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6764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05241.7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页岩水平井分段压裂套管变形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断层和天然裂缝发育相关情况,以及设定注液、施工条件下,裂隙岩石的压力演化与损伤扩展出的水力裂缝,建立第一模型,所述第一模型为包含地层尺寸的三维流固耦合损伤数值模型,所述第一模型为全局模型;S2、基于地层、水泥环、套管相关情况,建立第二模型,所述第二模型为地层‑水泥环‑套管变形模型,所述第二模型为子模型;S3、采用所述第一模型进行应力变化模拟,将所述第一模型的应力变化结果传递至所述第二模型,利用所述第二模型进行套管变形预测。本发明充分考虑断层、天然裂缝带三维构造存在以及分段压裂对断层、天然裂缝的影响,通过全局模型与子模型共同模拟的方式,有助于进一步准确预测页岩储层分段压裂过程中水平井套变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206977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0182311.8
申请日:2024-02-19
Applicant: 成都劳恩普斯科技有限公司 ,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裂用二维柔性暂堵剂及其制备方法,步骤S1、采用增韧剂与生物可降解材料进行熔融共混,以对生物可降解材料进行增韧改性,冷却,得到颗粒母料;增韧剂选自聚己内酯PCL、己二酸丁二醇酯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共聚物PBAT、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羟基脂肪酸酯PHA中的至少一种;生物可降解材料为聚乳酸或聚乙交酯或两者的混合物;S2、将颗粒母料均匀分散在聚乙烯醇溶液中,得到混合溶液;S3、混合溶液进行纺丝得到纤维,将纤维加工成布,再将纺织的布切割成不同形状即得到二维柔性暂堵剂。该二维柔性暂堵剂,遇水后到达一定温度可柔性变形包裹暂堵剂颗粒和粉末形成复合暂堵转向,显著提升暂堵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37236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0020743.X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7/11 , E21B43/27 , E21B43/26 , E21B33/13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酸压暂堵段塞形成、失稳动态数值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考虑暂堵过程中,裂缝宽度变化、酸液溶蚀后裂缝壁面形态、封堵形成位置、封堵后缝内压力变化过程,采用数值方法开展模拟,最终实现对暂堵酸压段塞形成、封堵及失稳过程的模拟。本发明能够实现对酸压过程中不同工况条件下暂堵酸压段塞形成、封堵及失稳过程的模拟,为定量化设计暂堵剂加量、加入时机等参数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77476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82305.6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9/00 , E21B43/27 , G06F30/28 , G06F30/12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压裂缝内粘性指进效果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可视化平板裂缝装置;S2:计算实验条件下的排量;S3:配置酸压流体一与酸压流体二,所述酸压流体一的粘度高于所述酸压流体二的粘度,所述酸压流体二中含有示踪剂;S4:将所述酸压流体一充满所述可视化平板裂缝装置,然后以所述排量采用所述酸压流体二进行驱替,驱替过程中采用高清摄像机拍摄,获得两相流体界面图像;S5:对所述两相流体界面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根据处理后的灰度值计算界面曲率与指进系数;S6:根据界面曲率与指进系数的大小,评价粘性指进效果好坏。本发明能够对粘性指进效果进行有效评价,为酸压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68659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42433.8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3/26 , E21B33/13 , E21B43/30 , G06F30/13 , G06F30/28 , G06F17/11 , G06F111/10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为调控射孔簇暂堵促使裂缝均衡起裂扩展的方法,包括:S1:建立目标区块的射孔水平井井筒模型与暂堵球模型;S2:将所述射孔水平井物理模型和所述暂堵球模型耦合,开展暂堵球运移坐封数值模拟;S3:根据暂堵球坐封孔眼位置特征,采用变孔数射孔,调整井筒射孔孔眼分布,人为调控暂堵球坐封射孔簇;S4:建立目标井的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裂缝扩展模型;S5:预测不同暂堵参数下的裂缝扩展形态,根据裂缝扩展形态对暂堵次数、投球方式进行优化,调控裂缝扩展均衡。本发明基于暂堵球坐封孔眼特征进行射孔簇暂堵人为调控,并进行暂堵后裂缝扩展模拟,依据双原则同步优化方法对暂堵次数,暂堵球投递方式进行优化,促进裂缝均衡扩展。
