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29929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225808.2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麻废弃菌材生产再利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利用天麻废弃菌材生产蜜环菌菌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天麻废弃菌材小块的处理,S2、营养液的处理,S3、复合营养液的配制,S4、菌材小块基质的处理,S5、蜜环菌接种培养,S6、蜜环菌培养性状的观察与评价指标的确定,S7、优选营养液配方的筛选与确定;以该处理方法进行蜜环菌菌种的生产,改变了传统利用新鲜木屑和枝条生产蜜环菌接种的方法,通过营养液的补充,能够实现天麻废弃菌材在蜜环菌菌种生产上的再次利用,提高木材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传统蜜环菌菌种生产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042081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221608.1
申请日:2018-10-19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天麻废弃菌材为主要基质栽培野生黑木耳的方法,包括:天麻废弃菌材、麦麸、黄豆粉、石膏粉、KH2PO4和MgSO4。该以天麻废弃菌材为主要基质栽培野生黑木耳的方法,以天麻栽培过程中剩余的废弃菌材为主要材料,开展野生黑木耳袋料栽培的应用,实现了天麻废弃菌材在野生黑木耳栽培生产中的循环利用,提高了林木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率,开辟了天麻废弃菌材在野生黑木耳袋料栽培中应用的新渠道,减少了传统培养料的投入,节省了大量的原材料,且目前市场还未出现以天麻废弃菌材为主要基质,开展野生黑木耳栽培生产的报道。
-
-
-
公开(公告)号:CN10907687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1295504.5
申请日:2018-11-01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天麻废弃菌材和玉米芯为主要基质袋料栽培平菇的方法,包括:天麻废弃菌材、玉米芯、麦麸、黄豆粉、石膏粉、KH2PO4和MgSO4。本发明将天麻废弃菌材处理成宽1-2cm,长2-5cm左右的小块,添加玉米芯、麦麸、黄豆粉等辅料进行平菇的袋料栽培生产,实现了天麻废弃菌材为主要基质袋料栽培平菇食用菌,且将天麻废弃菌材处理为小块,简化了平菇袋料栽培技术中主要材料的粉碎过程,降低了传统碎屑状材料袋料栽培的成本,同时结合本地区丰富的玉米芯农废资源,合理利用了天麻种植剩余的木材资源,实现了天麻废弃菌材和玉米芯农废资源的再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409757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694415.7
申请日:2017-08-15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紫茎泽兰为主要材料的白参菌袋料栽培方法。该发明基质重量百分比为:紫茎泽兰40%~80%、棉籽壳0~40%、麦麸15%、黄豆粉3%、石膏粉1%、蔗糖1%。配制是以新鲜紫茎泽兰堆积发酵、晒干、粉碎与麦麸、黄豆粉等混合均匀装袋灭菌作为白参菌栽培菌包。本发明成本低,材料容易处理,子实体生物转化率31.3-36.4%,利润为成本3倍以上,可大规模种植,对保护生态、改变农田过分依赖化肥的状况具有积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216864183U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23183522.4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培养箱,底板的前侧贴合连接有滑板,底板的底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环形板,底板的下表面中部开设有方形槽,方形槽的顶部贯穿培养箱并贴合连接有方形杆,方形杆的顶部活动安装有轴承,轴承的内部和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多个下壳体安装在盖板的底部,经密封盖对下壳体的顶部封闭,将进气阀安装在密封盖的顶部,通过在培养箱顶部开设有和下壳体相对应的反应槽,在滑板的顶部开设有和反应槽相对应的培养槽,将微生物分开培养,通过在安装槽内安装伸缩柱对方形杆调节,使方形杆的底端将滑板限位在底板内。
-
公开(公告)号:CN216864169U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23181748.0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微生物检测的培养器,涉及微生物培养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培养器和用于减缓冲击的弹性环,所述培养器的底部两侧对称活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培养器的中端前侧固定连接有检测调控器,所述培养器的顶部两侧对称铰接有活动盖板,两个所述活动盖板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磁吸把手,所述培养器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定位筒。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培养器的底端设置弹性环,减缓万向轮带动培养器移动时受到的撞击力,避免内部培养的微生物菌落撞击分散,通过检测调控器显示内部培养的多个微生物菌落的实时温度,经顶部两侧的活动盖板顶部的磁吸把手吸附连接对培养器的顶部闭合,对定位筒的顶端夹持封闭。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