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压站含双缺陷弯管极限内压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47583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011234963.X

    申请日:2020-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压站含双缺陷弯管极限内压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根据增压站弯管的资料,确定弯管、弯管缺陷的基础数据,然后根据轴向和环向相互作用极限距离的判定条件,判断缺陷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影响,如果缺陷之间相互影响很小,则可以按照单个缺陷计算方法来处理,如果缺陷间的相互影响不可忽略,则弯管极限内压必须考虑缺陷之间的相互影响;本发明揭示了双缺陷间相互影响对弯管极限载荷的影响,并确定了双缺陷间发生相互影响的临界距离,提出了适用于增压站内双缺陷弯管极限载荷的预测公式,对于保障管道安全运行及减少经济损失意义重大。

    一种含双缺陷同心变径管极限内压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64540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248875.5

    申请日:2020-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双缺陷同心变径管极限内压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根据含双缺陷同心变径管的资料,确定同心变径管大端外径、内半径、壁厚、流变应力、缺陷长度、深度等基础数据,再将内外双缺陷的相关参数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然后将计算得到的参数值带入到含内外双缺陷同心变径管极限内压的计算公式中,最终确定含内外双缺陷同心变径管的极限内压;本发明揭示了内外双缺陷对同心异径管极限内压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增压站含内外双缺陷同心变径管极限内压的计算公式,对于保障管道安全运行及增压站整体安全意义重大。

    一种单缺陷弯管极限内压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47414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191942.4

    申请日:2020-10-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与天然气工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单缺陷弯管极限内压计算方法,在缺陷直管极限载荷评价标准和无缺陷弯管极限载荷公式的基础上,考虑缺陷深度、长度和宽度的变化,利用1stopt软件拟合公式,得到单缺陷弯管极限内压的预测公式,并根据爆破试验数据验证了该公式的准确性。本发明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得出增压站单缺陷弯管的极限内压,为我国制定单缺陷弯管失效压力的计算标准提供参考,为输气管道弯管的设计和安全评价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一种增压站含双缺陷弯管极限内压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47583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234963.X

    申请日:2020-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压站含双缺陷弯管极限内压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根据增压站弯管的资料,确定弯管、弯管缺陷的基础数据,然后根据轴向和环向相互作用极限距离的判定条件,判断缺陷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影响,如果缺陷之间相互影响很小,则可以按照单个缺陷计算方法来处理,如果缺陷间的相互影响不可忽略,则弯管极限内压必须考虑缺陷之间的相互影响;本发明揭示了双缺陷间相互影响对弯管极限载荷的影响,并确定了双缺陷间发生相互影响的临界距离,提出了适用于增压站内双缺陷弯管极限载荷的预测公式,对于保障管道安全运行及减少经济损失意义重大。

    一种变径管道裂纹检测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0297001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747400.1

    申请日:2019-08-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管道裂纹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变径管道裂纹检测设备。本发明包括行走轮、可转向伸缩连杆、可伸缩压力传感器系统、三维扫描系统、信号处理系统、动力系统、周向辐射X射线探伤机、挂钩、导线、壳体。三维扫描系统设置在壳体的左侧,壳体上下部分通过铰接设置有可转向伸缩连杆,可转向伸缩连杆上装置有行走轮,壳体上下部分各装置有可伸缩压力传感器系统,周向辐射X射线探伤机装置位于壳体内部右侧。壳体内部左侧装置有信号处理系统,信号处理系统旁边装置有动力系统,壳体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两个挂钩。本发明可对变径管道裂纹进行检测,结构简单,移动方便,便于操作。

    一种含内外双缺陷管道极限载荷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69455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893398.6

    申请日:2021-08-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与天然气工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内外双缺陷管道极限载荷计算方法,在无缺陷直管极限载荷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考虑缺陷深度、长度和不同轴向距离的变化,基于有限元计算结果,通过Matlab进行公式拟合,得到含内外双缺陷X80钢管道极限载荷计算公式,并将其与双缺陷有限元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公式的准确性。本发明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得出内外双缺陷管道的极限载荷,为我国制定内外双缺陷管道极限载荷的计算标准提供参考,内外双缺陷管道在干涉作用下的极限承载能力对站内管道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工程意义。

    一种单缺陷变径管极限内压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57210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203918.8

    申请日:2020-1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与天然气工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单缺陷异径管极限内压计算方法,由于现今并没有缺陷变径管极限内压计算公式,且用缺陷直管极限内压公式计算变径管极限内压误差较大,故提出一种单缺陷异径管极限内压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考虑缺陷深度和宽度的变化,利用Matlab软件拟合公式,分别得到单缺陷偏心异径管和同心异径管极限内压的预测公式,并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验证了该公式的准确性。本发明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得出增压站单缺陷变径管的极限内压,为我国制定单缺陷变径管失效压力的计算标准参考,为输气管道变径管的设计和使用提供指导。

    一种变径管道裂纹检测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0269661U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21318978.7

    申请日:2019-08-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裂纹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变径管道裂纹检测设备。本实用新型包括行走轮、可转向伸缩连杆、可伸缩压力传感器系统、三维扫描系统、信号处理系统、动力系统、周向辐射X射线探伤机、挂钩、导线、壳体。三维扫描系统设置在壳体的左侧,壳体上下部分通过铰接设置有可转向伸缩连杆,可转向伸缩连杆上装置有行走轮,壳体上下部分各装置有可伸缩压力传感器系统,周向辐射X射线探伤机装置位于壳体内部右侧。壳体内部左侧装置有信号处理系统,信号处理系统旁边装置有动力系统,壳体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两个挂钩。本实用新型可对变径管道裂纹进行检测,结构简单,移动方便,便于操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