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8548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13432.2
申请日:2023-02-15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用于液固两相流输送耐冲蚀平板闸阀,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频繁启闭,且输送介质中含有固体颗粒的场景中,解决目前平板闸阀存在的不足,装置主要包括有下阀盖、阀座密封板、闸板保护环、闸板、上阀盖、手轮支架、手轮,加装的闸板保护环可以在流体经过闸板导流孔时,使流体流动方向发生改变,避免了垂直冲击闸板导流孔边缘造成的冲蚀磨损,相较于现有的平板闸阀在开启或关闭时,有流体进入下阀盖,本发明的闸板和阀座密封板不管在开启或关闭的情况下,都会形成密封,保证了流体不会进入下阀盖中,本发明增加下阀盖可以解决阀门清洗困难的问题。本发明结构简单、功能性强适用于液固两相流输送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56706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110840077.X
申请日:2021-07-24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M3/28
Abstract: 一种油气井封隔器密封性能参数测试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装置主要包括:腔体、封隔器胶筒、高精度应变计、支撑环、可溶销钉、内螺纹、盲孔、下防突环、下棘齿、上棘齿、中心管、卡槽、螺栓、外螺纹、承压腔室、有效接触长度,其中,可溶销钉能实现可控溶解,解除支撑环对下防突环的轴向定位,实现压缩封隔器胶筒回弹及其自动解封;基于该装置及方法可有效模拟封隔器胶筒的坐封过程,并开展封隔器胶筒坐封力学行为及密封性能参数的准确测试,得到不同轴向压缩距下,封隔器胶筒与模拟套管内壁之间的接触应力及分布、有效接触长度、封隔压力、密封能及其变化规律,为深井、超深井及大规模压裂的页岩气井的封隔器密封性能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81342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54166.8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稀相气‑固两相流冲蚀速率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收集影响设备、装置或管件等冲蚀速率的参数;步骤二,喷嘴冲蚀试验准备;步骤三,气体流量测试;步骤四,气体流量CFD模拟;步骤五,对比模拟结果与测试结果以优选湍流模型及近壁面处理方法;步骤六,颗粒速度测试;步骤七,颗粒速度CFD模拟;步骤八,对比模拟结果与测试结果以构建颗粒运动模型;步骤九,冲蚀速率测试;步骤十,冲蚀CFD模拟;步骤十一,对比模拟结果与测试结果以修正冲蚀速率模型;步骤十二,形成一种稀相气‑固两相流冲蚀速率预测方法。本方法可用于任意稀相气‑固两相流工况,具有准确性高、通用性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324041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08112.1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量化含水率对气固冲蚀行为影响的测试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装置主要包括:空压机、干燥机、压力控制阀、连接管、喷射管、水箱、试样放置管、旋风分离器、储沙罐、智能加砂器,其中旋风分离器、储沙罐、智能加砂器依次连接到循环管路内,可以实现砂粒的循环利用,喷射管和试样放置管都通过沟槽密封箍接入循环管路,拆装方便,密封性能好,通过调节喷射管开关的打开时间,可以控制气固冲蚀的含水率,实验时,先进行不含水的气固冲蚀试验,得出实验结论,然后进行含水的气固冲蚀试验,得出含水时的实验结论,对比加水前后的实验结果就可以分析含水率对气固冲蚀行为的影响规律。本发明适用于材料气固冲蚀模拟及防护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376030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839065.5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一种油气井水泥环压力传递演化规律的测试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装置主要包括:直角台肩、上腔体、第一锥形台肩、下腔体、水泥环、内螺纹、下组合垫圈、承压腔室、上组合垫圈、高精度应变计、第二锥形台肩、定位孔、凹槽、盲孔,基于该装置及方法可有效模拟套管外水泥环对深井及超深井地层压力的传递及演化过程,开展不同地层压力作用下,套管外水泥环压力传递演化规律测试,并准确获取地层压力作用下水泥环套管受到的外压/背压及其随时间的演变规律、套管外水泥环对地层压力的传递效率、水泥浆体系及水泥环厚度对管外水泥环压力传递的影响规律,全面反应水泥环压力传递特性及演化规律,为深井及超深井套管选材及强度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813424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210354166.8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稀相气‑固两相流冲蚀速率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收集影响设备、装置或管件等冲蚀速率的参数;步骤二,喷嘴冲蚀试验准备;步骤三,气体流量测试;步骤四,气体流量CFD模拟;步骤五,对比模拟结果与测试结果以优选湍流模型及近壁面处理方法;步骤六,颗粒速度测试;步骤七,颗粒速度CFD模拟;步骤八,对比模拟结果与测试结果以构建颗粒运动模型;步骤九,冲蚀速率测试;步骤十,冲蚀CFD模拟;步骤十一,对比模拟结果与测试结果以修正冲蚀速率模型;步骤十二,形成一种稀相气‑固两相流冲蚀速率预测方法。