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0408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50530.5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西北矿冶研究院
IPC: G01N1/40 , G01N1/34 , G01N27/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ICP‑MS测定高纯金属质量数干扰消除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样品消解:将高纯金属样品进行酸消解处理,得到消解液;⑵质量数干扰消除:将消解液通过化学络合、氧化还原、沉淀或离子交换的方法去除高纯金属样品中的基体;当待测痕量元素易受到多原子干扰质量数时,消解液通过化学预处理手段消除这些干扰,即得分离的液体;⑶样品测定:分离的液体采用内标法或冷等离子体技术校正质量数干扰引起的误差后引入ICP‑MS进行痕量元素检测即可。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可有效去除了高纯金属样品中基体元素对待测痕量元素的干扰,尤其是质量数干扰,极大地提高了ICP‑MS测定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05728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689631.2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西北矿冶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含铋硫化渣制备碘化氧铋的方法,包括含铋硫化渣通过氧化氨浸后固液分离可得氨浸渣和氨浸液,氨浸液中和水解回收铜;氨浸渣经氧化酸浸后过滤,可得氧化酸浸液和氧化酸浸渣,在氧化酸浸液中加入碘化钾后,在不再有黑色固体析出的条件下加入经超声强化处理的水促使碘化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碘化氧铋;氧化酸浸渣加入乙酸‑乙酸铵溶液酸浸后固液分离,可得浸铅渣和浸铅液,浸铅渣用于铜火法冶炼的造渣剂;在所得浸铅液中加入氨浸液脱铜后的脱铜液制备焦磷酸铅,实现砷的无害化处理。本技术工艺流程短,绿色环保,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34545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265180.X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西北矿冶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声强化铅电解过程装置,该装置包括超声处理设备、铅电解槽、储液槽、高位槽和循环槽。所述循环槽通过循环泵Ⅰ串联连接在所述铅电解槽的进液口Ⅰ处,该铅电解槽的出液口Ⅰ通过管线Ⅰ与所述储液槽相连;所述储液槽通过循环泵Ⅱ经管线Ⅱ与所述高位槽相连,该高位槽通过管线Ⅲ与所述循环槽相连;所述循环槽通过管线Ⅳ与所述超声处理设备相连,该超声处理设备通过循环泵Ⅲ经管线Ⅴ与所述循环槽相连;所述高位槽内设有蒸汽加热装置。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该装置进行超声强化电解精炼铅的方法。本发明可显著降低铅离子因电化学过程引起的浓差极化,使阴极铅析出均匀、提高阴极铅质量,且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724442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1378152.6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西北矿冶研究院
IPC: C01C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氰酸铅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碱法脱砷:将铜冶炼烟气制酸过程产生的铅泥及污酸经分步沉铼产生的砷铋渣的混合渣中加入氢氧化钠和水,搅拌反应,分别得到碱浸液和碱浸渣;⑵氧化酸浸:在碱浸渣中加入H2SO4溶液,并滴加稀释后的双氧水,控制液固比,经氧化酸浸反应、过滤,分别得到浸铜液和浸铜渣;⑶铅铋分离:将50%醋酸铵‑5%醋酸混合溶液加入浸铜渣中,搅拌反应,分别得到固相与铅铋浸出液;铅铋浸出液在常温下加入氨水,搅拌反应,分别得到醋酸氧铋和硫酸氧铋的混合沉淀、醋酸铅溶液;⑷硫氰酸铵沉铅:醋酸铅溶液中加入硫氰酸铵固体,反应后冷却、过滤、洗涤、烘干即得硫氰酸铅产品。本发明流程短、操作简单、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676875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1097531.8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西北矿冶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铅铋合金制备草酸铅的方法,将铅铋合金加热至130‑300℃,熔化后以一定的流速流入泵送水中,在水的冲击、冷却作用下形成粒径为2‑4mm合金颗粒。在合金颗粒中加入醋酸溶液,并鼓入空气及间隔滴入双氧水,铅、铋与氧气、双氧水、醋酸发生反应分别生成醋酸铅和醋酸铋混合溶液,加入水使醋酸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醋酸氧铋沉淀,而醋酸铅不发生反应,实现铅铋分离。然后在过滤液中加入草酸,醋酸铅与草酸发生反应生成草酸铅产品,本发明对铜冶炼产生的铅铋合金进行了综合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流程短,操作简单,无污染,制备的草酸铅收率高、纯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33807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114514.9
