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70171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010159303.3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C22C47/14 , C22C49/10 , C22C49/14 , C22C1/05 , C22C1/10 , C22C27/04 , B22F3/04 , B22F3/105 , B22F9/04 , C01B32/168 , C01B32/194 , C22C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碳增强Mo‑Cu‑Zr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经过表面改性的碳纳米管0‑1.5%、经过表面改性的石墨烯0‑1.5%,其余为钼铜锆粉;其中经过表面改性的碳纳米管是将碳纳米管采用没食子酸水溶液改性得到的碳纳米管,经过表面改性的石墨烯是将石墨烯采用芦丁水溶液改性得到的石墨烯;本发明Mo‑Cu‑Zr复合材料杂质含量低,且保持添加增强相成分结构完整,能够发挥增强作用,显著提高了Mo‑Cu‑Zr复合材料的强度、硬度性能;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纳米碳增强Mo‑Cu‑Zr复合材料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易于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487181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910032821.6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C22C47/14 , C22C47/04 , C22C49/02 , C22C49/14 , C22C101/04 , C22C1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铝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改性陶瓷氧化铝1~6%、石墨2~10%、Ti3SiC 20.5~5%、镍2~8%、铁2~8%、锡2~10%、铋1~5%、氧化锆0.1~1%、镧0.1~0.5%、余量为铜;所述改性陶瓷氧化铝是经过表面改性处理的Al2O3颗粒和经过表面改性处理的Al2O3晶须。本发明铜基复合材料使用的Al2O3颗粒和Al2O3晶须经过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表面改性处理,表面改性处理使得陶瓷氧化铝杂质含量明显降低,配合多种金属元素进行辅助协同焊接结构,不但分散良好而且陶瓷氧化铝与铜基体之间的结合牢固,增强促进作用显著,当受到外力作用时,良好的结合界面能更有效地起到载荷转移的作用,降低应力集中,减少缺陷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8517435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488620.2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浮列车用纳米碳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经过表面改性的碳纳米管0.1~5%、经过表面改性的石墨烯0.1~5%、石墨粉末2~10%、铬粉末1~4%、铅粉末1~8%、锡粉末2~10%、锆粉末0.1~1%、镧粉末0.01~0.5%、余量为铜粉末;其中经过表面改性的碳纳米管是将碳纳米管采用没食子酸水溶液改性得到的碳纳米管,经过表面改性的石墨烯是将石墨烯采用芦丁水溶液改性得到的石墨烯。本发明铜基复合材料杂质含量低,且保持添加增强相成分结构完整,多种添加成分能够发挥共增强作用,显著提高了铜基复合材料的强度、硬度和载流摩擦磨损性能。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铜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易于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270171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159303.3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C22C47/14 , C22C49/10 , C22C49/14 , C22C1/05 , C22C1/10 , C22C27/04 , B22F3/04 , B22F3/105 , B22F9/04 , C01B32/168 , C01B32/194 , C22C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碳增强Mo-Cu-Zr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经过表面改性的碳纳米管0-1.5%、经过表面改性的石墨烯0-1.5%,其余为钼铜锆粉;其中经过表面改性的碳纳米管是将碳纳米管采用没食子酸水溶液改性得到的碳纳米管,经过表面改性的石墨烯是将石墨烯采用芦丁水溶液改性得到的石墨烯;本发明Mo-Cu-Zr复合材料杂质含量低,且保持添加增强相成分结构完整,能够发挥增强作用,显著提高了Mo-Cu-Zr复合材料的强度、硬度性能;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纳米碳增强Mo-Cu-Zr复合材料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易于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517435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810488620.2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碳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经过表面改性的碳纳米管0.1~5%、经过表面改性的石墨烯0.1~5%、石墨粉末2~10%、铬粉末1~4%、铅粉末1~8%、锡粉末2~10%、锆粉末0.1~1%、镧粉末0.01~0.5%、余量为铜粉末;其中经过表面改性的碳纳米管是将碳纳米管采用没食子酸水溶液改性得到的碳纳米管,经过表面改性的石墨烯是将石墨烯采用芦丁水溶液改性得到的石墨烯。本发明铜基复合材料杂质含量低,且保持添加增强相成分结构完整,多种添加成分能够发挥共增强作用,显著提高了铜基复合材料的强度、硬度和载流摩擦磨损性能。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铜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易于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487181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910032821.6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C22C47/14 , C22C47/04 , C22C49/02 , C22C49/14 , C22C101/04 , C22C1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铝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改性陶瓷氧化铝1~6%、石墨2~10%、Ti3SiC2 0.5~5%、镍2~8%、铁2~8%、锡2~10%、铋1~5%、氧化锆0.1~1%、镧0.1~0.5%、余量为铜;所述改性陶瓷氧化铝是经过表面改性处理的Al2O3颗粒和经过表面改性处理的Al2O3晶须。本发明铜基复合材料使用的Al2O3颗粒和Al2O3晶须经过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表面改性处理,表面改性处理使得陶瓷氧化铝杂质含量明显降低,配合多种金属元素进行辅助协同焊接结构,不但分散良好而且陶瓷氧化铝与铜基体之间的结合牢固,增强促进作用显著,当受到外力作用时,良好的结合界面能更有效地起到载荷转移的作用,降低应力集中,减少缺陷产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