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71555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61210.6
申请日:2013-09-30
Applicant: 常州西南交大金路轨道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常州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研究院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轨道车辆车轮周向不平顺和直径测量装置,其组成是:磁性基座(1)上表面的一侧与转臂(5)的下端铰接,转臂(5)上端的转轴与小轮(4)配合,该转轴上安装有旋转编码器(15);转臂(5)的中部通过张紧弹簧(7)与磁性基座(1)上表面的中部连接;磁性基座(1)上表面另一侧固定有传感器支撑架(13),传感器支撑架(13)的上端连接位移传感器固定板(9),位移传感器固定板(9)上螺纹连接有位移传感器(10);光电触发器(11)与数据采集器(2)电连接,数据采集器(2)还与位移传感器(10)、旋转编码器(15)电连接。该装置便于携带、操作简单、测量效率高、易于安装拆卸,适合现场使用;且测量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90363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811562.4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9/12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运输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重载铁路钢轨滚动接触疲劳损伤函数的建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滚动接触疲劳临界萌生位置;步骤2、确定疲劳萌生临界磨耗数;步骤3、滚动接触疲劳萌生速率估计;步骤4、通过线性关系确定损伤函数。本发明能较佳地建立损伤函数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879494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15529.5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N21/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图像识别法且可实现轮周不同位置处的蠕滑率测量的双盘对滚试验台蠕滑率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双盘对滚试验台蠕滑率的检测装置包括:摄像机,用于沿轨盘和轮盘的轴向对轨盘和轮盘的接触区域进行拍摄;参照标定板,用于摄像机标定以及确定图像像素尺寸与物理尺寸的转换关系;所述参照标定板设于轨盘和轮盘的轴向侧面上并覆盖所述接触区域;第一参考圆环,用于确定蠕滑率;所述第一参考圆环与轨盘同圆心设置;所述第一参考圆环包括间隔排列的第一参考位点;第二参考圆环,用于确定蠕滑率;所述第一参考圆环与轮盘同圆心设置;所述第二参考圆环包括间隔排列的第二参考位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65461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1131497.0
申请日:2024-08-1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B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轨检装置耦合系统运行试验台及试验方法,其包括试验台台基,试验台台基上方设有四根试验台立柱,四根试验台立柱上方连接有一个试验台顶板;试验台台基顶面设有模拟铁路轨道不平顺状态装置,试验台顶板下方设有六自由度平台,六自由度平台下方设有轨检梁,轨检梁下方设有结构光测量仪和惯性传感器包;本发明能较佳地同时模拟轨道的不平顺状态和轨检梁在车载实际线路试验过程中的三维姿态。
-
公开(公告)号:CN118568854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16658.9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轮踏面廓形逆向设计方法,属于铁路轨道技术领域,包括:设置目标等效锥度曲线,并根据轮轨接触的几何模型,利用线性递推算法逆向求解,计算得到满足目标等效锥度曲线的完整车轮踏面廓形,通过小生境遗传算法对满足目标等效锥度曲线的完整踏面廓形进行优化,得到最优车轮踏面廓形。本发明利用逆向法通过反推车轮踏面廓形,通过线性递推算法进行逆向求解,在确保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显著提升计算速度,同时通过数据拟合,只需设置目标等效锥度曲线,即可进行车轮踏面廓形的设计,简化设计的参数设置,提高设计的效率;并引入小生境遗传算法,规避了因简化而引起误差积累的问题,提高车轮踏面廓形谁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997218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0556453.7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18/2411 , G06F18/213 , G06F18/214 , G06N3/006 , G06N3/0464 , G06N3/086 , B61K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轨道车辆车轮多边形磨耗的识别检测方法,所述识别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构建多边形磨耗分类数据集;S2、1DCNN‑SVM模型的构建与训练;S3、多边形磨耗分类识别;S4、建立多边形磨耗波深识别样本集;S5、构建KSM‑PSO模型与多边形磨耗波深识别。本发明省去了传统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方法复杂的特征提取过程,采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来自适应提取轴箱垂向加速度信号的特征,1DCNN‑SVM分类模型能达到99.82%的识别率,并利用克里金代理模型KSM和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对多边形磨耗波深进行定量识别,其误差不超过2%,平均相对误差仅为0.50%,单条波深样本识别平均耗时仅为0.11s,满足在线监测的时效性,为轨道车辆/地铁车辆车轮多边形磨耗识别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726867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535463.3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态分析的振动试验装置及分析方法,以解决简化模态分析的操作复杂性的技术问题。包括:支撑转换结构,用于将被测零件以通过振动试验台模拟实际工作状态的形式安装在该振动试验台上,并具有将该支撑转换结构与振动试验台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和将该支撑转换结构与被测零件连接的第二连接结构;第一振动检测装置,包含相对被测零件设置的扫描式激光测振仪,被测零件表面能够被扫描式激光测振仪所检测从而通过该扫描式激光测振仪获得被测零件振动状况;第二振动检测装置,包含设置在转换支撑结构上的第一加速度传感器,第一加速度传感器通过检测转换支撑结构的振动加速度从而获得转换支撑结构振动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1682206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914097.6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速列车动力学参数匹配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高速列车的初始等效锥度,将高速列车分为小锥度车辆和大锥度车辆;若为小锥度车辆,通过增大抗蛇行减振器阻尼系数和增大车间减振器阻尼系数,设定小锥度车辆的一系纵向定位刚度,使小锥度车辆的一次蛇行的共振速度和二次蛇行的共振速度均不小于设定常用速度,完成小锥度车辆动力学参数匹配;若为大锥度车辆,通过降低大锥度车辆的等效锥度,降低大锥度车辆在设定常用速度下的蛇行频率,设定抗蛇行减振器阻尼系数和车间减振器阻尼系数,并增大抗蛇行减振器卸荷力,使大锥度车辆的一次蛇行的共振速度和二次蛇行的共振速度在设定常用速度两侧,完成大锥度车辆动力学参数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14707268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0349066.6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转向架振动疲劳的钢轨波磨维护限值定义方法,包括采集轴箱振动加速度、钢轨波磨幅值,根据welch方法,计算转向架轴箱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同理,根据钢轨波磨幅值得到钢轨波磨幅值功率谱密度;以钢轨波磨幅值功率谱密度为输入,轴箱振动加速度功率谱密度为输出,得到轨道、车轮、轴箱组成的轮轨系统的系统传递函数;根据设定的轴箱加速度功率谱密度,通过系统传递函数得到钢轨波磨幅值的功率谱密度;根据钢轨波磨幅值的功率谱密度,得到波磨幅值,所述的波磨幅值为钢轨波磨的打磨限值。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所得到限值,考虑了不同波长的影响,更加具有针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11315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397714.X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转向架弹性悬吊天线梁,以解决改善因ATP支架抵抗管梁弯曲导致ATP支架与管梁之间连接失效的技术问题。包括:管梁;梁座;ATP支架,焊接在所述管梁的中段下部梁体上;所述ATP支架包含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所述左侧支架的下部与所述右侧支架的下部之间为相互不发生内力传递的分体式结构;所述左侧支架的上部焊接在所述管梁的中段下部偏左侧梁体上,所述左侧支架的下部独立地与ATP设备的顶板通过弹性连接构件弹性连接;所述右侧支架的上部焊接在所述管梁的中段下部偏右侧梁体上,所述右侧支架的下部独立地与ATP设备的顶板通过弹性连接构件弹性连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