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90727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225780.3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nventor: 何鑫洋 , 张昆 , 宋岩 , 王雪莹 , 蒋恕 , 牛虎林 , 丁熊 , 袁雪皎 , 韩凤丽 , 姜林 , 姜振学 , 姜巍 , 黎菁 , 伍翊嘉 , 高智 , 唐田 , 杨成 , 彭军 , 李斌 , 陈雷 , 杨雪飞 , 刘依芃 , 李林涛 , 刘平
IPC: G01N21/84 , G06F17/10 , G06F17/16 , G01N27/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碎屑岩物源定量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研究区、目的层位、潜在物源区,并在所述目的层位的已知井和所述潜在物源区均匀取样,获得各取样地的岩石样品;S2:测定所述岩石样品的轻矿物含量、重矿物含量以及微量元素含量,并根据所述潜在物源区的测定结果建立标准模糊集,根据所述已知井的测定结果建立待识别模糊集;S3:对轻矿物、重矿物以及微量元素三种指标赋予其关于物源判别重要性的权重系数;S4:根据所述权重系数,计算所述待识别模糊集与所述标准模糊集之间的加权贴近度;S5:根据所述加权贴近度,按照择近原则确定所述目的层位的物源。本发明能够定量识别碎屑岩物源,有利于指导下一步油气勘探部署。
-
公开(公告)号:CN11734957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277481.6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孔隙结构联合表征方法,首先根据实际测量数据绘制CO2表征曲线、N2表征曲线、高压压汞表征曲线;然后对CO2表征曲线和N2表征曲线的重叠区域的两条曲线数据求平均值,拟合得到函数y’i=f(x);计算得到每个孔径xi对应的孔隙体积y’i,以xi为横坐标,y’i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即得到CO2吸附与N2吸附的重叠区域表征曲线;同样的方法对N2表征曲线和高压压汞表征曲线的重叠区域进行数据处理,得到N2吸附与高压压汞的重叠区域表征曲线;将CO2吸附与N2吸附的重叠区域表征曲线和N2吸附与高压压汞的重叠区域表征曲线与原来的CO2表征曲线、N2表征曲线、高压压汞表征曲线进行拼接得到联合表征曲线。
-
公开(公告)号:CN11734957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77481.6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孔隙结构联合表征方法,首先根据实际测量数据绘制CO2表征曲线、N2表征曲线、高压压汞表征曲线;然后对CO2表征曲线和N2表征曲线的重叠区域的两条曲线数据求平均值,拟合得到函数y’i=f(x);计算得到每个孔径xi对应的孔隙体积y’i,以xi为横坐标,y’i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即得到CO2吸附与N2吸附的重叠区域表征曲线;同样的方法对N2表征曲线和高压压汞表征曲线的重叠区域进行数据处理,得到N2吸附与高压压汞的重叠区域表征曲线;将CO2吸附与N2吸附的重叠区域表征曲线和N2吸附与高压压汞的重叠区域表征曲线与原来的CO2表征曲线、N2表征曲线、高压压汞表征曲线进行拼接得到联合表征曲线。
-
公开(公告)号:CN113850689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11120613.5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孔隙结构联合表征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同一目标岩样在不同气体吸附实验中的测试数据,测试数据包括孔径和对应孔径下的孔隙体积;测试数据包括二氧化碳吸附实验中小于3nm的测试数据和氮气吸附实验中1.5‑250nm的测试数据;或包括氮气吸附实验中1.5‑250nm的测试数据和高压汞吸附实验中10nm‑1000μm的测试数据;或包括二氧化碳吸附实验中小于3nm的测试数据、氮气吸附实验中1.5‑250nm的测试数据、以及高压汞吸附实验中10nm‑1000μm的测试数据;对孔径范围重合的测试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获得孔径对应的最终孔隙体积。本发明利用数学方法处理不同表征方法之间孔径重叠区间数据,能够提高页岩孔隙结构联合表征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9072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25780.3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nventor: 何鑫洋 , 张昆 , 宋岩 , 王雪莹 , 蒋恕 , 牛虎林 , 丁熊 , 袁雪皎 , 韩凤丽 , 姜林 , 姜振学 , 姜巍 , 黎菁 , 伍翊嘉 , 高智 , 唐田 , 杨成 , 彭军 , 李斌 , 陈雷 , 杨雪飞 , 刘依芃 , 李林涛 , 刘平
IPC: G01N21/84 , G06F17/10 , G06F17/16 , G01N27/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碎屑岩物源定量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研究区、目的层位、潜在物源区,并在所述目的层位的已知井和所述潜在物源区均匀取样,获得各取样地的岩石样品;S2:测定所述岩石样品的轻矿物含量、重矿物含量以及微量元素含量,并根据所述潜在物源区的测定结果建立标准模糊集,根据所述已知井的测定结果建立待识别模糊集;S3:对轻矿物、重矿物以及微量元素三种指标赋予其关于物源判别重要性的权重系数;S4:根据所述权重系数,计算所述待识别模糊集与所述标准模糊集之间的加权贴近度;S5:根据所述加权贴近度,按照择近原则确定所述目的层位的物源。本发明能够定量识别碎屑岩物源,有利于指导下一步油气勘探部署。
-
