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风机房多元通风系统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88644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2010111998.8

    申请日:2020-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风机房多元通风系统,包括主隧道、风机房和通风井,风机房内设有隧道排风风机和隧道送风风机,主隧道与风机房之间通过排风联络风道I和送风联络风道II连通,风机房与通风井之间通过排风联络风道II和送风联络风道I连通;排风联络风道I和排风联络风道II位于同一烟/气流道上;送风联络风道I和送风联络风道II位于同一烟/气流道上;隧道排风风机位于排风联络风道I和排风联络风道II之间的烟/气流道上;隧道送风风机位于送风联络风道I和送风联络风道II之间的烟/气流道上。本发明可充分利用自然风畅通流动除湿作用,对地下风机房进行除湿,节省了除湿设备的购置及运营维护费用。

    一种含多条疏散横通道的铁路隧道救援站火灾实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160981B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510656888.9

    申请日:2015-1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多条疏散横通道铁路隧道救援站火灾实验系统,包括实验隧道主体及数据测量系统,实验隧道主体包括火灾隧道、疏散横通道、未火灾隧道、列车模型、火源及排烟系统;火灾隧道通过疏散横通道与未火灾隧道连通,列车模型、火源和排烟系统设置在火灾隧道内,该火灾实验平台包含9条疏散横通道,通过封堵不同数量的横通道,可以实现含不同条数疏散横通道的铁路隧道救援站的火灾实验研究;本实验平台有较广的应用范围,可对不同横通道条数的救援站火灾场景、不同火源位置的火灾场景、不同排烟方式的火灾场景、不同通风工况的火灾场景进行组合,从而可实现对现实情况下铁路隧道救援站多种火灾场景实验的分析研究工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高地温铁路隧道降温通风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69709B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610049329.6

    申请日:2016-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地温铁路隧道降温通风的控制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案,不仅为隧道机械通风降温方案提出了可靠的依据,同时采用本方案提出的机械通风降温方式,可达到减少风机配置和保护风机设备的目的:通过风机运行于无列车通行的情况替代现有隧道风机采用的连续通风方式,可有效消除风机在隧道内有列车通行的情况下被损坏的风险;相对于现有隧道采用的大功率机械通风,本方案可有效避免隧道内的机电设备被长时间闲置,即达到提高隧道内通风设备使用率的目的。同时,本方案提出了一种实现隧道通风降温过程中,风机消耗功率最低的通风控制方法,采用本方法,可有效降低隧道通风降温的功率消耗,达到节约铁路交通运行成本的目的。

    高速公路毗邻隧道联动通风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35724A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810045352.3

    申请日:2008-02-02

    Abstract: 一种高速公路毗邻隧道联动通风控制方法,利用高速公路交通流依次通过毗邻隧道时的连续性特点,将先行隧道实测的交通流数据实时地传给数据处理及控制系统,同时计算出前隧道污染物扩散进入后隧道的量。在此基础之上,数据处理及控制系统计算出后隧道的将来时段的污染物浓度预测值;同时,前隧道也根据实测的交通流及风速预测将来时段的污染物浓度值,再采用模糊推理方法,对前后隧道的风机启数量进行模糊智能控制。该方法能够较精确的提前预测毗邻隧道内的交通流及烟雾、一氧化碳浓度变化,从而提前准确控制射流风机的开启数量,通风控制效果好;同时又减少能量消耗,提高风机的使用寿命。

    高地温铁路隧道降温通风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69709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49329.6

    申请日:2016-0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1/003 F04D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地温铁路隧道降温通风的控制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案,不仅为隧道机械通风降温方案提出了可靠的依据,同时采用本方案提出的机械通风降温方式,可达到减少风机配置和保护风机设备的目的:通过风机运行于无列车通行的情况替代现有隧道风机采用的连续通风方式,可有效消除风机在隧道内有列车通行的情况下被损坏的风险;相对于现有隧道采用的大功率机械通风,本方案可有效避免隧道内的机电设备被长时间闲置,即达到提高隧道内通风设备使用率的目的。同时,本方案提出了一种实现隧道通风降温过程中,风机消耗功率最低的通风控制方法,采用本方法,可有效降低隧道通风降温的功率消耗,达到节约铁路交通运行成本的目的。