申请日:2023-02-15
Applicant: 西北矿冶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铜电解液中镍的化学分析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准确移取5.00mL~20.00mL铜电解液于玻璃烧杯中,加热至冒三氧化硫浓白烟时,取下烧杯,冷却至室温后先后加入10mL氢溴酸两次,缓慢加热至白烟冒尽,取下烧杯,冷却至室温;⑵用水仔细洗涤杯壁并调节体积至50mL,加入5mL硫酸,边搅拌边加入0.50g~3.00g硫代硫酸钠,放在低温电炉上煮沸至溶液清亮,用氨水调节pH为3.0~3.5,经过滤分离沉淀,得到滤液;⑶向滤液中加入10mL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于低温电炉上加热煮沸3min,冷却至室温后,加入过量的EDTA标准溶液和4滴二甲酚橙指示剂溶液,再用醋酸锌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橙黄色到紫色,即为终点;最后计算镍的含量。本发明精密度高、准确度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675395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348705.8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西北矿冶研究院
IPC: C02F9/08 , C02F101/18 , C02F1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波辅助降解选矿废水中氰离子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调节工业废水的pH值至3.7~6.0,搅拌,选矿废水中的Fe2+与氰离子生成沉淀物,过滤后调节母液pH值至9.0~11;向母液中加入双氧水,加入双氧水的质量为所量取的选矿废水中氰离子理论质量的1.05~1.5倍;将混合液加入微波反应器中,在Cu2+作催化剂及微波辅助的作用下,氰离子和弱金属络合氰化物被双氧水氧化为氰酸盐,使得氰离子的浓度迅速降低,氰酸盐水解生成铵离子和碳酸盐离子或碳酸氢盐离子;待反应完成后氰离子的含量符合直接排放的标准要求。本发明引入微波辅助加热,提高了氰离子的降解率,全流程时间的缩短,可以有效地节省能源,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907594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158797.7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西北矿冶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增大络合稳定常数进行粗镉中镉测定的化学分析方法,准确称取1.000~3.0000g粗镉样品于400mL烧杯中,加入1:2的稀硝酸50mL,微热使样品溶解完全,加热煮沸驱尽氮氧化物,定容至100-250毫升容量瓶,移取10.00mL至400mL的烧杯中,冲水至80-100毫升,加入0.2g抗坏血酸,10%的氟化钾溶液5mL,5%的硫脲溶液5mL掩蔽杂质离子,加入0.5%的二甲酚橙溶液3滴,用1:1氨水调节溶液的PH至3-5,加入500g/L的六次甲基四胺溶液25mL,然后使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本发明采用调节溶液的PH至6.4-6.7,增大Cd2+与EDTA的络合稳定常数,加速了络合反应效率,提高了终点反应的敏锐性,使肉眼易于观察终点突越。本发明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时效性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907592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158790.5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西北矿冶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钛磁铁矿中铁的化学物相分析测定方法:称取一定质量矿样,磁选后,磁性部分试样采用浸取剂浸取钛磁铁矿,残渣与非磁性部分试样合并。合并后的非磁性部分依次采用浸取剂浸取菱铁矿,采用浸取剂浸取赤(褐)铁矿中铁,采用浸取剂浸取硫化物中铁,采用浸取剂浸取钛铁矿中铁,剩余为硅酸铁。此化学物相分析根据共存矿物的状况选择合理的浸取方式进行不同相态的测定,该化学物相分析流程,解决传统的分离测定中误差较大,串相严重的问题,为钛磁铁矿的综合评价和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676274B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611022607.5
申请日:2016-11-21
Applicant: 西北矿冶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丝绳产业含高铁高磷废渣中铅锌资源化利用的方法,该方法采用钢丝绳产业所产生的废酸对所产生的废渣进行完全溶解造液,并向所造溶液中加入铁粉进行三价铁还原反应,然后将溶液的pH值提高,pH值提高的前提条件是不能让溶液中的铁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使造液后溶液中的磷在较低的pH条件下以磷酸铁的形式进行沉淀除磷,待溶液中检测不出磷后固液分离,然后将硫化钠造液后加入到上述固液分离后的溶液中,溶液中的铅锌全部沉淀,回收铅锌,产出质量较好的铅锌混合精矿,本发明的方法应用到企业实际生产中,克服了钢丝绳产业中废酸和废渣处理的技术难题,既解决了钢丝绳产业废酸胀库和污染环境的问题,并产出了可观的实际经济效益。
-
-
-
-
-
-
-
-
-