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05838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121508.2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nventor: 郭亮 , 王保权 , 张延文 , 陈中卫 , 廖明伟 , 陈秋雨 , 刘太鹏 , 李婧铷 , 冯千珂 , 韩弘驰 , 彭颐祈 , 王银帅 , 李佳艺 , 郭豪 , 吕茂淋 , 张艺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裂隙岩体固化防渗的复合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胶囊内膜,且在胶囊内膜内部由外向内依次设有微生物保护膜以及聚乙烯醇膜,在聚乙烯醇膜内部填充有氯化钙,在微生物保护膜与聚乙烯醇膜之间填充有微生物培养基,在胶囊内膜与微生物保护膜之间填充有脱脂剂,且在胶囊内膜外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疏油涂层。本发明中复合微胶囊为多层结构,当胶囊内膜快速水解后,脱脂剂与配套使用的助推油反应,使得助推油溶解以避免裂隙堵塞;微生物保护膜分解后,微生物培养基中的菌种在水中激活活性,待微生物发育繁殖数天后,聚乙烯醇膜分解完成,氯化钙粉剂溢出后与微生物发生固化作用,产生碳酸钙沉淀,从而达到微裂隙防渗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32446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011269904.6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裂隙岩体防渗的相变微生物胶囊注浆方法,包括步骤S1、在岩体裂隙上确定注浆孔位,并进行钻孔形成注浆孔;S2、将石蜡胶囊和助推油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S3、将微生物胶囊和水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S4、将第一混合物加热,让第一混合物的温度保持在35‑40℃;S5、将第二混合物通过注浆装置连续的注入岩体裂隙中,同时,将第一混合物通过注浆装置间歇注入岩体裂隙中。通过让石蜡胶囊和助推油提前储热。再将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同时通过注浆装置连续的注入岩体裂隙中,进入岩体裂隙后石蜡胶囊预冷能够发生液‑固变相,释放热量,达到提高裂隙温度的作用,为微生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实现高寒地区的岩体防渗。
-
公开(公告)号:CN111945735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0849698.X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02D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软土固化的微生物交替注浆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吸气管,在吸气管的外壁上开有多个吸气孔,注浆管与吸气管通过隔板连接成一个固化管路,在固化管路的下段外壁上包裹有无纺布,注浆管上端与浆液罐连通,吸气管上端与水气分离器、真空泵连接,在固化管路下端设有接头,接头中部设有流道,在接头下端连接有下压块,在下压块上设有多个喷浆通道。通过注浆装置交替注浆,能够大幅度降低浆液用量的同时,快速实现土体的大面积注浆固化,并且在土体进行注浆加固完成后注浆装置同时启动真空泵,将反应生成的高浓度NH4Cl抽出并装入特定容器内送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能够防止土壤和地下水被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0886282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911302785.7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02D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激发型微生物固土护壁装置,包括注浆筒、中心轴,四个隔板将所述注浆筒内部分隔成两个储液室、两个储粒室,在注浆筒外壁上设有四列基管,其中两个列基管分别与储液室连通,剩余两列基管与储粒室连通,在每一个储粒室的内壁设有多个挡板,在每一个挡板端部上设有侧板,多个固化颗粒槽的水平长度由上至下依次递增;在每一个基管内部设有伸缩管。本发明能原位激发土层中天然存在的巴氏芽孢杆菌,利用特有的培养液使巴氏芽孢杆菌优势生长,从而有效避免从外界引入微生物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能有效提高微生物的固土范围,从根本上解决注浆口前期的固化产物阻碍后续溶液的运移、扩散。
-
公开(公告)号:CN11111915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1911364567.6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nventor: 郭亮 , 韩弘驰 , 李婧铷 , 彭颐祈 , 刘太鹏 , 裴春 , 陈秋雨 , 冯千珂 , 王保权 , 廖明伟 , 李佳艺 , 陈中卫 , 张延文 , 张军伟 , 张艺潇 , 吕茂淋 , 朱姣 , 郭豪 , 向莹 , 张巧 , 王银帅
