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对隧道系统性超挖的衬砌浇筑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0797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816506.9

    申请日:2023-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对隧道系统性超挖的衬砌浇筑施工方法,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当隧道出现半环或全环系统性超挖时,对隧道断面进行放样测量,确定系统性超挖的范围,拟定出可调整的轮廓线,按照调整后的轮廓线安装衬砌台车。衬砌台车可以实现单侧或全环外扩,直接在系统性超挖区域上进行衬砌浇筑,使衬砌厚度满足设计要求。该方法采用具有外扩功能的衬砌台车,直接对系统性超挖隧道区域的衬砌进行浇筑,既可以缩短工期,又减少了隧道系统性超挖后浇筑衬砌至原轮廓对混凝土的浪费,节约材料,满足当下绿色施工的要求。

    一种提升混凝土品质的隧道衬砌快速浇筑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8850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625527.4

    申请日:2022-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混凝土品质的隧道衬砌快速浇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安装衬砌台车,衬砌台车整体刚度满足快速浇筑大体量混凝土和大量附着式振捣器同时起振的要求,且台车外模钢板焊接工艺、顺序及焊点满足消除温度应力及刚度要求;衬砌台车上布置足够多个排列设置的附着式振捣器,且可通过控制系统对附着式振捣器实现单独或联动控制;对隧道整板衬砌混凝土分三次浇筑,三次浇筑的混凝土采用不同的坍落度并配合三次振捣;当三次混凝土浇筑振捣后,再进行带模纵向注浆充填密实。该方法采用特定功能的台车配合三次快速浇筑的浇筑方法,浇筑快速连续并及时带模注浆充填,有效的避免了隧道衬砌施工冷缝和衬砌背后脱空等质量缺陷的出现。

    一种用于运营隧道支护背后大型空洞的整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8505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26249.0

    申请日:2019-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运营隧道支护背后大型空洞的整治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检查并定位隧道大型空洞位置、开凿“天窗口”,然后向空洞内充填填充组;封闭衬砌的“天窗口”,最后进行分层灌浆。本发明利用既有衬砌结构残余性能,对结构裂损区域或厚度不足区段进行快速有效的结构补强,同时用轻质材料将衬砌背后空洞充填密实,避免了施工过程中对既有衬砌结构的损伤和彻底消除衬砌背后空洞上方围岩掉块的冲击作用对隧道运营的安全隐患,并改善了隧道支护-围岩体系的受力状态,整治工法和工艺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一种用于小断面隧道的一步距一回头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30000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454066.0

    申请日:2019-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小断面隧道的一步距一回头施工方法,属于隧道施工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将小断面隧道的掌子面向前掘进同时对隧道施做初期支护,并对后方已施作隧底段进行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待掌子面掘进并支护一定长度后暂停掌子面开挖,从隧道的边墙将输送泵管路铺设至掌子面,从掌子面处往回开挖隧底,清除隧底弃碴后通过输送泵管路往回浇筑隧底混凝土,直至已施作隧底结构处;继续前方掌子面掘进和后方的二次衬砌施作;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整个隧道施工完成。本发明避免了小断面隧道有限的作业空间内掌子面掘进和隧底施工的相互干扰,使得隧底和掌子面作业无交叉,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和施工进度,并降低了施工成本。

    一种层状岩体隧道破坏模式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0412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51018.2

    申请日:2025-0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状岩体隧道破坏模式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属于隧道工程实验领域,包括有反力架,反力架内侧四周均固定设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伸缩端指向所述反力架的几何中心且固定设有反力钢板,层状岩体试件放置于反力钢板之间,层状岩体试件内设置有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反力架一侧设置有顶进设备,所述反力架相对于所述顶进设备的另一侧设置有高速相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层状岩体试件放置于反力钢板之间,通过顶进设备和千斤顶对层状岩体试件进行挤压破坏实验,高速相机进行记录,便于实验人员研究层状岩体的破坏规律,操作简单,获取数据更多样更直观,能够全方位判断层状岩体中隧道开挖及失效全过程力学行为与破坏模式。

    一种用于运营隧道支护背后大型空洞的整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85053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1911326249.0

    申请日:2019-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运营隧道支护背后大型空洞的整治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检查并定位隧道大型空洞位置、开凿“天窗口”,然后向空洞内充填填充组;封闭衬砌的“天窗口”,最后进行分层灌浆。本发明利用既有衬砌结构残余性能,对结构裂损区域或厚度不足区段进行快速有效的结构补强,同时用轻质材料将衬砌背后空洞充填密实,避免了施工过程中对既有衬砌结构的损伤和彻底消除衬砌背后空洞上方围岩掉块的冲击作用对隧道运营的安全隐患,并改善了隧道支护‑围岩体系的受力状态,整治工法和工艺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