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9482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877840.5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T7/00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47 , G06V10/25 , G06V10/764 , G06V10/762 , G06V10/40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X射线图像焊缝缺陷检测方法,利用FasterRCNN网络对X射线图像进行焊缝缺陷检测,相较于传统FasterRCNN,本发明改进了主干网络的ResNet50模块,在Bottleneck中最后一个卷积层后面增加了gi信息增益模块,提升特征提取能力,同时,对RPN网络中的预设锚框生成比例进行修改,使用K‑Means++算法对待检测的目标长宽比例进行聚类,得到更符合当前检测数据集的缺陷特征长宽比例分布,提升缺陷检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517475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786831.5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nventor: 林铁军 , 杨程淞 , 于浩 , 郭建华 , 聂家昌 , 王雪刚 , 张强 , 余成秀 , 韩浩 , 曾馨 , 温晓松 , 刘朕 , 王磊 , 朱泽林 , 沈瑞奇 , 余文乐 , 兰含悦
IPC: E21B10/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磨抗碰的新型喙形齿多刀翼PDC钻头,包括上接头和钻头基体,上接头连接上部钻井工具,钻头基体布局水眼、刀翼和牙齿,钻头采用周向40°均匀间隔分布的九刀翼设计,三个主刀翼延伸至钻头中心,三个副刀翼和三个短刀翼交错布局,各刀翼前后排交错布置喙形PDC主齿和PDC副,设计上方略宽、下方较窄的PDC彖形片,彖形尖锥以刺入‑劈裂的方式破坏岩石,前后排及同排主齿和副齿安装高度差0.5‑1mm、齿倾角8‑10°。喙形齿多刀翼PDC钻头主齿刺入‑劈裂、副齿剪切共同破岩,大幅度减少破岩所需扭矩;多刀翼设计平衡了井底岩石‑刀翼的受力分布,降低单位时间牙齿磨损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切削部位磨损严重、进齿慢和布齿不合理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9165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61405.1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真三轴水力压裂下天然裂缝动态监测方法及相关设备。方法包括:基于水压试验,利用光纤传感器获取天然裂缝的试样在真三轴水力压裂下的动态参数,其中,试样包括井筒;基于动态参数,确定试样的裂缝滑移和井筒的形变量。可以研究天然裂缝类型、压裂液排量、裂缝相交角度等参数下对井筒的形变量的影响,以实现定量评价,为压裂层位优选以及压裂施工现场参数优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对推动水平井筒损坏防治理论与技术及现场施工设计优化都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95338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093032.X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T7/00 , G06T7/194 , G06V10/2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774 , G06V10/40 , G06V10/25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射线图像焊缝缺陷检测方法,利用Faster RCNN网络对射线图像进行目标检测,在传统Faster RCNN的基础上,本发明增加背景减去网络层,得到五个模块的Faster RCNN网络结构,该背景减去网络层具有带更新的参数,能随着网络训练不断优化降低背景的效果,突出缺陷特点,同时,利用三支路区域推荐网络层代替传统区域推荐网络,它具有的两个回归分支使预测缺陷位置信息的任务得到细分,一个分支负责预测缺陷的中心点横坐标和宽,一个分支负责预测缺陷的中心点纵坐标和高,增强缺陷位置预测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734383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786005.7
申请日:2020-08-05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3/26 , E21B49/00 , E21B47/06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地层闭合压力的压裂测试与解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压裂设计方案,在压裂管柱底部安装井下压力计,并完成各项施工准备;S2:完成加砂泵注实施顶替阶段,有序地逐步降低泵注排量至停止泵注,在降排量阶段中,选取阶梯平台数据点获得对应的施工排量和井底压力;S3:建立井底压力的压力平衡模型;S4:将步骤S2收集得到的施工排量和井底压力数据代入所述压力平衡模型中,构建模型求解方程组;S5:通过求解所述模型求解方程组中的未知数,得到所述地层闭合压力。本发明能够更方便地获得地层闭合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632579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644087.0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3/02 , G01N13/04 , G01N15/0826 , G01N15/088 , G01N33/24 , G01N2013/0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黏土矿物强制自吸量预测方法,首先根据现场岩芯,获取页岩黏土矿物基本特征参数;然后建立页岩黏土矿物片状孔隙平行平板毛细管内流动方程;其次建立页岩黏土矿物均匀毛细管束强制自吸模型;最后引入分形理论,计算具有分形特征的黏土强制自吸量。本发明通过对页岩黏土进行压汞实验获得毛细管管径大小和形态分布,考虑页岩黏土矿物在压裂过程中受到毛管力、粘土孔隙渗透压以及强制自吸作用力的影响,考虑黏土毛细管非圆性特征、边界滑移效应、粘土矿物渗透压及强制外力的影响,结合分形理论建立了综合考虑页岩黏土孔隙尺寸分形特征、孔道迂曲度、滑移效应、强制自吸力的页岩黏土矿物强制自吸量预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927167B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610453099.X
申请日:2016-06-21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1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超深井的特殊螺纹气密封油套管接头,包括管体部分和接箍部分。接头由两级主密封(锥面/锥面密封结构、球面/锥面密封结构)、三级辅助密封(‑15°角扭矩台肩、两个直角扭矩台肩)、变形释放空间、退刀槽、连接螺纹等等组成。本发明解决了超高压油气井螺纹接头容易出现粘扣,密封失效、扭矩台肩剪切失效,接头抗应力腐蚀性能差、螺纹连接强度差,应力分布不均等技术问题,可用于高温、高压油气井,深井、超深井,定向井,水平井等。
-
公开(公告)号:CN11767126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76424.5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V10/26 , G06V10/25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V20/70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改进U‑Net的图像异常特征分割方法。以残差卷积模块为基本单元,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U‑Net的图像异常特征分割方法。在U‑Net的编码、解码部分引入残差卷积模块对图像目标进行特征提取;并结合改进的空间注意力机制,加强目标区域关注度;最后使用多层级特征加强模块,充分融合低层特征的空间信息和高层特征的语义信息;在网络训练时使用混合损失优化分割结果。本发明公开的医学图像异常特征分割方法,可提升医学图像异常特征的分割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24124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461980.4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三轴水力压裂下天然裂缝状态动态监测方法及相关设备,涉及裂缝滑移与开度监测领域,主要为解决现有技术仍不能实时地去监测实验过程中裂缝随各类实验参数的变化规律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基于监测系统获取试样在水力压裂情况下的动态参数,其中,所述试样为具备裂缝特征的致密储层模拟试样;基于所述监测系统反馈的试样的动态参数确定试样的裂缝开度和裂缝滑移量。本发明用于真三轴水力压裂下天然裂缝状态动态监测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489212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512091.1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钻杆接头的类金刚石薄膜耐磨带,该耐磨带呈环状,环状体通过真空离子镀技术在钻杆接头表面制得,耐磨带由TiN过渡层、多层类金刚石薄膜组成,其中:TiN过渡层在钻杆接头表面;TiN过渡层上部为多层类金刚石薄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得耐磨带在钻杆接头表面分布均匀,具有较好的结合强度,耐磨带硬度高大45GPa,以达到提高钻杆接头表面硬度、减小摩擦的目的,解决了目前钻杆接头使用寿命低、可靠性差的难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