组织网格间的连接关系,生成邻接表;步骤8,根据邻接表,组装渗流微分方程的矩阵方程,进行求解计算。本发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油气藏数值模拟器的求解速度,对于油气藏数值模拟器的编制具有实用价值。

    气藏二氧化碳驱突破后动态表征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12550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543569.2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藏领域,公开了一种气藏二氧化碳驱突破后动态表征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气藏二氧化碳驱突破后动态表征方法,包括:采集气藏岩心并测量岩心的属性;将岩心依照排列系数大小顺序串联为长岩心;进行长岩心二氧化碳驱替天然气实验得到实验值;创建长岩心数值模拟模型进行长岩心二氧化碳驱替天然气模拟得到模拟值;基于实验值与模拟值计算突破后动态表征参数值;采用粒子群算法更新二氧化碳突破后各段岩心的渗透率以得到最优突破后动态表征参数值的长岩心模型;基于最优突破后动态表征参数值的长岩心模型,对二氧化碳驱替天然气进行模拟,得到二氧化碳突破后的动态特征。本申请能够实现二氧化碳驱突破后生产动态的准确表征。

    缝洞型储气库注采相渗滞后分析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99322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397681.3

    申请日:2024-04-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下气体储存技术领域,公开了缝洞型储气库注采相渗滞后分析方法、设备及介质,缝洞型储气库注采相渗滞后分析方法包括:通过缝洞型储气库岩心多轮次气水相渗实验得到多周期渗吸驱替后的相对渗透率数据,用于生成缝洞型储气库的相渗滞后曲线;基于动态参数构建缝洞型储气库地质模型和数值模拟模型;计算相渗滞后曲线影响下多周期地下气体体积;评价相渗滞后对缝洞型储气库注采影响程度,调整缝洞型储气库运行方案中的单周期采气总量和各生产井配产。采用本方案能够解决目前缝洞型储气库乃至常规储气库运行模拟过程中忽略相渗滞后导致的误差问题,从而为储气库运行方案的制订提供指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