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层原位压力渗透测试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92370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210183167.7

    申请日:2012-06-06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涂层原位压力渗透测试方法和装置,由一可与涂层贴合的加压腔和为其提供所需气压的空气压缩系统所组成;所述加压腔为刚性筒体,其一端开口构成涂层贴合端;所述涂层贴合端附近设置有进出水阀门;加压腔上设置有供观察腔内液面的液面刻度标尺。本发明涂层原位压力渗透测试装置可在不破坏结构涂层的基础上对涂层的防水性能进行非破损防水原位测试,更直接的反应涂层防水性能的实际情况,尤其适合在涂层施工后或使用一定时间后进行原位测试,并具有操作方便、检测快速的优点。

    隧道高温岩面陶粒双掺喷射混凝土

    公开(公告)号:CN102718443B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189915.2

    申请日:2012-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高温岩面陶粒双掺喷射混凝土,混凝土按每立方米计胶凝材料总量为485~500kg,胶凝材料分别含水泥65~75%、粉煤灰15~20%、矿渣粉10~15%;陶粒450~465kg;聚丙烯纤维0.9kg;混凝土配制时速凝剂按胶凝材料重量的3~5%加入;水胶比不大于0.5。本发明喷射混凝土在一定配量比物料协同作用下,具有比普通喷射混凝土低65~70%的导热系数,比相近抗压强度普通喷射混凝土低32~40%的弹性模量。另外,陶粒混凝土中掺加一定数量的聚丙烯纤维后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在增强增韧的同时,有效防止轻骨料上浮,增加陶粒混凝土的粘度,减小混凝土的分层离析,使混凝土材料分布更加均匀,进一步改善了陶粒混凝土的稳定性,尤其适合用于热害隧道施工使用。

    一种铁路工程自密实混凝土组分配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60578B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510811403.9

    申请日:2015-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工程自密实混凝土组分配制方法。本发明从最优等效细粒体体积的角度出发,公开了一种新的自密实混凝土配制方法。基于本发明配制的自密实混凝土,无论原材料品种、等级、生产厂家如何变化,本方法以不变应万变,均可以配制出工作性、自密实性能、抗裂性及耐久性等综合性能优良的自密实混凝土,避免了工程上一旦原材料变化而导致配合比反复试验反复验证的实际困扰,弥补了现有配制方法的不足,创造了一种更科学、合理、稳定的铁路工程自密实混凝土配制技术。

    涂层原位压力渗透测试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92370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183167.7

    申请日:2012-0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涂层原位压力渗透测试方法和装置,由一可与涂层贴合的加压腔和为其提供所需气压的空气压缩系统所组成;所述加压腔为刚性筒体,其一端开口构成涂层贴合端;所述涂层贴合端附近设置有进出水阀门;加压腔上设置有供观察腔内液面的液面刻度标尺。本发明涂层原位压力渗透测试装置可在不破坏结构涂层的基础上对涂层的防水性能进行非破损防水原位测试,更直接的反应涂层防水性能的实际情况,尤其适合在涂层施工后或使用一定时间后进行原位测试,并具有操作方便、检测快速的优点。

    一种铁路工程机制砂泵送混凝土组分配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61271B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510802554.8

    申请日:2015-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工程机制砂泵送混凝土组分配制方法。本发明从最优等效细粒体体积的角度出发,公开了一种新的铁路工程机制砂泵送混凝土配制方法。基于本发明配制的铁路工程机制砂泵送混凝土,无论原材料品种、等级、生产厂家如何变化,本方法以不变应万变,均可以配制出综合性能优良的机制砂泵送混凝土,避免了工程上一旦原材料变化而导致配合比反复试验反复验证的实际问题,弥补了现有配制方法的不足,创造了一种更科学、合理、稳定的铁路工程机制砂泵送混凝土配制技术。

    一种铁路工程自密实混凝土组分配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60578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811403.9

    申请日:2015-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工程自密实混凝土组分配制方法。本发明从最优等效细粒体体积的角度出发,公开了一种新的自密实混凝土配制方法。基于本发明配制的自密实混凝土,无论原材料品种、等级、生产厂家如何变化,本方法以不变应万变,均可以配制出工作性、自密实性能、抗裂性及耐久性等综合性能优良的自密实混凝土,避免了工程上一旦原材料变化而导致配合比反复试验反复验证的实际困扰,弥补了现有配制方法的不足,创造了一种更科学、合理、稳定的铁路工程自密实混凝土配制技术。

    隧道高温岩面陶粒双掺喷射混凝土

    公开(公告)号:CN102718443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189915.2

    申请日:2012-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高温岩面陶粒双掺喷射混凝土,混凝土按每立方米计胶凝材料总量为485~500kg,胶凝材料分别含水泥65~75%、粉煤灰15~20%、矿渣粉10~15%;陶粒450~465kg;聚丙烯纤维0.9kg;混凝土配制时速凝剂按胶凝材料重量的3~5%加入;水胶比不大于0.5。本发明喷射混凝土在一定配量比物料协同作用下,具有比普通喷射混凝土低65~70%的导热系数,比相近抗压强度普通喷射混凝土低32~40%的弹性模量。另外,陶粒混凝土中掺加一定数量的聚丙烯纤维后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在增强增韧的同时,有效防止轻骨料上浮,增加陶粒混凝土的粘度,减小混凝土的分层离析,使混凝土材料分布更加均匀,进一步改善了陶粒混凝土的稳定性,尤其适合用于热害隧道施工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