IPC: E02D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广域软土固化装置,包括支架,在支架内设有两端封闭的外套筒,外套筒内设有内套筒,每一个液压缸的输出端上均设有驱动块,在腔室Ⅰ内设有振动管,振动管上端开放且下端封闭,振动管的上端通过弹簧与驱动块下表面连接,振动管的下端依次活动贯穿内套筒、外套筒后向下延伸;伸缩管上端与腔室Ⅱ的驱动块下表面连接,伸缩管下端依次活动贯穿内套筒、外套筒后向下延伸,且在伸缩管的延伸段上设有搅拌器。本发明以移动式的承载平台为基础,利用振动与旋转搅拌来减小固化装置的移动阻力,且同时向软土区域注浆,进而实现广域软土地基开展高效加固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997041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0849687.1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02D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隙岩体微生物防渗用真空注浆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吸气管下段外壁上开有多个吸气孔,在吸气管内部设有注浆管,注浆管的上端向上延伸,在吸气管上段外壁上套设有螺母、垫块、止浆塞,在吸气管下段外壁设有无纺布,在吸气管上段侧壁设有排气管;岩体在进行注浆防渗时,钻取三个注浆孔,在注浆装置置于注浆孔内后,由三个注浆装置交替进行注浆。本发明采用真空负压注浆,对于裂隙岩体,采用普通的静脉注浆等传统方法很难实现良好效果,在真空负压辅助下使得岩体中原有阻碍浆液前进的空气和水被清除,同时裂隙中的微小气泡会被一并抽吸外排,使得菌液与岩石颗粒之间的有效接触更多,以提高防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997041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849687.1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02D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隙岩体微生物防渗用真空注浆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吸气管下段外壁上开有多个吸气孔,在吸气管内部设有注浆管,注浆管的上端向上延伸,在吸气管上段外壁上套设有螺母、垫块、止浆塞,在吸气管下段外壁设有无纺布,在吸气管上段侧壁设有排气管;岩体进在行注浆防渗时,钻取三个注浆孔,在注浆装置置于注浆孔内后,由三个注浆装置交替进行注浆。本发明采用真空负压注浆,对于裂隙岩体,采用普通的静脉注浆等传统方法很难实现良好效果,在真空负压辅助下使得岩体中原有阻碍浆液前进的空气和水被清除,同时裂隙中的微小气泡会被一并抽吸外排,使得菌液与岩石颗粒之间的有效接触更多,以提高防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886282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1302785.7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02D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激发型微生物固土护壁装置,包括注浆筒、中心轴,四个隔板将所述注浆筒内部分隔成两个储液室、两个储粒室,在注浆筒外壁上设有四列基管,其中两个列基管分别与储液室连通,剩余两列基管与储粒室连通,在每一个储粒室的内壁设有多个挡板,在每一个挡板端部上设有侧板,多个固化颗粒槽的水平长度由上至下依次递增;在每一个基管内部设有伸缩管。本发明能原位激发土层中天然存在的巴氏芽孢杆菌,利用特有的培养液使巴氏芽孢杆菌优势生长,从而有效避免从外界引入微生物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能有效提高微生物的固土范围,从根本上解决注浆口前期的固化产物阻碍后续溶液的运移、扩散。
-
公开(公告)号:CN11194573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49698.X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02D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软土固化的微生物交替注浆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吸气管,在吸气管的外壁上开有多个吸气孔,注浆管与吸气管通过隔板连接成一个固化管路,在固化管路的下段外壁上包裹有无纺布,注浆管上端与浆液罐连通,吸气管上端与水气分离器、真空泵连接,在固化管路下端设有接头,接头中部设有流道,在接头下端连接有下压块,在下压块上设有多个喷浆通道。通过注浆装置交替注浆,能够大幅度降低浆液用量的同时,快速实现土体的大面积注浆固化,并且在土体进行注浆加固完成后注浆装置同时启动真空泵,将反应生成的高浓度NH4Cl抽出并装入特定容器内送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能够防止土壤和地下水被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1305880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010121517.1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nventor: 郭亮 , 王保权 , 张延文 , 陈中卫 , 廖明伟 , 陈秋雨 , 刘太鹏 , 李婧铷 , 冯千珂 , 韩弘驰 , 彭颐祈 , 王银帅 , 李佳艺 , 郭豪 , 吕茂淋 , 张艺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囊传控型微生物固化防渗装置,包括料仓,料仓内部分隔成混合腔与储油腔,在料仓上设有进料管、注油管,在混合腔内转动设置有中心轴,在中心轴上设有搅拌组件,在混合腔底部设有输送管,在储油腔底部设有与输送管连通的导油管,在导油管与输送管的连接处设有喷射管,在输送管上设有调节组件。本发明利用微生物胶囊的逐层分解,在微生物胶囊到达裂隙后,细菌、营养液、固化液逐级释放,然后通过微生物诱导产生碳酸钙来实现对裂隙的固化防渗,根据微生物胶囊逐层分解所需时间,采用低压推进,在确保微生物细菌顺利进入至裂隙中的前提下,防止在注浆口形成固化产物,避免固化产物阻碍后续浆液的运移、扩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