    一种含多条疏散横通道的铁路隧道救援站火灾实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160981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656888.9

    申请日:2015-10-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B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多条疏散横通道铁路隧道救援站火灾实验系统,包括实验隧道主体及数据测量系统,实验隧道主体包括火灾隧道、疏散横通道、未火灾隧道、列车模型、火源及排烟系统;火灾隧道通过疏散横通道与未火灾隧道连通,列车模型、火源和排烟系统设置在火灾隧道内,该火灾实验平台包含9条疏散横通道,通过封堵不同数量的横通道,可以实现含不同条数疏散横通道的铁路隧道救援站的火灾实验研究;本实验平台有较广的应用范围,可对不同横通道条数的救援站火灾场景、不同火源位置的火灾场景、不同排烟方式的火灾场景、不同通风工况的火灾场景进行组合,从而可实现对现实情况下铁路隧道救援站多种火灾场景实验的分析研究工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高速公路毗邻隧道联动通风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35724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810045352.3

    申请日:2008-02-02

    Abstract: 一种高速公路毗邻隧道联动通风控制方法,利用高速公路交通流依次通过毗邻隧道时的连续性特点,将先行隧道实测的交通流数据实时地传给数据处理及控制系统,同时计算出前隧道污染物扩散进入后隧道的量。在此基础之上,数据处理及控制系统计算出后隧道的将来时段的污染物浓度预测值;同时,前隧道也根据实测的交通流及风速预测将来时段的污染物浓度值,再采用模糊推理方法,对前后隧道的风机启数量进行模糊智能控制。该方法能够较精确的提前预测毗邻隧道内的交通流及烟雾、一氧化碳浓度变化,从而提前准确控制射流风机的开启数量,通风控制效果好;同时又减少能量消耗,提高风机的使用寿命。

    一种隧道地下风机房通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1573569U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20203600.9

    申请日:2020-02-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地下风机房通风系统,包括主隧道、风机房和通风井,风机房内设有隧道排风风机和隧道送风风机,主隧道与风机房之间通过排风联络风道I和送风联络风道II连通,风机房与通风井之间通过排风联络风道II和送风联络风道I连通;排风联络风道I和排风联络风道II位于同一烟/气流道上;送风联络风道I和送风联络风道II位于同一烟/气流道上;隧道排风风机位于排风联络风道I和排风联络风道II之间的烟/气流道上;隧道送风风机位于送风联络风道I和送风联络风道II之间的烟/气流道上。本实用新型可充分利用自然风畅通流动除湿作用,对地下风机房进行除湿,节省了除湿设备的购置及运营维护费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含多条疏散横通道的铁路隧道救援站火灾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990975U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20787971.5

    申请日:2015-10-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多条疏散横通道铁路隧道救援站火灾实验装置,包括实验隧道主体及数据测量系统,实验隧道主体包括火灾隧道、疏散横通道、未火灾隧道、列车模型、火源及排烟系统;火灾隧道通过疏散横通道与未火灾隧道连通,列车模型、火源和排烟系统设置在火灾隧道内,该火灾实验平台包含9条疏散横通道,通过封堵不同数量的横通道,可以实现含不同条数疏散横通道的铁路隧道救援站的火灾实验研究;本实验平台有较广的应用范围,可对不同横通道条数的救援站火灾场景、不同火源位置的火灾场景、不同排烟方式的火灾场景、不同通风工况的火灾场景进行组合,从而可实现对现实情况下铁路隧道救援站多种火灾场景实验的分析研究工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