本方法可用于任意稀相气‑固两相流工况,具有准确性高、通用性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564770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846864.9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F16L57/06 , F16L55/045 , F16L4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整流罩防刺功能的抗冲蚀装置,它主要由半球形整流罩、缓冲腔室以及固定支架构成,可加装于弯管中弯头与直管段连接部位,高效提升弯管的抗冲蚀性能。本发明所设计的抗冲蚀装置安装简单、效果显著,在整流罩的防刺及分流作用下,改变了颗粒原有运动轨迹,可将直接撞击弯管弯头部位的颗粒吸附于缓冲腔室内部,颗粒随之绕流运动,形成低速逆流区域,缓解冲蚀。由于整流罩的存在,使得整流罩后方的管道内部流场发生变化,湍流动能显著增大,颗粒的运动更易于受到流体干扰,降低弯头部分的冲蚀磨损,提高弯管的抗冲蚀性能。与传统方法相比可将弯管抗冲蚀性能高效提升至70%以上,更好的延长弯管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39267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16154.X
申请日:2024-04-2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金属材料抗爆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作用下非金属材料抗爆性能的测试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储氢容器、第一密封端盖、螺栓孔、螺纹盲孔、第一夹具、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二夹具、第三夹板、第四夹板、第二密封端盖、垫片、第一螺杆、应变片、第一法兰、第二法兰、螺母、密封片、第二螺杆、销钉孔。非金属试片通过夹板和夹具安装好后,拧动螺母即可对非金属试片施加轴向载荷,同时应变片能监测轴向载荷的大小。使用该装置可模拟预应力作用下非金属材料在高压氢气环境下的抗爆性能,为氢能输送用非金属材料的评选研究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85985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42827.6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30/28 , G01N17/02 , G01M10/00 , G01N3/20 , G01N3/56 , G01N19/04 , G16C60/00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基于微电位测试的油井管材液‑固冲刷腐蚀启动机理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流体水动力与腐蚀产物膜力学性能之间的相关性,基于断裂力学和流体动力学理论,结合微电位技术、小波分析方法和流体动力学理论测试并表征油井管材液‑固两相流流体的壁面剪切应力、扩散电流密度、电流噪音、畸形波能量密度和流动强度等水动力学参数,利用声发射技术、纳米压痕技术、活塞抽吸法和断裂力学理论测试并表征典型腐蚀产物膜的断裂强度、膜‑基结合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综合分析最大流动强度和壁面剪应力与腐蚀产物膜断裂强度和膜‑基结合强度之间的大小关系,判断液‑固两相流冲刷腐蚀启动机理。本发明适用于石油与天然气钻采工程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414781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74242.X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33/38
Abstract: 一种交变温度下水泥环轴向应力‑变形沿径向分布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高频感应线圈加热器、外套管、内套管、无线应变传感器、第一L形圆柱、第二L形圆柱、第三L形圆柱、第四L形圆柱、水泥环;第一L形圆柱、第二L形圆柱、第三L形圆柱、第四L形圆柱焊接在内套管外壁上,无线应变传感器轴向固定在内套管外壁、第一L形圆柱、第二L形圆柱、第三L形圆柱、第四L形圆柱以及外套管内壁上,无线应变传感器可测得温度变化下水泥环在不同位置的轴向应变,获得水泥环轴向应力‑变形沿径向的分布特征以及水泥环热膨胀系数,并基于此获得任一时刻水泥环内的温度分布。本发明适合于石油与天然气钻采工程技术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