公开(公告)号:CN11743395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86727.3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nventor: 何鑫洋 , 张昆 , 王雪莹 , 丁熊 , 姜林 , 蒋恕 , 宋岩 , 姜振学 , 牛虎林 , 黎菁 , 伍翊嘉 , 高智 , 彭军 , 李斌 , 陈雷 , 杨雪飞 , 袁雪皎 , 韩凤丽 , 刘依芃 , 李林涛 , 刘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层海相页岩含气量定量预测方法,步骤S1、获取已知井的原始数据;S2、建立单井含气层段孔比表面积与吸附气含量之间的关系式,作为吸附气含量定量预测模型;S3、建立单井含气层段孔体积与游离气含量之间的关系式,作为游离气含量定量预测模型;S4、将吸附气含量与游离气含量求和,得到该井含气层段的总含气量;S5、按照步骤S1‑S4的方法,计算同一地区所有已知井的含气层段的吸附气含量、游离气含量以及总含气量;S6、分别绘制出该地区含气层段预测吸附气含量等值线图、预测游离气含量等值线图、预测总含气量等值线图;对该地区内任意未知井,从等值线图中读出该井的吸附气量、游离气量及总含气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090554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0239871.2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nventor: 何鑫洋 , 张昆 , 贾承造 , 宋岩 , 牛虎林 , 蒋恕 , 王雪莹 , 姜林 , 姜振学 , 丁熊 , 袁雪皎 , 韩凤丽 , 姜巍 , 黎菁 , 伍翊嘉 , 高智 , 唐田 , 杨成 , 彭军 , 李斌 , 陈雷 , 杨雪飞 , 刘依芃 , 李林涛 , 刘平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孔隙分形维数的计算方法,首先,在同一块岩心上选取数个平行样品,分别进行二氧化碳吸附实验、氮气吸附实验和高压压汞实验;分别选取二氧化碳吸附实验中孔径介于0‑2nm的孔径段的实验数据,氮气吸附实验中孔径介于2‑50m的孔径段的实验数据,高压压汞实验中孔径大于50nm的孔径段的实验数据;在各孔径段内取若干个的次级孔径段,计算每个次级孔径段的平均孔径,并计算每个次级孔径段孔隙的分形维数;以平均孔径为横坐标,分形维数为纵坐标绘制分形维数‑平均孔径曲线图,拟合得到平均孔径与对应孔径段的分形维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根据拟合所得的函数关系式,求取任意孔径段的分形维数,对页岩全孔径段的分形维数进行表征。
-
公开(公告)号:CN113850689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20613.5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孔隙结构联合表征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同一目标岩样在不同气体吸附实验中的测试数据,测试数据包括孔径和对应孔径下的孔隙体积;测试数据包括二氧化碳吸附实验中小于3nm的测试数据和氮气吸附实验中1.5‑250nm的测试数据;或包括氮气吸附实验中1.5‑250nm的测试数据和高压汞吸附实验中10nm‑1000μm的测试数据;或包括二氧化碳吸附实验中小于3nm的测试数据、氮气吸附实验中1.5‑250nm的测试数据、以及高压汞吸附实验中10nm‑1000μm的测试数据;对孔径范围重合的测试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获得孔径对应的最终孔隙体积。本发明利用数学方法处理不同表征方法之间孔径重叠区间数据,能够提高页岩孔隙结构联合表征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50428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282718.8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nventor: 何鑫洋 , 张昆 , 宋岩 , 贾承造 , 牛虎林 , 蒋恕 , 王雪莹 , 姜林 , 姜振学 , 丁熊 , 袁雪皎 , 韩凤丽 , 姜巍 , 黎菁 , 伍翊嘉 , 高智 , 唐田 , 杨成 , 刘伟伟 , 程四洪 , 彭军 , 李斌 , 陈雷 , 杨雪飞 , 刘依芃 , 李林涛 , 刘平 , 高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孔隙分形维数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研究区目的层位的多个页岩样品及每个所述页岩样品的地质参数,并将多个所述页岩样品分为目标页岩样品和实验页岩样品;S2:对所述实验页岩样品的地质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获得能够代表所述地质参数变化的主成分;根据现有分形维数计算方法计算获得所述实验页岩样品的分形维数;S3:以所述主成分为自变量,以所述分形维数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获得基于地质参数的分形维数定量计算模型;S4:根据所述目标页岩样品的地质参数,结合所述基于地质参数的分形维数定量计算模型计算获得所述目标页岩样品的分形维数。本发明能够准确地计算获得全孔径范围的分形维数。
-
公开(公告)号:CN11743395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311386727.3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nventor: 何鑫洋 , 张昆 , 王雪莹 , 丁熊 , 姜林 , 蒋恕 , 宋岩 , 姜振学 , 牛虎林 , 黎菁 , 伍翊嘉 , 高智 , 彭军 , 李斌 , 陈雷 , 杨雪飞 , 袁雪皎 , 韩凤丽 , 刘依芃 , 李林涛 , 刘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层海相页岩含气量定量预测方法,步骤S1、获取已知井的原始数据;S2、建立单井含气层段孔比表面积与吸附气含量之间的关系式,作为吸附气含量定量预测模型;S3、建立单井含气层段孔体积与游离气含量之间的关系式,作为游离气含量定量预测模型;S4、将吸附气含量与游离气含量求和,得到该井含气层段的总含气量;S5、按照步骤S1‑S4的方法,计算同一地区所有已知井的含气层段的吸附气含量、游离气含量以及总含气量;S6、分别绘制出该地区含气层段预测吸附气含量等值线图、预测游离气含量等值线图、预测总含气量等值线图;对该地区内任意未知井,从等值线图中读出该井的吸附气量、游离气量及总含气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