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有限断层震源特征的近断层多维非平稳地震动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000996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017246.8

    申请日:2025-0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震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考虑有限断层震源特征的近断层多维非平稳地震动合成方法,包括:(1)利用可考虑不同设定震级、震源机制参数、震源深度情况的近断层空间相干函数模型,获得目标场址内各场点间地震动水平分量相干系数;(2)根据功率谱和相干函数模型,构建目标场址内各场点间的功率谱矩阵;(3)对功率谱矩阵进行分解,计算得到场点间不同频率分量对应的幅值和相位角,并采用三角级数法合成场址内各点的平稳地震动时程;(4)利用时程包络函数对平稳地震动进行调制,形成考虑有限断层震源特征的目标场址空间相关非平稳地震动场。本发明能较佳地合成非平稳地震动场。

    一种纵连板式无砟轨道温度应力释放的板间接缝弹性模量等效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48255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210950.0

    申请日:2024-0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纵连板式无砟轨道温度应力释放的板间接缝弹性模量等效计算方法,可将板间宽接缝的弹性模量等效成换填宽接缝中间或宽接缝两侧一定宽度的弹性材料弹性模量,获得弹性材料的最佳使用量。通过在宽接缝两侧或中部换填弹性材料,释放一部分纵向约束,从而释放高温天气中纵连板式无砟轨道内积聚的过大温度力,还能保证原有结构的纵向稳定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有效释放纵连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纵向温度应力,降低高温天气中因轨道结构温度力过大导致板间接缝屈曲失稳或压溃的风险,不仅能满足夏季高温天气中无砟轨道热胀冷缩的位移要求,还能节省弹性材料用量、施工成本及施工时间,降低施工难度和作业量。

    一种基于有限元模拟的车轮-轨道接触循环加-卸载仿真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64707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341275.X

    申请日:2018-04-17

    Abstract: 一种基于有限元模拟的车轮-轨道接触循环加-卸载仿真分析方法,主要步骤如下:(a)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单轴拉压轴对称模型;(b)进行单轴拉压循环试验模拟,并根据室内试验结果和Chaboche模型,对材料非线性硬化参数进行校正;(c)建立车轮-轨道接触模型,对材料参数和接触参数进行设置;(d)将单次循环分解为加载阶段、平稳滚动阶段和卸载阶段等3个阶段,并分别设置加载条件、约束条件、接触条件和边界条件;(e)利用restart机制,导入上一次计算结果,在此基础上对轮轨接触加-卸载模拟,并保存卸载阶段结果,以作为下一次循环的初始条件。本发明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模拟方法和接触力学理论,可对轮轨疲劳、损伤等循环加、卸载行为进行仿真分析。

    一种基于三维连续-离散单元耦合的强夯加固地基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29089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341287.2

    申请日:2018-04-17

    Abstract: 一种基于三维连续-离散单元耦合的强夯加固地基模拟方法,主要包括步骤如下:(a)利用反分析方法,建立散体颗粒三轴试验模型,对颗粒细观力学参数进行校正;(b)对散体强夯试验进行模拟,以验证细观力学参数;(c)建立强夯加固地基连续体模型,包括地基和夯锤两部分;(d)根据连续-离散耦合方法,利用连续域表面(face)生成离散域界面(wall);(e)生成离散域颗粒模型,完成强夯加固地基模拟离散-连续耦合。本发明基于连续-离散耦合方法和动力学分析,可适用于不同形状夯锤-不同类型地基土动力相互作用的量化分析。

    一种无砟轨道内聚力参数装配式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93989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00336.9

    申请日:2022-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内聚力参数装配式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包括升降平台,升降平台的中心安装有用于顶推试件的竖向推板装置;升降平台两侧还包括有第一固定装置升降平台和第二固定装置升降平台;第一固定装置升降平台和第二固定装置升降平台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试件块的第一可装配固定装置和第二可装配固定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固定装置升降平台和第二固定装置升降平台对试件进行调平,通过设置竖向推板装置对试件进行顶推;并且能够通过数据采集装置测得层间界面法向上的力‑位移关系曲线,根据对应关系曲线通过公式计算得层间界面法向刚度、强度及断裂能。

    基于有限元模拟的车轮轨道接触循环加卸载仿真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64707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810341275.X

    申请日:2018-04-17

    Abstract: 一种基于有限元模拟的车轮轨道接触循环加卸载仿真分析方法,主要步骤如下:(a)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单轴拉压轴对称模型;(b)进行单轴拉压循环试验模拟,并根据室内试验结果和Chaboche模型,对材料非线性硬化参数进行校正;(c)建立车轮‑轨道接触模型,对材料参数和接触参数进行设置;(d)将单次循环分解为加载阶段、平稳滚动阶段和卸载阶段等3个阶段,并分别设置加载条件、约束条件、接触条件和边界条件;(e)利用restart机制,导入上一次计算结果,在此基础上对轮轨接触加‑卸载模拟,并保存卸载阶段结果,以作为下一次循环的初始条件。本发明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模拟方法和接触力学理论,可对轮轨疲劳、损伤等循环加、卸载行为进行仿真分析。

    一种基于MK趋势检测的K值自拾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3701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91201.2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震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MK趋势检测的K值自拾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地震动数据预处理;利用MK趋势检测算法对地震动傅氏谱进行曲线特征识别;根据傅氏谱升降特征曲线,拾取地震动高频下降段的起止频率;根据起止频率提取下降频段,拟合计算得到K值。本发明通过提取地震动傅氏谱的曲线升降特征进而识别起止频率来计算地震动高频衰减参数K值,可显著提高傅氏谱下降段起止频率拾取的精度,实现地震动高频衰减参数的批量计算,本发明具有灵活性强、准确性高、效率高和操作简单等特点。

    一种纵连板式无砟轨道温度应力释放的板间接缝弹性模量等效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4825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210950.0

    申请日:2024-0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纵连板式无砟轨道温度应力释放的板间接缝弹性模量等效计算方法,可将板间宽接缝的弹性模量等效成换填宽接缝中间或宽接缝两侧一定宽度的弹性材料弹性模量,获得弹性材料的最佳使用量。通过在宽接缝两侧或中部换填弹性材料,释放一部分纵向约束,从而释放高温天气中纵连板式无砟轨道内积聚的过大温度力,还能保证原有结构的纵向稳定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有效释放纵连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纵向温度应力,降低高温天气中因轨道结构温度力过大导致板间接缝屈曲失稳或压溃的风险,不仅能满足夏季高温天气中无砟轨道热胀冷缩的位移要求,还能节省弹性材料用量、施工成本及施工时间,降低施工难度和作业量。

    一种无砟轨道时空非均匀温度场监测系统及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4019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65253.3

    申请日:2023-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时空非均匀温度场监测系统及分析方法,属于无砟轨道温度场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时空非均匀温度场监测系统,监测无砟轨道结构温度,对影响无砟轨道结构温度场分布的气象环境因素展开同步监测,为无砟轨道结构温度场时变特征和空间非均匀分布特征形成机理提供完整数据支撑,同时通过结合材料热传导参数可材料导热基本方程,构建无砟轨道温度场仿真计算模型,分析无砟轨道结构温度场时变特征和强烈的空间非均匀分布特征形成机理。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监测系统中难以解释无砟轨道结构温度场与外界气象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且不能准确表征无砟轨道结构时、空非均匀分布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