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多层复合材料的方法、设备和结构阻尼复合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5483701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510916292.8

    申请日:2015-1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多层复合材料的方法和设备以及采用该方法和设备所得到的结构阻尼复合材料。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以基体层为阴极,以作为第一结构层来源的第一电极为阳极,利用电火花沉积加工将第一电极沉积到基体层的表面并形成第一结构层;2)以作为第二结构层来源的第二电极为阳极,利用电火花沉积加工将第二电极沉积到第一结构层的表面并形成第二结构层。当所述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分别为由阻尼材料构成的第一阻尼层和第二阻尼层,所得多层复合材料为结构阻尼复合材料。上述方法所使用的设备的控制机构包括控制电极进给运动的机构和控制电极夹持部夹取或更换电极的机构。

    基于扰动补偿的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离散单移相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4591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076368.5

    申请日:2023-02-08

    Inventor: 沙金 刘赞 汪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扰动补偿的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离散单移相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对所述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进行采样,并根据输出电压参考值计算所述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的开环移相比,再判断输出电压属于n级输出电压区间中的哪一级,选取对应的补偿移相比用于补偿开环移相比得到实际移相比,最后根据实际移相比产生相应的控制脉冲组作用于所述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从而实现对所述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输出电压的调节。该控制方法可以使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发生输入电压突变和负载突变时有更快的动态响应速度和更好的稳定性,从而使系统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

    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的电流型离散移相控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33374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0974388.X

    申请日:2022-08-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的电流型离散移相控制装置及方法,包括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输出电压采样模块、输出电流采样模块、电感电流采样模块、电感电流基准值选择器、输出电压比较器、控制脉冲组选择器、滞环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对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值Uo与所述输出电压参考值Uref进行周期性比较,根据比较结果选取控制脉冲组,然后控制脉冲组选择器和所述滞环控制模块作用生成栅极驱动信号作用在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的开关管。本发明无需PI补偿网络,降低了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加快了系统的瞬态响应速度。无需硬件电路去抑制直流偏置电流,并且对电路参数要求不高,控制参数的设计无需考虑等效电阻的影响。

    一种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的电流型离散移相控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3337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74388.X

    申请日:2022-08-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的电流型离散移相控制装置及方法,包括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输出电压采样模块、输出电流采样模块、电感电流采样模块、电感电流基准值选择器、输出电压比较器、控制脉冲组选择器、滞环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对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值Uo与所述输出电压参考值Uref进行周期性比较,根据比较结果选取控制脉冲组,然后控制脉冲组选择器和所述滞环控制模块作用生成栅极驱动信号作用在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的开关管。本发明无需PI补偿网络,降低了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加快了系统的瞬态响应速度。无需硬件电路去抑制直流偏置电流,并且对电路参数要求不高,控制参数的设计无需考虑等效电阻的影响。

    制备多层复合材料的方法、设备和结构阻尼复合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5483701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916292.8

    申请日:2015-1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6/02 C22C18/04 C22C38/02 C22C38/06 C22C38/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多层复合材料的方法和设备以及采用该方法和设备所得到的结构阻尼复合材料。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以基体层为阴极,以作为第一结构层来源的第一电极为阳极,利用电火花沉积加工将第一电极沉积到基体层的表面并形成第一结构层;2)以作为第二结构层来源的第二电极为阳极,利用电火花沉积加工将第二电极沉积到第一结构层的表面并形成第二结构层。当所述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分别为由阻尼材料构成的第一阻尼层和第二阻尼层,所得多层复合材料为结构阻尼复合材料。上述方法所使用的设备的控制机构包括控制电极进给运动的机构和控制电极夹持部夹取或更换电极的机构。

    太阳能增材制造工程车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689586U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20288731.X

    申请日:2017-03-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增材制造工程车,包括车体、增材制造系统和为所述增材制造系统供电的太阳能供电系统;所述增材制造系统包括焊枪、焊接操作台和控制所述焊接操作台升降的控制器;所述车体包括底座和支撑柱,所述底座上放置所述控制器和焊接操作台,所述支撑柱上连接有可水平移动的焊枪控制杆,所述焊枪控制杆位于所述焊接操作台的上方;所述焊枪可沿所述焊枪控制杆的轴向移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紧凑,可在野外使用且节能环保。通过使控制器控制焊接操作台的上下位置,可以形成不同厚度的材料。所述焊枪控制杆的水平移动以及其与焊枪的滑动连接结构,使得焊枪可在水平面内自由移动,因此可以制备不同形状的材料。

    新能源焊接工程车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690881U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20403190.0

    申请日:2017-04-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焊接工程车。该新能源焊接工程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包括车厢,所述车厢包括后厢壁、左厢壁、右厢壁、上厢壁、下厢壁以及支撑架,所述车厢的后厢壁、左厢壁和右厢壁的上端与支撑架顶部铰接;所述车厢内设有焊接装置;还包括为所述焊接装置供电的供电系统,所述供电系统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设于所述后厢壁、左厢壁、右厢壁以及上厢壁的外表面的太阳能电池;所述上厢壁的后侧与支撑架之间设有进风口,所述风力发电系统包括设于所述进风口上的与所述上厢壁的内表面连接的风力发电装置。该焊接工程车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能减排,可显著提升野外施工的效率。

    太阳能焊接工程车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187210U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21136096.5

    申请日:2016-10-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8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解决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焊接工程车,包括车体及驱动车体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车体上设有焊接系统、及为焊接系统供电的太阳能供电系统。首先,将焊接系统放置在工程车上,方便移动;其次,在野外环境中采用太阳能供电系统对焊接系统供电,可解除焊接系统因野外无电环境而无法工作的限制。该太阳能焊接工程车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能减排,可显著提升野外施工的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