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10517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010159305.2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C04B35/10 , C04B35/622 , C04B35/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协同增强氧化铝基复合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由下述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组成:碳化钛10‑40%,氧化钙0.1‑2%,氧化钇0.1‑2%,经表面改性处理的石墨烯0.1‑5%,经表面改性处理的碳纳米管0.1‑5%,余量为氧化铝,共计100%;还公开了上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经过表面改性处理的石墨烯是将石墨烯采用芦丁水溶液改性得到的石墨烯,经过表面改性处理的碳纳米管是将碳纳米管采用没食子酸水溶液改性得到的碳纳米管;本发明得到的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协同增强氧化铝基复合材料结构均匀致密,孔隙率低,致密度高,因此可以得到优良的力学性能;本发明方法不产生废气、废渣等污染物,工艺简单,易于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254336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0159304.8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WC‑Ni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属于粉末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以WC粉末为硬质相,NiCl2·6H2O作为烧结助剂,并加入石墨粉末,按照一定质量比进行配料,然后经过球磨混料,冷等静压制备生坯,真空无压烧结,热等静压处理,最后制备得到高致密度的WC‑Ni硬质合金;本发明以NiCl2·6H2O作为烧结助剂,促进了WC硬质合金烧结致密化,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和抗弯强度,最终制得高致密度的WC‑Ni硬质合金,该硬质合金几乎达到完全致密,本方法制得的合金在力学性能方面得到显著改善,其硬度达到23.0GPa,断裂韧性达5.28MPa·m1/2,抗弯强度为1396.58MPa,并且,本发明的方法Ni用量极低,大大降低了制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299796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58727.8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23K20/00 , B23K20/227 , B23K20/24 , B23K10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C4钛合金与316L不锈钢的异种金属真空扩散焊接方法,属于金属材料焊接技术领域,其步骤包括试样表面清理、试样放置和扩散焊接,其中,试样包括待焊接件TC4钛合金和316L不锈钢,还包括中间夹层钒箔、铜箔和钴箔,扩散焊接时,优选采用两次保温保压;本发明通过调整扩散焊接温度、时间和压力等参数以及夹层厚度、夹层种类和数量,可在焊缝处形成过渡固溶体,从而阻止钛、铁元素相互扩散,避免脆性钛铁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该方法所得焊接接头具有抗拉伸强度高,延展性好,无孔隙及裂纹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299833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58717.4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23K26/26 , B23K26/60 , B23K10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合金与不锈钢的异种金属脉冲激光焊接方法,属于异种金属焊接技术领域,其焊接过程主要为以下步骤:首先,将钛合金和不锈钢的待焊接表面进行清洗处理;然后将钛合金、不锈钢、铜箔和铌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对接放置;最后,采用脉冲激光焊对试样展开焊接,本发明基材之间选用Cu/Nb复合夹层来作为过渡层,通过调整激光功率、脉宽、频率、焊接速度和夹层厚度等参数,可在钛合金一侧形成铌基固溶体,在不锈钢一侧形成铜铁固溶体,所以有效的抑制了钛原子和铁元素的相互扩散与反应,从而避免了TiFe、TiFe2等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所得的焊接接头具有焊接缺陷少,接头力学性能优异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254336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159304.8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WC-Ni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属于粉末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以WC粉末为硬质相,NiCl2·6H2O作为烧结助剂,并加入石墨粉末,按照一定质量比进行配料,然后经过球磨混料,冷等静压制备生坯,真空无压烧结,热等静压处理,最后制备得到高致密度的WC-Ni硬质合金;本发明以NiCl2·6H2O作为烧结助剂,促进了WC硬质合金烧结致密化,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和抗弯强度,最终制得高致密度的WC-Ni硬质合金,该硬质合金几乎达到完全致密,本方法制得的合金在力学性能方面得到显著改善,其硬度达到23.0GPa,断裂韧性达5.28MPa·m1/2,抗弯强度为1396.58MPa,并且,本发明的方法Ni用量极低,大大降低了制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250695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158718.9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22F1/00 , B22F1/02 , B22F3/14 , B22F5/00 , C22C29/02 , C22C29/00 , C22C1/05 , C01B32/168 , C01B32/194 , C23C18/36 , C23C1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钢轨修磨专用铁基结合剂金刚砂砂轮,属于砂轮制造领域,包括如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经表面镀镍的金刚砂颗粒30-70%、铁基结合剂20-45%、黄铁粉粉末1-5%、冰晶石粉末1-5%、造孔剂粉末1-5%、碳酸钙粉末0.5-3%、稀土元素La粉末0.1-1.5%、铬粉末0.1-2%、石墨粉末0.1-1%、经表面改性处理的碳纳米管0.1-0.5%、经表面改性处理的石墨烯0.1-0.5%、碳化钨粉末1-5%;其制备方法为:将所述组分进行球磨混料,得到复合粉末,然后将复合粉末进行真空热压烧结成型,得到块体铁路钢轨修磨专用铁基结合剂金刚砂砂轮;本发明显著改善了铁基金刚砂砂轮的摩擦磨损性能,同时也增加了砂轮整体的硬度,并且,本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方便,砂轮自锐性高,砂轮服役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11270171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159303.3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C22C47/14 , C22C49/10 , C22C49/14 , C22C1/05 , C22C1/10 , C22C27/04 , B22F3/04 , B22F3/105 , B22F9/04 , C01B32/168 , C01B32/194 , C22C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碳增强Mo-Cu-Zr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经过表面改性的碳纳米管0-1.5%、经过表面改性的石墨烯0-1.5%,其余为钼铜锆粉;其中经过表面改性的碳纳米管是将碳纳米管采用没食子酸水溶液改性得到的碳纳米管,经过表面改性的石墨烯是将石墨烯采用芦丁水溶液改性得到的石墨烯;本发明Mo-Cu-Zr复合材料杂质含量低,且保持添加增强相成分结构完整,能够发挥增强作用,显著提高了Mo-Cu-Zr复合材料的强度、硬度性能;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纳米碳增强Mo-Cu-Zr复合材料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易于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299795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58712.1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23K15/06 , B23K10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合金与不锈钢的异种金属真空电子束焊接方法,属于金属材料焊接技术领域,主要包含以下步骤:试样待焊表面清理,试样装配,通过电子束焊技术施焊;本发明在TC4钛合金与316L不锈钢之间添加铜铌复合夹层,放置顺序依次为TC4钛合金-铌箔-铜箔-316L不锈钢或者316L不锈钢-铜箔-铌箔-TC4钛合金,通过选择适当的电子束流、加速电压、焊接速度、束偏移距离等参数及夹层厚度,可在焊缝熔池中形成过渡固溶体相,从而抑制钛、铁和铬等元素之间的扩散反应,避免脆性钛铁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从而损坏焊缝的性能此焊接方法所得的焊接接头具有较低的硬度,较高的抗拉强度,无明显的气孔和裂纹等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1270171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010159303.3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C22C47/14 , C22C49/10 , C22C49/14 , C22C1/05 , C22C1/10 , C22C27/04 , B22F3/04 , B22F3/105 , B22F9/04 , C01B32/168 , C01B32/194 , C22C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碳增强Mo‑Cu‑Zr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经过表面改性的碳纳米管0‑1.5%、经过表面改性的石墨烯0‑1.5%,其余为钼铜锆粉;其中经过表面改性的碳纳米管是将碳纳米管采用没食子酸水溶液改性得到的碳纳米管,经过表面改性的石墨烯是将石墨烯采用芦丁水溶液改性得到的石墨烯;本发明Mo‑Cu‑Zr复合材料杂质含量低,且保持添加增强相成分结构完整,能够发挥增强作用,显著提高了Mo‑Cu‑Zr复合材料的强度、硬度性能;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纳米碳增强Mo‑Cu‑Zr复合材料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易于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410517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159305.2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C04B35/10 , C04B35/622 , C04B35/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协同增强氧化铝基复合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由下述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组成:碳化钛10-40%,氧化钙0.1-2%,氧化钇0.1-2%,经表面改性处理的石墨烯0.1-5%,经表面改性处理的碳纳米管0.1-5%,余量为氧化铝,共计100%;还公开了上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经过表面改性处理的石墨烯是将石墨烯采用芦丁水溶液改性得到的石墨烯,经过表面改性处理的碳纳米管是将碳纳米管采用没食子酸水溶液改性得到的碳纳米管;本发明得到的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协同增强氧化铝基复合材料结构均匀致密,孔隙率低,致密度高,因此可以得到优良的力学性能;本发明方法不产生废气、废渣等污染物,工艺简单,易于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