-
公开(公告)号:CN11526678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210735474.5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23/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岩石力学性质的页岩油储层脆性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测量的矿物成分计算不同矿物的质量百分含量;利用岩样单矿物组分计算杨氏模量强势量和泊松比强势量,并对泊松比强势量进行修正处理;利用杨氏模量强势量和修正后的泊松比强势量计算力学性质强势量;计算岩样不同矿物质量百分含量和力学性质强势量;确定不同矿物偏差因子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计算岩石脆性指数。本发明同时考虑影响岩石脆性的矿物成分与岩石力学参数,并定义新的脆性指数对岩石可压性潜力进行定量综合定量表征,首次通过结合岩石矿物本身的力学性质和内在裂缝存在潜力计算微脆性指数定量表征岩石初始微裂缝发育程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584963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1141915.5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常规储层可压裂性综合评价方法,包括步骤1)通过围压原位环境下的静态岩石力学参数计算脆性指数;2)建立分叉非规则裂缝的岩石断裂韧性计算模型;3)通过裂缝净压力、最大水平主应力、最小水平主应力计算水力裂缝诱导断裂指数;4)通过所述页岩脆性指数、所述岩石断裂韧性、所述水力裂缝诱导断裂指数,计算页岩可压裂性指数,进行非常规储层可压裂性综合评价。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未考虑水力裂缝诱导断裂指数综合影响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综合考虑储层岩石组成、结构、孔隙、流体等综合特征弹性参数脆性评价模型、断裂韧性评价模型,同时还考虑围压以及水力裂缝诱导断裂指数影响的可压裂性评价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20151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10255190.0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3/267 ,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支撑剂注入‑返排过程的实验装置及方法,所述实验装置包括循环系统、计量系统、循环管线一、循环管线二、进气管线、三通出气管线、压缩机;所述循环系统包括依次相连形成循环的配液系统、输入泵一、平板裂缝、分离系统、储液罐一、输入泵二;所述配液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混砂槽和配液罐;所述分离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固液分离器和气液固三相分离器;所述计量系统包括流量计一、流量计二、压力传感器一和压力传感器二。本发明能够模拟正向的输砂铺置、反向冲砂返排、反向气液同出,且能同时考虑输砂过程压裂液滤失,以及反向排放、产出过程中地层气多点进液气的工况,从而真实模拟水力压裂过程中及裂缝闭合后地层流动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803260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70510.X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暂堵层流动能力定量表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就地条件下暂堵层两端流体压差;S2:根据步骤S1中的流体压差,在实验条件下制作暂堵层样品,获取所述暂堵层样品孔隙结构参数;S3:对暂堵层样品进行流动性测试,获取流动性参数;S4:根据暂堵层样品所述孔隙结构参数以及所述流动性参数确定第一关系式,所述第一关系式用于定量表征暂堵层流动能力。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测量暂堵层孔隙结构参数从而确定暂堵层渗透率的方法,相比驱替测量的方式,本申请中的流动能力定量表征方法具有快速便捷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02996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05692.4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流量交换的煤层气压裂井产量计算方法,属于地质资源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煤层气渗流控制方程,利用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表征多尺度裂缝系统,基于有限体积法求解压力分布;基于高斯分布建立煤层渗透率的非均质分布,引入多重渗流机制函数表征煤层渗透率演化规律;基于Fisher分布函数,建立煤层割理/裂缝系统,考虑动态裂缝宽度演化,结合立方定律,建立自支撑裂缝渗透率演化模型;在完成煤层气压裂井多尺度渗流求解后,建立煤层气压裂井产能基本方程,并将该方程在正交网格上进行离散求和,将全局压力解代入产能方程,得到煤层气压裂井的产能。本发明提高了煤层气压裂井的产能计算效率和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